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多元视阈下群体文化构建刍议
——以高校教师党员群体为例

2013-02-19魏志玲王燕丽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群体党员

魏志玲 王燕丽

文化多元视阈下群体文化构建刍议
——以高校教师党员群体为例

魏志玲 王燕丽

群体文化构建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语境,对群体文化构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以高校教师党员这一群体为例,尝试厘清群体文化的定义、内涵及构建路径,以期为文化多元视阈下群体文化构建这一宏大命题的破解提供线索和指引。

文化多元;群体文化构建;高校教师党员

魏志玲,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王燕丽,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103)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正在促进人类各个层面的全球化。有的学者认为,迄今有关全球化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的或可普遍化的(universalizable);另一种是所谓特殊主义(particularism)的或文化多元论(pluralism of cultures)的。这里,就把文化多元论与全球化等同起来。正是在这种全球化的大潮之中,人类各种文化和思想开始交汇和碰撞,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层出不穷,以至于出现了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这本质上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在此大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社会日益走向开放与多元,世界上的诸多文化形式纷纷涌入,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固然促进了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使国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其它的文化种类,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开放程度,显示出我国试图融入世界的姿态与决心。但是,外来文化也并不全是“鲜花”,亦有“毒草”。西方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形态的涌入,对国民的思想产生了消极作用。不少人在西方形形色色的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下迷失了自我。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骄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西方;文化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仍处于劣势,在抵御外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围剿和渗透时显得力度不足。

文化多元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及可能性,但同时,我们也要对此带来的冲击和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和警醒。文化多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但首当其冲的还是在文化领域本身。

一、群体文化:定义、内涵及构建路径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在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中产生的,是以人为基础的,以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部分。何谓群体文化?在我们看来,群体文化是以一种文化价值体系为共同行为模式的人的集合体,以及这个集合体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这一集合体所具有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知识技能以及语言符号的综合反映,体现着这一集合体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

在构建群体文化实践中,内部要素主要包括群体目标、群体精神、群体规范和群体人际关系等要素。

群体目标。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共同目标的确立是群体形成的基础,群体目标是建立在群体成员个人目标基础之上的,具有高包涵性,对于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而言具有导向性、激励性等重要作用。

群体精神。精神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指引,每个时代、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精神导向和时代标杆。它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代表了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引导人们积极有为,奋发向上,努力搏击。群体精神能有效地增强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和坚定群体信念。

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群体形成后,为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而形成的一系列约束成员行为的准则,以统一群体成员的信念、价值和行为。群体规范对群体内每个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群体内的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相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群体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组织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它既包括心理关系,也包括行为关系。群体内人际关系对群体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群体的凝聚力、工作效率、群体内个体的身心健康及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构建群体文化实践中,外部保障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环境保障、物质保障等。构建群体文化,要具有相对固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具备能孕育群体文化发展完善的外部环境和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所进行的从萌芽到发展成熟的复杂过程,群体文化构建对外部保障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在对群体文化的定义、内涵和构建路径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和厘清后,下文我们试图以高效教师党员群体文化为例,对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群体文化构建问题做个案的探讨和分析。

二、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系统解构与现实困境

在我国,高校教师是教育科研战线一支重要的骨干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高校教师这支百万人的队伍中,教师党员占了约一半的比例。在实践中,这些教师中的党员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一方面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担当着塑造学生精神品质、价值观念的重任。但是,无论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还是塑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要注重发挥整个教师集体特别是党员教师集体的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说明了人的群体属性,并且是作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而存在,而个人要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

那么何谓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在我们看来,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是指在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工作的教师党员群体在学校环境里和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高校教师党员这一群体所具有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知识技能以及语言符号的综合反映,体现着高校教师党员这一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同样是由群体物质文化、群体精神文化和群体制度文化三个子系统组成。

高校教师党员群体物质文化。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设备建设、教师住房建设等方面。高校教师党员群体的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呈现出来的教师党员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及文化设施等,应包含以下内容: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代化的办学条件;高水平的精品课程以及稳定充足的经济实力。一个破旧脏乱的校园,陈旧落后的设备,拥挤不堪的住房,很难去发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高校教师党员群体精神文化。当前,高校教师党员群体精神文化应该体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崇高的党员组织集体荣誉感以及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高校教师党员群体精神文化代表着高校教师们的共同追求,因而具有很强的激励功能。高校教师党员之所以能在群体精神文化的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群体精神文化建设本身与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坚持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旗帜引领作用,才能体现高校教师党员群体的精神本质特征。

高校教师党员群体制度文化。高校教师党员群体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建章立制、设立组织机构并开展有效的活动等方面。建章立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可行性,是高校教师党员群体制度文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在此基础上,设立组织机构,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师党员活动,是完善高校教师党员群体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保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尤其重视在学校教育中集体的作用,无论是教师集体还是学生集体。在他看来,“集体是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它所以是一个有机体,就因为它那里有机构、有权能、有责任、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如果这样的因素一点也没有的话,也就没有集体了,而有的只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人群罢了。因此,我在自己从事苏维埃教育工作的十六年中,把主要的力量都用在解决集体和集体机构的建立、解决权能的制度和责任的制度等问题上了。”马卡连柯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没有教师集体的话,是不是可以培养出集体—或者最低限度培养出一个儿童集体呢?对这一点,我过去和现在一直不能想象。其实,毫无疑义,如果有十五个教师,每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来进行教育工作,那是不能够培养出集体来的。因此,也应当有教师集体,这是很明显的。”

从马氏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形成集体力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有学者指出,由许多教师个体构成的教师群体能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对学生会产生强大影响,同时也会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反过来巩固这一集体。教师党员群体文化的建设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还是对教师党员群体的构建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对教师党员队伍群体文化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现实语境中,当今时代文化的多元对高校教师党员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的某些有价值的文化可能会开阔我们高校教师党员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而一些西方消极的文化形态则对部分党员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观削弱、集体观念淡化、思想庸俗化、道德行为失范等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削弱。部分高校教师党员更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认为政治理论与实际工作生活联系不大,只是泛泛而学。最终,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各种非主流观念并存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部分高校教师党员在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否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上摇摆不定。

集体观念淡化。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个体的观念和行为的独立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教师党员过分追崇所谓的 “普世价值”,强调所谓“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组织纪律观念淡漠,个人主义思想突出。少数教师党员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常常从利己主义角度出发,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多做,对自己不利或无利的事情就草率敷衍,严重缺乏集体观念。

思想庸俗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重实用而轻党性的思想正在高校教师党员中逐步蔓延。部分高校教师党员急功近利,或放下教书育人的主业,热衷于在外兼职“捞外快”;或拼命做课题发论文,一切只为职称评聘;或沉迷于享受既有成果,做“甩手掌柜”;或盲目跟风,缺乏自己的原则立场和独立判断。

道德行为失范。媒体报道中,关于高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高校泛政治化、泛社会化趋势明显。有些高校组织监督不严,投入力度不足,政策引导存在偏差,个别教师党员道德行为偏离党员和高校教师应有的轨道,甚至做出一些违纪违法行为,对高校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当前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中出现的这些不良倾向,对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也同时面临新的挑战。要让高校教师党员明确共产主义目标,增强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并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必要对如何构建这一群体文化有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三、文化多元视阈下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的构建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牢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和加强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高校作为培养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阵地,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人才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高尚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进取的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方法,对广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巨大的感化作用。在高校教师中,党员身份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构建先进的、积极向上的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内部要素

高校教师党员是高等院校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高校教师党员的群体文化是该人才群体在自身活动领域内逐渐形成、发展并演化而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在构建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实践中,内部要素主要包括群体目标、群体精神、群体规范和群体人际关系等要素。

明确群体目标。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的群体目标可界定为:明确高校教师党员的共产主义目标,增强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同价值观。在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对价值观的教育和坚守,充分利用高校党建、专题教育、党组织活动等多种渠道教育教师党员。

弘扬群体精神。诸多党建工作者认为高校教师党员群体应具有理想崇高、科学理性、人文关怀、实事求是等鲜明特点,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以人为本、艰苦奋斗精神,使高校教师党员始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完善群体规范。教育部研究制定的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高校教师群体规范界定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高校教师党员既要严格遵守《规范》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同时更要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立并完善高校教师党员的群体规范。这不仅对高校教师党员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导向作用,更能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立协同创新的群体人际关系。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是人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宝贵遗产的继承者、传播者,教育工作的学术性和探索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高度复杂性和创造性,据此,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者将高校教师群体人际关系界定为一种协同创新的关系。这种协同创新的群体人际关系能促进教学活动,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促使教师经常切磋业务,交流教学经验,互通学生情况,并使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职称教师能协作共事。

(二)构建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的外部保障

要构建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既要注重从内因上找准方向,明确目标,也要注重在外部条件上为群体文化的形成提供组织、制度、环境、物质等各方面保障。

组织保障。积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师党员文化活动。依靠合适的平台和载体,引导高校教师党员在平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过程中,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渗透到活动内容之中,从而增强教育及影响的深度和感染力,规范和引导教师党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思想及行为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制度保障。科学制定高校教师党员各种行为规范,既保障这一群体的利益,又规范这一群体的言行。高校应结合 《党章》、《教师职业道德》及高校教师工作实际,制定《教师党员行为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等,既从制度上约束教师党员的言行,又从制度上保障这一群体的权益。

环境保障。要注意为高校教师党员群体营造良好宽松的舆论环境,使他们能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尊重高校教师党员的创造力和个性,使他们既能和非党员教师一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体现和实践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设置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栏,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园地的作用,同时又成为教师党员交流思想、畅所欲言的平台。

物质保障。为高校教师党员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是让他们能安心教书育人、科学研发的基础和前提。在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构建的实践中,充分保障教师党员享受他们应得的工资福利待遇,也是文化构建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1]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2]田春艳.论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群体文化建设[J].前沿,2012,(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苏)马可连柯.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A].陈桂生,赵志伟.现代教师读本教育卷[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5]孙传远.构建教师群体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

[6]王仲士.马克思的文化概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责任编辑:易 斌】

G249.2

A

1004-518X(2013)11-0225-04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青年项目 “文化多元视阈下高校教师党员群体文化构建研究”(JXGXDJKT—20123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群体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