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30届奥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奖牌项目格局特征分析

2013-02-21田清文

中国体育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英国队东道主赛艇

李 赞,田清文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2012年8月13日,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顺利闭幕。东道主英国队以29金、17银、19铜排名第三的成绩明显超越北京奥运会的19金、13银和15铜,在奖牌上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又一次续写了“东道主效应”的传奇。那么伦敦奥运会英国队的“东道主效应”是由哪些奖牌项目来实现的呢?到底是客观的测量类项目获取得的奖牌多,还是主观评分类项目获取的奖牌多呢?这些奖牌的分布格局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呢?本研究拟在对比分析英国队第29届和第30届奥运会奖牌项目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奖牌项目格局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主要查阅中国知网CNKI、中国体育年鉴(2009)、2012新浪奥运和2012网易奥运等网站,了解奥运会和东道主方面的文献,整理分析英国队在第29届、第30届奥运会以及伦敦奥运周期内重要世界赛事的奖牌项目。

1.2.2 比较分析

对比分析英国队在第29届、第30届奥运会以及伦敦奥运周期内重要世界赛事上奖牌项目的发展变化。

1.2.3 逻辑分析

运用运动训练理论和逻辑学理论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2 分析和讨论

2.1 奥运会“东道主效应”的判断标准及奖牌项目体现

所谓奥运会的东道主效应,是指在奥运会期间,东道主国借助主场优势可以实现竞赛成绩大幅度提升的效果[8]。尽管邓运 龙[1](2007)研 究 认 为,东 道 主 效 应 具 有正、负效应之分,但是客观存在的“东道主效应”,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文化现象。那么,对于东道主来讲,怎么才算竞赛成绩的大幅度提升呢?换句话说,我们判断“东道主效应”的标准是什么呢?美国心理学家Coumeya将东道主效应定义为“在主客场比赛场次对等情况下,主队在竞赛中获胜的比例超过50%”。他总结了棒球、足球、篮球等项目的主场胜率,发现主场明显高于客场[9]。吴殿廷、吴颖[5](2008)利用 GM(1,1)模型,通过对总计25届奥运会东道主当届金牌数量增幅情况的平均值进行测算,得出各届奥运会中东道主获得金牌数和奖牌数大约提高了11%。而相比较第29届奥运会,英国队在第30届奥运会上金牌数量提高了52.63%,奖牌总数提高了38.29%(表1)。显然,伦敦奥运会英国队的“东道主效应”极其彰显。

表1 英国队第29届、第30届奥运会奖牌比较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Medal Table Comparison of Great Britain in 29th and 30th Olympic Games

“东道主效应”的直接体现就是奖牌数量的增多。通常优势项目在比赛中获取奖牌的几率较高。关于竞技优势项目,1989年l月田麦久等在全国体育布局工作会议上做的《我国重点竞技项目设置与布局的宏观决策》报告中提出“近年来在世界大赛中两次以上进入前3名的项目可列入优势项目;主客观两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有望较快地提高竞技水平并进人世界先进行列的项目应列入潜优势项目[2]。此外,人们习惯于在“奥运会大项”的层级上谈论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而实际比赛是按“小项”组织进行的,同一个“奥运会大项”内的不同“小项”的水平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仅仅停留在大项层级上区分项目竞技水平的等级,则难以清晰地反映出各个具体比赛项目竞技水平的真实定位[2]。

基于上述“优势项目”界定的宏观性和“潜优势项目”界定的不可量化性,为了更好地区分第30届奥运会东道主英国队宏观上的优势项目,结合东道主在第29届和第30届奥运会所获取的奖牌,同时考虑其在伦敦奥运周期重要世界赛事(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总决赛)中所获取的奖牌,本研究拟进一步将东道主英国队的优势项目分为:优势主导项目、优势强化项目、优势趋稳项目和优势显现项目。

所谓优势主导项目,是指第29届和第30届奥运会东道主连续获得金牌,并且奥运周期世界大赛获得不少于2枚金牌的项目;“优势强化项目”是指奥运周期内重要世界比赛东道主获得不少于2枚奖牌,并且,第30届获得金牌的项目;“优势趋稳项目”是指第29届获得奖牌,奥运周期内重要世界比赛东道主获得不少于2枚奖牌,并且第30届获得非金奖牌的项目;“优势显现项目”是指第29届没有获得奖牌,奥运周期内获得重要世界比赛或洲际比赛1~2枚奖牌,而东道主第30届获得奖牌的项目;此外,将第29届以及奥运周期内世界重要赛事中没有获得任何奖牌,而东道主第30届获得奖牌的项目界定为“黑马项目”。本研究拟通过上述五类项目来分析英国队东道主效应的项目体现。

2.2 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东道主效应”的金牌项目格局特征分析

英国队在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19枚金牌,排名第4位,而在第30届奥运会上猛增至29枚金牌,排名上升到第3。基于上述关于优势项目的细化标准,经过统计和比较,英国队东道主效应的金牌项目由优势主导项目、优势强化项目、优势显现项目和黑马项目构成(表2)。此外,为了便于分析东道主英国队的奖牌项目项群归属,我们依据“可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命中类、得分类”[3]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对比第29届奥运会以及伦敦奥运周期内的重要性世界比赛,英国队在第30届奥运会的金牌项目中:优势主导项目金牌6枚,均来自男子项目,占金牌总数的20.7%,主要分布在可测量类的帆船(芬兰人级)、场地自行车和赛艇等项目。优势强化项目19枚金牌入账,占金牌总数的65.5%,其中,男子项目为可测量类的铁人三项、皮划艇项目、公路自行车计时赛以及田径的长跑项目;命中类的飞碟双多向;制胜-命中类的拳击和得分类的网球单打。女子项目为可测量类的场地自行车、赛艇和田径的七项全能,制胜类的绳量级拳击(51kg)和评分类的马术个人盛装舞步(表2)。

由表2可知,黑马项目男女各1块金牌,占比为3.45%。男子项目是可测量类的跳远,因其在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周期内的两届田径世锦赛均与奖牌无缘,而第30届奥运会以8.31m的成绩获得金牌。女子项目是制胜-命中类跆拳道(57kg级),曾参加过青奥会的19岁英国姑娘J·琼斯初涉夏季奥运会就获得金牌,当之无愧的“黑马”。优势显现项目,2枚金牌均来自评分类的马术团体项目。另外,从金牌项目的性别分布来看,男子金牌18枚,占比为62.1%,女子奖牌11枚,占比为37.9%,集中表现在优势主导项目和优势强化项目上男子奖牌都多于女子。

表2 对比第29届奥运会东道主英国队在第30届奥运会的金牌项目分布一览表Table 2 Gold Medal Distribution of Great Britain Obtained in 29th and 30th Olympic Games (n=29)

表3 第29、30届奥运会英国队金牌大项分布比较一览表Table 3 List of Gold Medal Events Distribution of Great Britain in 29th and 30th Olympic Games

由表3可以看出,从英国队近两届奥运会金牌大项的分布来看,作为帆船帆板、场地自行车和赛艇的传统强国,在第30届奥运会上,在帆船帆板和游泳项目成绩明显下滑,场地/公路自行车项目与第29届持平,赛艇、田径、马术和拳击项目成绩大幅提升,皮划艇、铁人三项、网球、跆拳道以及射击项目成绩明显提高。

图1 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金牌项目格局饼图Figure 1. Diagram of Gold Medal Event Distribution of Great Britain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显然,从图1、图2可以看出,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展示东道主效应的金牌大部分来自优势强化项目(65.5%),其次是优势主导项目(20.7%),最后是优势显现项目和黑马项目(均为6.9%),明显表现出金牌项目分布格局的不均衡。另外,从金牌项目的项群归属来看,可测量类项目的金牌占大多数(69%);其次是制胜-命中类(13.8%);第三是评分类(10.3%);命中类和得分类项目各获得1枚金牌(均为3.45%),也表现出明显的格局不均衡性。

图2 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金牌项群归属格局饼图Figure 2. Diagram of Gold Medal Event Group of Great Britain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2.3 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东道主效应”的银、铜牌项目格局特征分析

英国队在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13枚银牌和15枚铜牌,而在第30届奥运会上分别增至17银和19枚铜牌,均增加了4枚奖牌。基于上述关于优势项目的细化标准,经过统计和比较,英国队东道主效应的银、铜牌项目由优势强化项目、优势趋稳项目和优势显现项目构成(表4)。

对比第29届奥运会以及伦敦奥运周期内的重要性世界比赛,英国队在第30届奥运会的银、铜牌项目中:优势强化项目4枚,占银、铜牌总数的11.1%,表明这4个项目同时也是获得金牌的项目,其中,男子项目3枚奖牌,占比为8.3%,分布在可测量类的皮划艇激流(双人划艇C2)、铁人三项、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等项目;女子项目是马术个人盛装舞步赛。优势趋稳项目16枚奖牌,占银、铜牌总数的44.4%。其中男子项目9枚奖牌,分布在可测量类的帆船帆板、赛艇和跳高以及评分类的鞍马和中量级的拳击等项目;女子项目7枚奖牌,分布在可测量类的400m跑、现代五项、场地自行车争先赛、公路赛以及中距离自由泳以及评分类的马术团体三项赛(表4)。

表4 对比第29届奥运会东道主英国队在第30届奥运会的银、铜牌项目分布一览表Table 4 Silver and Bronze Medal Distribution of Great Britain in the 29th and 30th Olympic Games (n=36)

由表4可知,优势显现项目也是16枚奖牌,占银、铜牌总数的44.4%。其中男子项目11枚奖牌,占比为30.6%,主要分布在可测量类的帆船帆板(RS:X级)、200 m蛙泳、双人皮艇200m(k2)、场地自行车全能、赛艇,评分类的10m跳台跳水和体操团体,制胜-命中类的次重量级拳击和80kg以下级跆拳道以及得分类的网球混合双打等项目;女子项目5枚奖牌,主要分布在制胜-命中类的柔道、可测量类的帆船、评分类的高低杠以及命中类的曲棍球等项目。另外,从银、铜牌项目的性别分布来看,男子奖牌24枚,占比为66.7%,女子奖牌12枚,占比为33.3%。并且在优势强化项目、优势趋稳项目和优势显现项目上男子奖牌都多于女子。

由表5可以看出,从英国队近两届奥运会银铜牌大项的分布来看,只有田径、游泳和自行车项目东道主第30届奖牌少于第29届,拳击、马术、皮划艇、跆拳道和现代五项奖牌数量与第29届持平,帆船帆板、赛艇、体操、跳水、曲棍球、铁人三项以及网球等项目奖牌均多于第29届。结合表3和表5来看,作为帆船帆板、自行车和赛艇的传统强国,东道主第30届奥运会上,在帆船帆板和游泳项目成绩明显下滑,场地/公路自行车项目、赛艇、田径、马术和拳击项目成绩显著提升。

表5 第29届、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银铜牌大项分布比较一览表Table 5 Silver and Bronze Medal Events Distribution of Great Britain in the 29th and 30th Olympic Games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展示东道主效应的银、铜牌大部分来自于优势趋稳项目和优势显现项目(均为44.4%),优势强化项目只占少部分(11.1%),表现出银、铜牌项目分布格局的相对不平衡性。另外,从银、铜牌项目的项群归属来看,可测量类项目的奖牌占一半以上(61.1%);其次是制胜-命中类(22.2%)评分类项目位列第三(11.1%);命中类和得分类项目各获得1枚金牌(均为2.8%),同样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格局。

3 结论

1.第30届奥运会东道主英国队奖牌的性别分布格局不均衡,男子奖牌比重明显大于女子奖牌比重。

图3 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银铜牌项目格局饼图Figure 3. Diagram of Silver and Bronze Medal Event Distribution of Great Britain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图4 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银铜牌项群归属格局饼图Figure 4. Diagram of Silver and Bronze Medal Event Group of Great Britain in the 30th Olympic Games

2.第30届奥运会英国队获取的金牌绝大部分来自于优势强化项目,其次是优势主导项目,最后是优势显现项目和黑马项目;所获取的银、铜牌主要来自优势趋稳项目和优势显现项目;英国队东道主效应的奖牌项目格局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特征。

3.英国队获取的金牌和非金奖牌,均是大部分来自测量类项目;然后依次是制胜-命中类、评分类、命中类和得分类。从奖牌项目的项群归属来看,英国队东道主效应的奖牌项目格局也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特征。

4.与第29届相比较,东道主在第30届奥运会上,在帆船帆板和游泳项目成绩明显下滑,自行车项目、赛艇、田径、马术和拳击等项目成绩明显提升。

[1]邓云龙.奥运会东道主效应分析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3-6.

[2]田麦久,石岩,黄竹杭,等.论我国2008年奥运会潜优势项目的确定与超常规发展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585-1592.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网易奥运_2012年伦敦奥运会资料库[EB/OL].http://info.2012.163.com/

[5]吴殿廷,吴颖.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赶超美国的可能性——基于东道主效应的分析和预测[J].统计研究,2008,25(3):60-64.

[6]新浪奥运_2012年伦敦奥运会新浪网[EB/OL].http://match.2012.sina.com.cn/schedule/date/

[7]袁伟民.中国体育年鉴(2009)[M].北京:中国体育年鉴出版社,2010.

[8]于晓光,兰彤,于秀,等.全运会东道主效应成因及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5):10-16.

[9]NEVILL A M,HOLDER R L.Home advantage in sport[J].Sports Med,1999,28(10):221.

猜你喜欢

英国队东道主赛艇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东道主文化建构与旅游市场治理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赛艇LW2×竞速结构研究——以2014年世锦赛和世界杯为例
猪猪侠·赛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