APP下载

肠排列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2013-02-21雷圣贤黄居科范召辉黄切玉

河北医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肠粘连完全性气囊

雷圣贤,黄居科,范召辉,黄切玉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8)

肠梗阻是腹外科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而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则是临床上一个重大难题。这种疾病大多继发于腹部手术后、腹腔炎症、腹部创伤及出血等,而多次腹部手术则是引起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1]。对于该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治疗却十分困难,内科保守治疗往往不奏效,外科手术不当或操作欠佳则会导致再次发生肠梗阻[2],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肠外排列术是进行小肠松解后,将肠管人为的进行有序排列并用可吸收线将系膜固定。肠内排列术的原理是利用导管的弹性作用,使肠袢形成大弧度半环形,避免锐角形成,而又因损伤浆膜层或原有的粘连而行粘着愈合而固定位置,从而达到预防肠梗阻的发生[3]。本文作者自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了67例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并对患者施行内肠排列术或外肠排列术,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在收治的67例患者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为2-13年,平均病程6.5年,67例患者均接受过2-6次不等的腹部手术史,平均次数为2.3次。患者的病史为:胃大部切除术后8例,肠破裂修补术后8例,结肠癌术后7例,阑尾炎术后16例,腹膜炎术后9例,子宫及其附件炎术后5例,胃溃疡穿孔5例,外伤性肠穿孔4例,先天性肠粘连3例,肠套叠1例,肠扭转1例。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病次数为2-6次,平均3.1次。

1.1.2 手术适应症:患者曾接受过1次及1次以上肠粘连松解术,而在术后又再次复发肠粘连。患者在接受肠粘连松解术时浆膜大范围撕裂。患者因结核性腹膜炎导致的肠梗阻。患者有腹部挫伤,且肠壁大面积受损。患者因某种腹腔炎症而导致完全或不完全肠梗阻。

1.1.3 诊断:67例患者均有腹部胀痛并伴随排气、排便的停止。感到恶心并伴有呕吐的为31例。患者的主要体征是:腹部呈膨隆状65例,腹部呈不对称状21例,腹部蠕动波和肠型可见者为40例,腹部按压疼痛者58例,反跳痛呈阳性的患者32例,肠鸣高亢者34例,肠鸣减弱者23例。呈全身性营养不良及体重明显减轻者35例,口部及唇部感觉干燥者21例。经CT检查和B超检查后发现腹腔内积液者12例,经腹部X线拍片后发现阶梯状液平面的患者有58例。全部67名患者均诊断为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需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治疗: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患者一旦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后,应立即给予禁食和胃肠减压。由于患者入院时症状为排便排气停止,又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及时给与水分补充,并调节其体内电解质平衡,且由于患者禁食,应给予相应的营养治疗。患者由于肠梗阻,时间过长极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感染,应适当给予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当患者出现急性症状时,应马上给予相应的麻醉剂、止痛剂、镇痛剂等以缓解症状。

1.2.2 手术方法:取硬腰联合麻醉,待麻醉成功后,进行术前常规的消毒及铺单,取左/右腹直肌进行切口进腹,之后进行常规的剖腹探查,应首先找出肠梗阻发生的部位及原因并且在近端施行小肠减压以解除梗阻,随后应进行小肠松解,即将肠管、系膜和腹膜之间的粘连分开,使小肠处于游离状态。在进行松解术时应避免盲目的钝性分离,以防造成止肠浆肌层撕脱,对手术操作造成的受损部位应及时予以细心修复,防止进一步的不良影响。若存在不能顺利分离的致密肠粘连,在粘连非常严重或肠腔过度狭窄时,可在小肠保证足够长的前提下进行切除术,在术中遵循的宗旨是,分离粘连,小肠减压,改善循环,减轻损伤,认真止血,使肠腔通畅,温水洗腹腔,使之容积增大,以便下一步施行肠排列术。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患者中,有30例施行外排列术,37例施行内排列术。

1.2.3 外排列术:找到屈氏韧带,在其下30cm至回盲部50cm处的小肠进行有序放置。每列折叠的长度都应与腹腔适应,约为25cm左右,在折叠时应保持转角的圆钝,将排列好的相邻肠管系膜进行缝合固定,距转角3-4cm处可不进行缝合,以防锐角形成而导致再次梗阻。缝合时使用可吸收线,针距应保持在5.5cm左右,术后冲洗腹腔,清点物品后缝合腹部。

1.2.4 内排列术:找到屈氏韧带,在屈氏韧带下方15cm处切开肠壁,插入双腔带气囊内固定管,缝合固定,将气囊充气,并将气囊缓慢拖拉至回肠的末端,将气囊抽空,在空肠的起始部位做管状缝合,固定于腹壁,之后轻轻摇动病人,使腹部肠管利于复位,清理积血异物后关腹。一般在术后1-2周可拔管。

1.2.5 术后处理: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继续进行胃肠减压,及时给与水份和电解质的补充,并通过静脉给予营养治疗,术后可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核病人应继续规范治疗。可给予活血化瘀的药物和通里攻下的药物辅助治疗。如果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并可鼓励下床活动。肠内排列术患者在拔管前应进行腹部X光片的复查。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术后症状减轻程度与时间

综上,肠排列术术后患者各种症状均得到缓解,且恢复期较短,肠排列术的治疗效果较好。

2.2 随访结果:在患者进行手术出院后,本院进行了为期达3年的随访,在随访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肠瘘,比率为1.49%,有2例患者出现再次梗阻,比率为2.99%,均经药物治疗痊愈,没有再次手术,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随访结果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所接受的67例患者中,我们依照其具体病情给予相应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病人在术后全部出院,手术成功率为100%,在术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长达3年的随访,再次梗阻的概率为2.99%,术后肠瘘的概率为1.49%,有4例患者有下腹坠胀感并可自行缓解。

肠内排列术和肠外排列术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对粘连情况很重,非常容易复发的情况使用肠内排列术,而患者情况较轻,复发危险率较低的情况下选用肠外排列术[4],在本实验中肠内排列术和肠外排列术的实验结果在术后复发、并发症和治疗效果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 张泽平,陈越,王益,等.小肠系膜穿管支架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J].医学新知杂志,2007,17(4):218-219.

[2] 孙淑明,吴丽娥.肠粘连防治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4):367.

[3] 廖文斌,黄秉权.小肠折叠排列防治粘连性肠梗阻[J].实用外科杂志,1986,6(4):217-218

[4] 罗富和,张林,穆玲.小肠系膜穿气囊导尿管治疗广泛粘连性肠阻体会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4):77.

猜你喜欢

肠粘连完全性气囊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高田气囊案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术前鼻-牙槽突矫治器对完全性唇腭裂婴儿修复效果的影响探究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气囊助浮大型导管架下水可行性研究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
完全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治疗方法
肉鸡气囊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