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2013-02-20唐俊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广西南宁530031
唐俊(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广西南宁530031)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指在肱骨远端内以及外髁上方出现骨折的现象。高发于5~12岁的小儿群体,该类骨折大约占儿肘部骨折的56%,占全身性骨折的29.7%[1]。采用传统的手术处理方式治疗,容易导致骨折端移位、肘内翻畸形、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以及生活[2]。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共接收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8例,给予闭合复位治疗,其中34例(34.69%)失败。本组主要取34例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给予手术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34例闭合复位治疗失败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男21例,女13例;年龄3.5~12岁,平均(5.8±1.9)岁。致伤原因:摔伤13例,硬物撞击9例,交通伤7例,机器所伤5例。新鲜性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15例。屈曲型骨折6例,伸直型骨折17例,尺偏型骨折8例,桡偏型骨折5例。本组均确诊为闭合性骨折,无病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骨折离手术时间为4~27 d,平均17.4 d。
1.2 方法: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后侧作小切口入路15例,外侧小切口入路19例。暴露患儿的骨折端,利用手法进行复位后,再用2枚克氏针实行交叉固定,手术完毕后,用石膏托进行肘90°固定,前臂中位。一般在手术之后的3~4周内便可以拆除石膏托。然后指导患儿进行功能锻炼,7~8周后,即可将克氏针拔除,所用时间平均为5.7周。
1.3 疗效评判标准[3]:优:患者的肘关节伸屈恢复自如,无肘内翻情况,能够进行正常的肢体活动;良:患者的肘关节伸屈受限<15°,肘内翻受限<5°以内;差:患者的肘关节伸屈受限超过30°,肘内翻超过10°。
2 结果
34例患儿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对全部患儿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骨性愈合状况为:优18例,良12例,差4例,优良率为88.23%。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分析: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指在肱骨远端内以及外髁上方出现的骨折现象。小儿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概率相对较高,每年大约为5.4%,高发于5~12岁的小儿群体,该类骨折大约占儿肘部骨折的56%,占全身性骨折的29.7%。采用传统的手术处理方式治疗,容易导致骨折端移位、肘内翻畸形、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患儿的健康成长以及生活。对于新鲜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病例,临床通常首选闭合复位或者支架固定、石膏固定等[4]。在首选方案失败后,才会考虑手术治疗。这是因为手术创伤大,可能会造成新的组织创伤,同时术后不能确保无肘内翻问题出现,导致病情继续恶化。术前要严格掌握此类手术的适应证:错位严重、闭合复位治疗失败;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及断面薄不稳者;陈旧性骨折复发时错位较严重;开放性骨折且伤口较大者。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共接收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8例,给予闭合复位治疗,其中34例(34.69%)失败,进行适应证分析后,均能进行手术治疗。
3.2 选择切口: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暴露骨折端,提高复位的成功率以及术后的康复。根据相关文献以及笔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两个最佳的手术入路:在肘后入路口。这种入路操作比较简易,能够充分将骨折端暴露,并且有利于保护尺神经不受误伤,提升复位的成功率。但是该入路操作也存在缺陷,即肱三头肌连续性遭到破坏,同时也使得肌肉断面渗出纤维化或者增加与四周组织的粘连。在肘外侧入路。该操作造成的创面窄小,造成的损伤性小,这比较适合生理痛苦承受能力低的幼儿群体。同时,该入路法还可防止出现三头肌腱被切断的危险,还能避免术后出现关节囊挛缩、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因此,此法被广泛运用于骨折类手术中。但是该切口对骨折断端显露不充分,对旋转移位不易纠正,对于尺偏型骨折往往复位不良,易致肘内翻;也可能都损伤到尺神经,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影响发育成长。
3.3 小结:综上所述,对闭合复位治疗失败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大胆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法,并且掌握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可有效提高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率。
[1] 韩延国,周晓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2002,31(1):68.
[2]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7.
[3] 程杰,李大明.闭合复位外侧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35.
[4] 田晓峰.尺骨鹰嘴牵引治疗重度肱骨髁上骨折[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