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疗质量的多元化途径

2013-02-19杨海青孟晓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护士医疗信息化

杨海青,孟晓明

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对医院管理的迫切需要[1]。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医院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质量水平为着眼点,连续6年开展了“制度、技术、管理、安全、效率和学科质量年”主题活动,不断打牢信息化建设基础,逐步建立起集信息管理、技术应用、资源开发为一体的信息化体系,医疗质量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夯实信息化硬件建设,打牢医疗质量建设基础

笔者所在医院以建设数字化医院为目标,连续几年对医院信息化网络进行了整改、扩建。自1998年以来,医院以落实“军字一号”、“军字二号”工程为契机,启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2],建成了住院医师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及住院和门诊医疗收费、药库管理、统计查询、干部管理等系统;开通了政工网,联通了全军指挥自动化网和远程医学信息网;运行了门诊医生工作站,并开通门诊“预交金系统”[3-4];引进了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将医学影像设备和检验设备联入网络,实现了医学图像和检验结果网上传输。目前,医院已先后建成了医生和护士工作站、PACS、LIS、重症监护、手术麻醉、无线护理等系统,包含96个子系统、1600个信息点和630台联网计算机,覆盖临床诊疗、药品、经济、物资、卫勤保障、办公等领域,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医疗质量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

2 发挥信息化软件效能,提升医疗质量建设水平

采用自主开发、引进、合作等形式对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完善,规范了门诊挂号收费系统和医生工作站;梳理了药房、药库、物资、住院、护理综合管理、病案统计、财务核算、多种查询、医保接口、排队叫号、供应室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管理、军队伤病员查询等系统,引进了内网安全管理、全文医学数字图书、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等系统。同时,注重信息前沿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训练系统、医院训练学分评价系统、野战条件下无线疫区隔离会诊系统及医疗操作模拟训练系统,有力地推进了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2.1 立足临床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医疗诊断水平医院拥有 64排 PET-CT、3.0T MRI、16排螺旋 CT、ECT、伽马刀、手术导航仪等大型医疗影像设备,且全部接入PACS,数字医疗影像在全院实现共享。手术教学系统的建立为心血管科真正发挥中心和基地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心血管专业医生工作站可利用影像进行术前支架放置模拟[5],极大地简化了复杂心律失常的标测定位,提高了介入手术的成功率;手术层流中心设2个百级和17个万级层流净化手术间,所有手术间均设有视频监控系统,在2个手术间设有手术教学系统;手术麻醉系统将麻醉机、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均接入信息网络,数据实现自动实时采集,彻底改变了麻醉医生一边实施麻醉,一边进行记录和书写文书的传统流程,同时手术麻醉系统完全实现了围术期管理以及科室事务管理。先进系统的应用有力地提升了医疗诊断水平,为数字化医院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2 加强药物集中配置,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医院建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承担全院病区长期、临时医嘱静脉药物的配送工作。中心依据目前国外先进的药物配置标准建造,可同时供26名专业技术人员在百级环境下进行无菌配置,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安全、有效的静脉滴注药物。药师在对医嘱进行摆药前先使用合理用药系统和自定义审核条件进行审核,对不合理用药或违反医院规定的用药不进行摆药处理。同时,系统将摆药结果传送到相应科室的工作站,医生可在药物未下送前,获知哪些医嘱由于不合理而未进行摆药。通过审核的医嘱进行摆药处理后,系统将根据医嘱执行时间和药物批次的分配原则,自动生成药物的配送批次,并根据每组药物的执行频次和各频次对应的时间点,拆分形成标签,标签显示有科室、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药品组数、摆药时间等信息,并附有二维条码,切实把住了合理用药关[6],有力地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

2.3 加大无线网络建设,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我院加大了无线网络建设,实现了所有病区的无线网络覆盖,采用“超瘦”AP组网架构和信道覆盖技术,使医务人员摆脱了有线的束缚,许多工作流程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无线护理系统延伸到患者床旁,使护理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7]。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实现床旁采集录入,缩短了传统模式下先纸张记录,然后录入计算机系统的时间,并且避免了转录可能带来的差错。同时,系统可以准确告诉护士具体时间内有哪些患者需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哪些患者需要测量体重、血压、血糖,哪些患者今日或明日有手术等信息,这些信息使护士的工作流程更加有序。执行给药和采血等操作时,有效杜绝了差错。无线护理系统的应用不但规范了护士的行为,同时为医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避免了在医嘱执行过程中责任区分不清、执行时间随意的无序工作状态,减少了传统模式下护士需要打印医嘱执行单、执行时签字、治疗护士对执行单进行检查、粘贴、保存等繁琐工作。医院有重症监护病房5个,包括ICU、CCU、NICU等共100张床位,所有监护仪、呼吸机均接入信息网络,在无线网络环境的支撑下,护士使用放置于推车上的笔记本电脑,在床旁对自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节省了大量传统模式下先手工记录再整理、书写监护记录单的时间,使护士可集中精力进行护理工作。

3 加强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增强医疗质量安全防护

3.1 以信息网建设为重点,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利用扫描软件定期对全院网络进行扫描,实时掌握终端的安全状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计算机及时采取补漏措施;使用网络杀毒软件定期对全院网络进行扫描,防止病毒在网络中传播;采用软硬件、主被动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立体防护网,在入网端安装防火墙、保密机、路由器等,在上报端安装网闸设备与院局域网相连接,保证从源头阻隔非法行为的入侵。将院局域网划分虚拟网络,对网络实行科学安全管理;对中心机房等关键场所进行了双电路安装改造、数据异地存储备份等建设。

3.2 以腕带标志为载体,保障医疗行为安全 医院为所有的住院患者配备1条印有二维条码的腕带标志[8],此腕带标志的使用贯穿患者整个住院过程,所有床旁操作的身份识别都依据此腕带进行。为患者输液时,护士先通过PDA扫描患者腕带,然后再扫描输液袋上的标签,如果系统确定药品信息与患者信息匹配,则执行通过,如果系统发现用药对象、时间有误,PDA则会震动报警,执行不能通过;床旁采血时,护士通过扫描患者腕带和预置有条码的采血管,来进行患者信息和血液样本的关联,扫描、抽血依次进行,不会造成血液样本混淆;手术患者被送到手术间后,护士通过扫描腕带标志获得患者主索引信息,对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手术对象无差错。

3.3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狠抓安全制度落实 在采取技术手段保证医院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狠抓安全制度落实,定期对全院网络和终端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了网络平稳正常运行,有力地保障了医疗质量安全。

4 注重信息化综合效能,提升医疗质量建设内涵

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深化优质服务、扩大社会影响,从3个方面充分挖掘信息网络的综合效能[9],有力地促进了医疗质量内涵建设。

4.1 依托网络,实现医疗资源充分共享 引进的PACS 将 MRI、CT、CR、数字胃肠、血管造影、等医学影像设备联入网络,实现了医学影像资源共享;引进的LIS将大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免疫分析仪、细菌培养仪等检验设备联入网络,实现了检验结果共享;建立的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检索数据库,实现了学习资料共享;通过医院局域网,实现了医疗数据、病案资料、打印设备共享等,使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得到了有机融合[10]。

4.2 依托网络,实行医疗质量科学管理 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时查看、统计各种医疗数据信息,为医疗质量管控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通过网络实施监控、检查全院医生病历书写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并能监督查看其更改情况;自主研发的疫情上报监控系统有效提高了首诊医生上报疫情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监控人员也可以随时检索上报情况,有效防止了漏报和重报。无线医疗系统和患者腕带标志系统已成为医护人员不可缺少的助手,这些系统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

4.3 依托网络,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医院运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公文流转、电子邮件、交流园地、综合查询等功能,实现了通知、计划、报告等网上流转发布,院领导机关和科室随时能查阅、统计全院的收容收治情况和各类指标,明显提高了办公效率。引进的PACS、LIS,实现了医学影像资源和检验结果共享,直接将结果传输到医生工作站,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减少了漏诊率;实施门诊系统条码管理,患者复诊时不必重新录入,同时也保证了就诊信息的连贯性,有效地解决了挂号、候诊、取药时间长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医院的广泛应用,医院应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建设新的发展点和突破口,以此促进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实现医院的科学安全发展。

[1] 王志华,尚华,李包罗.依靠信息化提升医院管理水平[J].中国数字医学,2011,6(9):10-12.

[2] 温剑,胡永峰.建立信息质量监控制度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2):183-184.

[3] 李思睿,赵从林.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及发展趋势[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0):947-948.

[4] 王友俊,胡磊.医疗质量控制与医院信息化[J].重庆医学,2008,37(21):2413-2414.

[5] 张晓华,郭春芳,吕艳.移动护士工作站在病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9):42-43.

[6] 高筠,董军,胡德奎,等.医院信息系统的信息利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20-22.

[7] 续红梅,常春林,冯增利,等.病历质量控制重点环节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4):333-334.

[8] 刘珉,殷亦超.医院信息化内涵建设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11):10-13,17.

[9] 李劲松,张小光.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2):5-7.

[10] 李潇潇,高钰琪,游海燕,等.军队医院卫勤信息化评价指标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2):1156-1158.

猜你喜欢

护士医疗信息化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