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汉语的新方言词研究

2013-02-19何干俊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方言词义项普通话

何干俊

当代汉语的新方言词研究

何干俊

方言词是当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特殊部分,具有比较深刻的语言学价值。无论从音节数量,还是从风格色彩上看,方言词和汉语固有词语都迥然不同。进入新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方言词不断增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阶段,日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吸收方言词是创造新词语的重要途径。如何看待方言词,如何接纳方言词,如何规范使用方言词,分析新方言词的来源、历史、现状、演化状况,概括其特点、种类、影响、领域分布、共时使用状况,对新方言词进入普通话基本词汇很有意义,并有助于对新方言词的规范,以期进一步推动新方言词研究。

词源;词形;方言词;新词语

何干俊,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湖北武汉 430074)

一、新方言词研究的意义

新方言词是当代词汇发展中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汉语新词语研究向着深、广、精的方向发展,来自汉语方言的词语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我国是一个方言大国,许多方言词语承载着多元文化,反映各地乡情,记载民俗时尚,多用于民间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是我国也是全人类语言文化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物质文化、生活制度又都以一个个方言词语的形式得以存在。研究和整理新方言词,有利于不同地域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社会心态、生活习惯、人情世故、礼仪信仰的研究;同时对于汉语词汇史的探索、词汇理论的建构、汉语结构特点的把握、语言的认知理解、普通语言学理论的丰富以及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方言在古今汉语夹缝中生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是汉语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古代汉语至少是中古汉语的分支。很多在现代汉语词语中被认为是已经死去的说法在方言不同层次的词汇中仍然存在。不少方言词语,尤其是南方各方言词语,往往拥有不同历史时代的语音成分的沉积,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代词语的语料以及某些古代语词的用法,是古代汉语的一种遗留,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不同方言的同义词也往往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用词的不同。考察新方言词,能够弥补历时文献语料的不足,揭示隐藏在其共时平面下的历时的累积过程,找到汉语发展的一些纵向的历史演变轨迹,从而达到“以今之方语,求经传文字,当其合处,爽露豁畅,或更逾于书证”[1]。

二、新方言词的界定

对于新词语方言词内涵的界定,学术界讨论了很长时间,很多学者也都曾做过相关论述,但至今仍众说纷纭,所指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理解专指地域方言词,如胡裕树就认为“方言词是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2](P249)。这一理解最早可追溯于西汉扬雄在《方言》中的论述。扬雄着眼于活的口语,在书中记载了汉代各种事物名称的通行范围以及同一事物在各地的不同称呼。这里的“名称”、“称呼”只相当于地域方言词。而广义的理解则不仅指地域方言词,也包含社会方言词。笔者曾对方言词做过初步的考察,赞同广义的理解。因而,在本文中也将采用广义的观点来寻求和研究新词语中的方言词。

之所以赞同广义的理解,是因为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分化而演变,方言词实质上是语言的变体。因而,如果按照狭义的方言词的理解,似乎粗了些,难以反映新词语方言词的实际状况。况且,不论以语言分化,还是以语言不平衡性为标准,方言都不应仅仅理解为语言的地域变体,也应包含由各种不同的言语社团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变体。这一类变体涉及言语群体使用中的各种参数,与语言变异的一般个体差异因素密切相关,如年龄、职业、性别、社会身份、社会层次、心理水平、认知能力、教育程度,体现在发音、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上的迥然不同,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

徐通锵指出:“语言的变异,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是介于语言与非语言、语言中变与不变之间的一种边缘现象,在语言的共时状态中是无序的。”[3]从这个意义上来考虑,方言的分类不仅可以划分为地域方言,也可以划分为社会方言。与此相对应是,新方言词也不只是反映了词语和地域的关系,也反映了社会因素对词语演变的影响。

科学界定“方言词”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广义论者主张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方言词,认为新方言词跟主体人群的变化情况密切相关,其研究涉及许多方面的转变,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研究重心。尽管这一类方言词语外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于它通行到什么程度可算作普通话词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尺度。然而,长期以来,方言词的研究,多侧重于地域方言词,在这方面研究的历史较长,成果也较多;而对社会方言词却鲜有关注,研究历史较短,成果也较少,很难得出比较信服和科学的结论。

三、新方言词吸收的标准

语言发展离不开规范,规范的目的是有利于交际。方言词语本质上属于语言符号系统范畴,对汉语固有词而言是“新词”,它为现代汉语词汇注入了新鲜血液,给人们的语言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有益于满足不断出现新事物的社会交际需要,使汉语充满勃勃生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方言词可以听之任之,可以无条件地吸收使用,甚至滥用,而是要指出正确方向,做好引导说明工作。

方言词在普通话中是被有条件地吸纳的。哪些方言词可能被吸收,哪些方言词不可能被吸收,哪些方言词应该被接纳,哪些方言词不应该被接纳,要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标准,要把握必要、适当的原则,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正确处理好语言规范化中方言词语应用的问题。不应该对来自北方方言区的方言词收录从宽,对来自其他方言区的方言词收录从严。

在论述普通话吸收方言词的标准时,张世禄认为:“第一,根据普遍性的原则来采用方言词。第二,根据需要的原则来采用方言词。第三,根据意义明确的原则来采用方言词。”[4](P7-38)这三条标准在今天对于规范方言词语的失范现象,对于方言词语的合理选用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四、新方言词的词源成分

新方言词的来源较为多元化。从地域方言词来考察,对进入新词语方言词的分类展示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1)北方方言,如蹭、铁、倒爷、泡妞、大腕、帅呆、忽悠、托儿、款儿、碰瓷、歇菜、跌份、豁子、傍大款、悠着点、爱咋咋地等等;(2)粤方言,如唛、打的、光鲜、穿帮、按揭、入围、炒更、生猛、阔佬、发廊、猛料、理念、养眼、酒水、拍拖、打工仔、包二奶、炒鱿鱼、无厘头、一头雾水、高峰会议等等;(3)吴方言,如拎、宰、发嗲、钞票、动迁、噱头、摆平、解套、兮兮、档次、饭局、做手脚、马大嫂、大兴货等等;(4)闽方言,如菜鸟、哇塞、给力、哈韩、哈日等等。在以上这些方言词语的吸收上,北方方言对新词语影响巨大,进入普通话词语的数量多,涉及面广,这也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南沿海经济迅速发展对内地的影响,粤方言词表现得十分活跃,成为进入新词语大家庭的重要来源,而不只是被认为是 “匡谬正误”的对象,或者被训斥为“语言污染”。

从社会方言词来考察,按照语域划分,新词语方言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经济类:宰客、按揭、供楼、业主、面霸、跳槽、打卡、楼盘、崩盘、变现、竞拍、超值、套牢、买点、飘红、练摊儿等等;(2)娱乐生活类:盖、火、整、粉丝、换客、跟风、劲歌、裃油、搞定、打榜、声线、八卦、搞笑、派对、傻帽、开涮、发烧友等等;(3)体育类:雄起、国脚、蹦极、陪练、出局、放水、乌龙球、擦边球、有氧运动等等;(4)教育类:考霸、考研、笔身、裸考、国家高考移民等等;(5)科学技术类:网站、黑客、下载、充电、内存、盲点、防火墙等等。这部分方言词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包括网络用语、行业术语和股市用语,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在新词语中站稳了脚跟,为新词语家族带来了新的成员。

五、新方言词和普通话固有词语的对比

由于汉语的历史发展,方言词在词语层面上具有自己的特有性质,在表义和修辞上起着特殊的表现作用。它输入到普通话以后,从词义构架上来看,和汉语固有的一些词语在词汇体系上存在着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一)实同形异

有些方言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在普通话中一般都有一个跟其同义或近义的语言形式存在,不存在填补词义的空缺,但是表现方式上又不完全等同。如靓丽——亮丽 (前者为方言词,后者为汉语固有词,下同);埋单——结账;爆棚——客满;大佬——排头兵;叫板——对着干;倒胃口——反感;敲定——谈妥;不靠谱——不符实际;的士——出租车;泊车——停车;菜鸟——新手;乌龙——差错;打工仔——民工;肥仔——胖子;影楼——照相馆等等。

这类方言词的引入,没有导致与其同义的汉语固有词语的淡出,相反,彼此之间还形成了一种共时的竞争关系。它的不同的韵味,能够激活不同的认知域,给人一种新异感,从而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从交际需要层面来看,引进以后,它与汉语固有词语构成同义聚合,交替使用会令人有更为新鲜的感觉。

(二)形同实异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相当一部分方言词与普通话规范词形式相同,但在深层次的概念、外延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偏离。部分义项相同,部分义项不同,因而造成了理解上的距离。其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1.方言词的义项比普通话规范词少,该义项从所属词的意义范围之内消失了。“品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1)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2)物品的质量。而进入普通话以后,失落了一个义项,又保留了一个,概念外延相对于原词义缩小了,专指“物品的质量”,如“东风日产品质无忧承诺细则”(《南昌晚报》2012-12-28)。

2.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以后,就其外部形式来看,继续存在,但获得了新的意义。新旧意义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忽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一个义项“晃动”,而作为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以后,新增加的义项部分的外延概念进入了别的义项领域,从而出现了至少两个与原有义项不同的新义项:(1)吹牛、鼓动、煽动、劝说、纵容,如“不仅如此,以后保险销售人员说话也必须‘靠谱’,瞎忽悠卖保险,将被处以最高3万元的罚款”(《武汉晨报》2011-05-06)。(2)欺骗、诓骗、糊弄,如“但由于人们对玉石的认知度不够,常常在一些冷门藏品中被假货忽悠”(《江南都市报》2011-09-06)。

3.感情色彩上差别。词义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固有特征,规定了所指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表现了某种倾向、情调及风格,体现了对该事物的爱憎好恶的褒贬情感。“策划”在《现代汉语词典》是“筹划、谋划”之义,多用作贬称,可是作为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以后,感情色彩逐渐转移,发生了某些程度的变化,失去了原有的贬义色彩,产生了新的伴随意义,转化为中性词语,成为不含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观陈述。如“2012年,该报策划的房地产行业推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周年等大型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江南都市报》2012-12-01)。

六、新方言词进入普通话基本词汇的方式

“任何语言现象都处于一种过渡状态,中介状态,语言是通过潜、显、隐的运动来调节自身要素及关系的。”[5](P107)词汇的变动见证了社会与语言共变的原理。就方言词而言,由于接触频繁,它和普通话固有词语在相互竞争中发展,而前者对后者的竞争方式主要是渗透和扩散,通过语言间词汇体系自身的调节机制,从而获得长久通语词汇资格。其渗透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由南向北,从局部到全体

语言的强势离不开经济的强势,经济生活对语言的评价和态度产生影响,销蚀着人们对母语的忠诚。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心态日趋积极,现代意识和创新欲望日益增强,粤语也随之成为一种强势的南方方言,处于最易输入新词语的特殊地位。大量原属于粤方言区的词语也因使用广泛而不断向周围施加影响,从南向北对异方言逐步蚕食,向内地不断扩张、渗透,像波浪似地散播在一个个新的言语地域,从而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越来越频繁地被更广阔地域的人们所使用。

南方方言地区的方言词语,普通话历来吸收较少。尽管20世纪上半叶曾出现过粤方言词进入全民通用语汇的现象,但那时它们大都是零星个体,适用范围较窄,数量也小,对汉语词汇的总体格局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与过去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各样的“广货”大举北上,粤方言词也以大规模群体形式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其增幅之大、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发展速度之惊人,前所未有。正如杨必胜所指出的那样:“在北方话以外的某一个方言区,就有这么大量的词语涌进普通话,这在普通话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简直可以说是普通话发展史上的奇观。”[6]

(二)借助媒体

传播媒介是新方言词得以高速运作的最有效的载体,也是新方言词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新闻媒体传播速度快,社会性强,覆盖范围广,是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丹尼斯·麦奎尔指出:“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7]同时,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语言。方言词语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相伴而生。由于网络、电影电视、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的多样性和高效性,一些以往只在较小范围内使用的方言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得以催生、流传并得到验证、筛选;在各类媒体推动下得以在全社会流行,为大众所接受和使用。

“给力”源于闽南语,因为报纸等各类媒体的作用,从而在各个领域普遍开花,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高频词语,并产生出“牛、酷、棒、很好、很带劲”等一系列引申义。如:“亚洲帅哥靓女 ‘给力’”(东方网,2012-09-11);“元宵楼市,给力促销”(《南昌晚报》,2013-02-21);“给力的香辣虾,让舌头鲜得跳起来”(《武汉晨报》,2012-08-10)。方言词“给力”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形象感丰满,它的兴起与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新闻语言的影响。新闻语言是一种强势语言。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反复灌输,适宜于在新闻语体中使用的“给力”风风火火向我们走过来,从方言进入普通话,从口语进入书面规范,迅速被人们广泛而高频引用,风靡整个社会。

[1]丁惟芬.俚语证古·序[M].济南:齐鲁书社,1983.

[2]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张世禄.普通话词汇[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7.

[5]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6]杨必胜.试论港词北进[J].语文建设,1998,(4).

[7](美)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彭民权】

H17

A

1004-518X(2013)12-0249-04

猜你喜欢

方言词义项普通话
古语词“蹴踏”与方言词“出达”chū?da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鲁迅著作杨、戴英译本的方言词语英译评析
简论《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里的方言词汇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