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02-20,,,
,,,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3 1 消化科; 2 检验科)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及多系统受累的表现,如造血系统的损害。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硬化病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的表达,探讨CD62P与肝脏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科住院肝硬化病人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35~68岁。肝硬化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按Child-Pugh分级,A级10例,B级10例,C级10例。所有病例均无心、脑、肾疾病及糖尿病史,亦无急性感染。以我院保健查体中心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1~50岁。所有研究对象采血前1周均未服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1.2 方法
1.2.1CD62P检测 两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经38.4 g/L枸橼酸钠抗凝,加入4 ℃的40 g/L多聚甲醛溶液1 mL,室温固定15 min,8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即为富含血小板血浆。取50 μL加入藻红蛋白标记的抗CD62P单克隆抗体(CD62P PE,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产品)20 μL,混匀作为测定管;另取富含血小板血浆50 μL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40 μL混匀作为对照管。两管均室温下避光作用20 min,立即加4 ℃的40 g/L多聚甲醛溶液1 mL混匀;加PBS液2 mL漂洗,以2 000 r/min离心5 min后弃去上清液,重复上述步骤2次,调整血小板密度为10×109/L。用流式细胞仪(FAC-Sean型,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检测,获取数据用Cell Quest Plot软件进行分析,得出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
2 结 果
2.1 两组血小板表面CD62P表达比较
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分别为(12.10±7.52)%和(2.74±1.05)%,肝硬化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693,P<0.01)。
2.2 不同分级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表面CD62P表达比较
A、B、C级肝硬化病人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分别为(5.88±2.03)%、(9.20±4.06)%和(20.67±7.61)%,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CD62P表达增高(F=28.370,P<0.01)。
3 讨 论
CD62P又称P选择素,主要存在于静止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上,对血小板活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体内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1]。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病人CD62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Child-Pugh分级相关,说明肝硬化病人血小板高度活化,血小板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肝硬化程度越重,血小板破坏越多。CD62P表达增高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功能状态的标志之一[2-3]。
肝硬化病人大多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过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会代偿性分泌血小板,而血小板自身有巨型和畸形的形态变化,产生大体积血小板是为适应机体凝血的需要[4]。杨爱华等[5]认为,肝硬化病人随着肝功能的减退和Child-Pugh评分升高,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增大。THOMPSON 等[6]认为,体积越大的血小板含致密体越多,有更高的活性。通过观察肝硬化病人血小板CD62P表达,能全面分析血小板的活化程度以及功能状态,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造成的岀血、凝血障碍,有助于判定病情和预后,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1] MCEVER R P, BECKSTEAD J H, MOORE K L, et al. GMP-140, a platelet alpha-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is also synthesized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is localized in Weibel-Palade bodies[J]. J Clin Invest, 1989,84(1):92-99.
[2] 唐中,周京国,黄文方,等.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胞内Ca2+浓度、CD62P、CD63及血浆内CD62P的检测[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11(7):412-413.
[3] 梅斌,郑凯,陈孝平. 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6,35(4):548-549.
[4] 崔春吉,董海静,金幸,等. 肝硬化病人外周血小板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5,17(1):30-31.
[5] 杨爱华,薛会光.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意义[J]. 齐鲁医学杂志, 2006,21(2):122-123.
[6] THOMPSON C B, EATON K A, PRINCIOTTA S M, et al. Size dependent platelet subpopulations: relationship of platelet volume to ultrastructure, enzymatic activity, and function[J]. Br J Haematol, 1982,50(3): 50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