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电影批评有效性问题的生成及其应对

2013-02-19李云凤赖大仁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效用有效性创作

■李云凤 赖大仁

在进入对问题的分析前,有必要对本文所要论述的“电影批评的有效性”进行界定,因为针对不同对象,电影批评的效用不同,从不同角度分析,或运用不同的评判标准,对电影批评有效或无效的判断也不同。例如,对电影研究专家有效的批评,对普通观众不一定有效;对电影发行放映有效的批评,对电影创作可能无效。本文的“电影批评的有效性”,是指电影批评对电影创作和普通观众 (与电影专业者和资深影迷相对而言)接受的效用(或价值)。即,对于电影创作而言,批评应该客观公正地指出影片的价值和不足,总结创作的经验教训,与创作者真诚交流,为创作者提供借鉴和改进的参考,对整个电影创作起到一定的引导、规范和鞭策作用,推动电影创作繁荣发展。对电影接受而言,电影批评应该为观众选择影片提供参考,把观众凭借自己的艺术经验、审美能力难以领略的思想艺术价值阐发揭示出来,引导、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影片。另外,批评还应该有助于观众形成健康的艺术趣味,提高其欣赏能力、电影素养和审美水平。这些要求构成了人们对电影批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价值期许,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尺度对电影批评发挥着有形或无形的评判作用。

当下的电影批评被指责为喧嚣、浮躁、肤浅、失语、红包批评、人情批评、商业炒作,对电影创作和观众接受已经无法起作用,是无效的批评,真正的批评缺席。总之,人们对电影批评的有效性提出了种种质疑。2012年,《文艺报》“理论与争鸣”版邀请了董学文、王先霈、於可训、陈晓明、李遇春、余一力等文艺理论与批评家展开对批评有效性问题的探讨。虽然这些探讨主要针对文学批评,但其中谈到的不少问题也是电影批评所共同面临的。电影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价值需要在创作和接受的对话交流、得到交流各方的认可中体现出来。电影批评的有效性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批评无法介入创作和接受的交流所造成的焦虑心理,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学界对电影批评价值的反思意识。

一、电影批评有效性问题的生成

要探讨电影批评有效性问题生成的原因,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电影批评转型和分化、电影创作转型、电影批评与电影观众存在一定的分歧等事实。这是电影批评置身其中的现实语境,必然会对电影批评效用的发挥施加或隐或显的影响。

(一)电影批评的转型和分化暂时性地影响了电影批评效用的发挥

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批评经历了三次转型,即由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由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以及由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在电影批评向文化批评转型后,电影批评的有效性问题开始被提出,此后陆续得到一些学者的响应和探讨。电影批评有效性问题之所以在这一时期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影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伴随着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和批评的引进,以及电影批评的理论化和学科化进程。由此电影批评似乎开始变得不仅使一般读者和观众难于读懂,连电影圈内的专业人士理解起来也有困难。因为这类电影批评引进了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和批评的一套逻辑体系、专业术语、理论学说,专注于用这套陌生化的话语体系来阐释和读解某些经典电影,并开始与当时的电影创作有意识地拉开一定距离,声言电影理论和批评的独立性。另外,因为西方现代理论本身不是创作论,而是批评的方法论,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对应的批评的局限性,使其很难对电影创作起指导作用。

90年代以后,这类批评进一步学术化、专业化,成为学院电影批评。其批评主体主要为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及电影界的专家学者,批评文章的读者也大体是这些人。应该声明,对这部分读者和观众来说,学院电影批评是发挥了效用的。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体制,使这类批评在封闭的学术圈内生产、消费、再生产循环成为可能。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电影批评对电影创作和观赏无效不会为它带来多少损失。如果电影批评为了便于普通观众接受而降低理论深度和专业性,或者为了让普通观众能看到而发表在非学术刊物上,这样反而不符合学术评价机制的要求,不被学界和学术评价体系认可。可以说,对于这类批评而言,对电影创作与普通观众接受的失效,是其自觉、主动的选择,是有意的疏离。陈晓云就认为:“这些批评文字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与电影营销发生直接关联,也不承担让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宣传职能。在笔者看来,专业电影批评所承担的功能主要不是实用性的,它一方面要为影片提供各种可能的解读,同时,它自身又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表意实践。”[1]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带来的一个悖论是:封闭内循环的学术体制似乎为学院电影批评有效性问题的生成提供了温床,甚至起了助推作用。

当下的电影批评正在经历向产业批评的转型,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化批评范式和学院电影批评的偏颇的反拨,是对电影批评有效性问题的部分解决。但因为产业批评还在起步建设阶段,其中问题也不少,而且与艺术批评及文化批评在电影观念、批评观念上也存在一些较难协调的矛盾,从而制约着电影批评效用的发挥。

电影批评的分化是指当下的电影批评已经分化为学院批评、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的三足鼎立。学院批评的效用问题,我们上文已经进行了分析。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院批评封闭性的缺憾,但因为这两种批评自身的问题也不少,泡沫、浮躁、喧嚣的成分过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价值的批评往往容易淹没在情绪宣泄、语言暴力、口水战的海洋里。所以,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在有助于电影批评某些方面的有效性问题改善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批评有效性问题。

(二)电影批评观念及知识结构无法适应电影创作转型的要求

电影创作的转型是指电影制片业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伴随的是电影观念、电影体制、制片方向、与观众的关系、电影批评观念、电影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全面调整。电影制片业因为直接面对市场,经受现实的经济困境和生存压力,不得不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需求,解决生存危机。而电影批评恪守的是自己的一套固有观念。在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电影创作对电影批评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要求,但电影批评却无法满足电影创作的要求,由此导致电影批评与电影生产之间的错位,批评呈现无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

1.电影创作观念向电影制作观念的转变。电影创作强调艺术个性、艺术理想、审美追求及创新性,电影制作固然也需要这些,但更强调其与观众接受度的契合。个人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不得不隐藏和融化在观众的审美理想与需求中,寻找能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适应大多数观众的要求,能被其所理解和接受。

电影批评却恪守艺术电影观念和文化批判精神,期望创作有思想深度、人文内涵、艺术性较强的影片。这类批评往往把自己秉持的精英主义价值理想和文化立场凌驾于一切电影之上,作为终极价值尺度,悬空高蹈地批评影片。对电影创作界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和偏离,缺乏理解、宽容与同情,较少务实地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更多的是批评指责。对思想内涵、美学追求、价值取向、艺术风格上与自己的期待相悖的影片,缺乏宽广的艺术包容性和多样化的欣赏眼光,表现出电影观念和批评观念的偏狭。这类批评的价值立场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价值立场容易伤害创作界的感情,造成创作界对批评界的疏离甚至反感,妨碍电影批评效用的发挥。当然,这不是说电影批评不能指出电影创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而是要注意批评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做到诚恳、客观、公允和适度。

2.电影体制从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向自负盈亏的经营型企业转变。由此带来的是制片业失去中影公司统购包销的政策保护和每部影片100万预付款的流动资金,制片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制作受市场和观众欢迎的通俗平易、娱乐性强、观众面广的影片,以回收成本、盈利并维持再生产。电影批评界则较少考虑观众的观影需求和欣赏口味,或者把观众作为需要对其艺术素养、文化品位加以改造和提高的对象。

3.面对市场转型,电影制片业所经受的思想冲击和经济冲击都极其巨大,更大的问题是对从影片定位、剧本选择、演员挑选、拍摄到发行宣传的整体电影营销观念缺乏了解,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影片制作缺乏实践经验,不能积极有效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回应。这时,制片业希望电影理论及批评能够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能为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建议,至少和他们一起探索如何应对市场困境。而电影批评界大多只有社会批评、艺术批评和文化批评方面的知识,电影创作界更加迫切需要的产业批评、类型批评、电影制片与营销,以及其他有助于电影商业价值实现的知识,批评界却较为缺乏。因此,电影批评实际上已经很难再承担指导创作的重任,无法给予创作切实的帮助,失去了应有的效用。

4.电影创作的转型形成了娱乐片、艺术片、主旋律影片的三分天下。面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影片,需要电影批评运用不同的评判尺度进行分析,但大多数电影批评却缺乏分类批评的意识。这就导致电影批评无法充分挖掘不同类型影片的价值,以及同一部影片可能引起观众兴趣的各个方面,无法发现影片的各种闪光点。无法看到影片的多种价值,也就不能对影片价值进行客观、恰当、合理的评价判断。而且求疵型、指责型批评过多,建设型、前瞻型批评过少,对电影转型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矛盾和问题,把握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欠缺。这些都影响了电影批评效用的发挥。

(三)电影批评与电影观众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分歧

1.电影观念上的分歧。在大众文化崛起的消费语境下,中国社会商业化、世俗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大众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趣味与价值观念。面对紧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为了释放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普通观众大多选择娱乐性比较强的影片,对他们而言,看电影更多地是为了放松、娱乐、消遣。而电影批评者大多从艺术电影观念和宣教电影观念出发,偏重于对艺术性比较强、较具人文深度、思想内涵比较丰厚或道德伦理教化作用比较强的影片进行分析、阐释。这就导致电影批评大力评论、推荐的某些电影,观众不喜欢看或看后反响冷淡,而观众喜欢的某些电影,批评却很少置评,批评与接受存在一定的错位。“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批评者与接受者对电影功能的理解出现一定分歧甚至矛盾的情况下,接受者对电影批评不会有阅读兴趣,更不会接受电影批评的建议观看电影。这样的批评对观众来说就是无效的。

2.批评观念上的分歧。在当下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社会,普通观众或读者对电影批评也提出了大众化、平面化、时尚化、娱乐化的要求,对思辨性、理论性较强的长篇电影批评基本失去兴趣。他们要求电影批评能为其提供电影信息及资讯,能用三言两语简练、概括地为他们指出影片的看点,让他们能据以判断影片是否值得一看。而不少电影批评却还在把普通观众和读者当作受教育、受启蒙、受指导的对象,强调对影片的深度审美,从中获取知识教益,提升观众的精神境界及艺术素养。批评与接受之间的价值错位、观念悖离,使电影批评的效用大打折扣。网络批评和媒体批评能够满足普通观众的要求,但学界对这两种批评是否能归入电影批评还有争议。

3.在批评场域中的身份变化。在80年代,专业电影批评处于权威地位,成为由电影观众组成的业余电影批评仰慕、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当下网络普及的时代,观众自己的业余影评在网络上发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批评话语和评价标准,大有与专业影评(90年代以后发展为学院电影批评)相颉颃之势。两者展开了话语权的争夺,相互情绪化地贬低对方的价值。这种内耗产生的消极后果影响了电影批评界对两者的效用进行认真、客观的研讨,遮蔽了它们本该得到认可的效用。

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创作更多地考虑观众的接受,不管是形式的创新、个性化的表达、主题意蕴的深度等有可能妨碍观众接受最大化的方面,都得到了有意的克制和调整。电影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观众也就不用再借助电影批评来理解影片,批评对接受的效用自然降低。

二、电影批评有效性问题的应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电影批评失效同样并非短时间内形成,要增强批评的有效性也无法一蹴而就,更非批评界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就能做到。就批评界自身能做且应该做的事情而言,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看电影批评的有效性。

当人们指责当下电影批评无效时,其参照系往往指向80年代,怀念80年代电影批评的辉煌。然而,正如倪震所说:“10年前的那场令人怀念的繁荣,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缘由造成的,是百年不遇的文化景观。……如此集中的理论焦点,如此热烈的群体性话语,如果不是特殊的社会原因怎么可能出现,出现了又怎么可能持久?”[2]钟大丰也认为:“就电影批评的整体而言,只有批评和实践在对社会、对电影的要求和期望具有某种共识的前提下,电影批评才有可能对创作者的创作思路产生有力的影响。”[3]电影批评对电影创作与接受的效用,在大多数时候是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的整体性舆论氛围,潜在或潜移默化地影响、规范创作及接受,其效果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才能慢慢呈示出来。只有当批评所提供的分析、阐述或要求、建议与社会、市场、观众的需要暗合时,电影批评对创作和接受的效用才会以比较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一方面我们不必为电影批评的失效过于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则应当继续加强电影理论批评和实践批评的建设。当下的电影批评还很薄弱,需要继续加强电影批评学科建设,不断提高电影批评对各类电影现象、电影文本的阐释能力,以及解决对电影发展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影响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影产业的背景下,电影批评如果能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的各项电影决策提供可行性建议,同样能发挥批评的效用。

而且,随着电影业界浮躁、急功近利习气的逐步改善,真正把电影作为文化产业 (现在很多制片人或投资者只把电影作为产业,而忽视文化)来看待,那么在积累了市场经验之后,必然要思考提高电影的文化和艺术含量的问题。那时,电影批评对创作的效用将以比80年代更加成熟的方式发挥出来。电影业要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归根结底不能离开电影批评的帮助和砥砺,而问题在于电影批评是否有能力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麦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批评定位为检查和促销的机器。另外,随着整个社会浮躁期的过去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对艺术、文化、审美的渴求会成为人们真正的精神需要,也会再度需要优质的电影批评。安德烈·巴赞的观点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批评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电影评论大体上是非实效性的,对电影创作、放映及观众的影响都很有限,但评论又是必要的,有如寄生植物,对于大树的生长虽然可有可无,对于大树的幸福晚年则必不可少。[4]

其次,批评者需要更新和调整电影观念、批评观念和知识结构,以更为开放、多元的视角进行电影批评。

在电影观念方面,批评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影具有多种价值功能,除了艺术、审美、文化和意识形态价值外,还有娱乐和商业价值。尽管有些批评者出于精英主义立场,对电影的娱乐和商业价值存有忽视甚至排斥的心理,然而在大众文化崛起、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电影创作强调商业价值,电影观赏重视娱乐效果,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批评不能正视和理解电影的这两种价值,就很难与电影创作及接受对话交流,更毋庸说发挥效用。积极的态度是对这两种价值展开客观、深入的研究,认识其合理性与负面影响,对合理的方面加以肯定、总结,对负面影响加以规范、引导,而不能简单化地一概加以批判、拒斥。

在批评观念方面,批评者应该认识到,当下的电影批评价值功能已经多元化,且发生了一定的偏移。有的价值功能强化了,有的弱化了,有的发生了局部的调整和改变。电影批评对创作的引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市场导向所取代,批评影响创作往往需要通过影响市场来间接达成,而这需要批评具有足够强大的舆论力量。批评对接受居高临下的指导、单方面的灌输,已很难被观众接受,他们更倾向于平等的交流与分享。批评的宣传营销及自我表达与交流价值凸显;批评的学术价值有所强化。目前,批评的宣传营销功能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规范,自我表达与交流功能也需要引导。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电影批评的价值功能,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研究,尽量避免或减轻其负面价值对电影发展及批评信誉带来的损害,使其正面价值最大化。如果能做到这些不仅电影本身的发展能够更加健康、良性,还能增强电影批评的有效性。

在知识结构方面,批评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调整、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如加强对电影产业、电影商业性、娱乐性、电影类型、观众学等的研究。一来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电影现象、电影潮流、电影文本,把握其背后的真正动因,抓住问题的实质。二来可为批评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方法,建构新的批评理论体系。三可为电影创作、发行提供切实的帮助和建议。四可增进对观众观影心理、审美需求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观众选择、观赏影片。

再次,改变批评的写作方式,完善批评的传播渠道。

影响学院电影批评有效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批评声音无法被听见。客观上说,学院批评所研究的某些问题、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对创作和接受是有益的。而且学院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学科建设、对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于从长远来提高电影批评的有效性都是大有裨益的。问题在于,学院批评受学术规范的制约,过于追求学理性、专业性和理论深度,专业术语较多,对一般读者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其成果主要发表于学术刊物上,缺乏与电影创作和接受沟通的有效渠道。这些因素限制了学院批评的接受面,影响其效用的发挥。

因此,学院批评要想扩大对电影创作与接受的影响,就应当走出学术圈,面向创作实践和广大观众,使自己的声音被听见。其一,要求批评者放下架子,改变批评的写作和传达方式,对影片作深入浅出的分析、解读、评论。在语言表述上注意避免专业性、学术性过强的语汇,力求既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又能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文章结构上力避八股、刻板,尽量灵动、个性化。在行文风格上力求亲切、朴素、真诚。其二,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群众面比较广的大众媒体,传播电影批评。尤其是网络影评,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当今的电影观众已经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他们观片的渠道除了电影院外,主要是网络,网络影评往往成为其选择影片的重要指南。因此,学院批评要增强批评效用,就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电影批评,并借鉴受到欢迎的网络影评的成功经验,提高网络影评的接受度。

现在,已有部分电影批评者意识到大众传媒对增强电影批评有效性的作用,正积极参与媒体批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扩大了电影批评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但大众媒体受眼球经济的影响,容易过滤掉全面、客观、公允的批评,走向偏颇、极端化、断章取义和哗众取宠,从而使批评者的声音被扭曲、放大,引起误解。这是学院批评在走向大众媒体时需要警惕和自省的。

最后,加强对网络批评和媒体批评的研究和建设。

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文化语境,传统的专业电影批评已较难对电影创作和接受发生直接的效用。网络批评和媒体批评却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为观众提供浅显易懂的电影批评和有关的电影信息,为其选择观赏影片提供一定的参考。对电影发行和放映来说,媒体批评和网络批评为其做有偿或无偿广告,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宣传。因为这两种批评的传播面比较广,对电影观众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它们有时成为制片方收集电影反馈信息和制定未来决策的重要参考渠道,从而对电影创作发挥一定的效用。现在的问题是如上文所言,这两种批评类型自身还不健全,存在种种缺点,影响了批评的信誉和效用的更进一步发挥。目前,学界对这两种批评的价值也还没有充分认识,对其缺点和问题关注较多,对如何解决问题及如何加强对这两种批评的建设思考不够。因此,还应该大力呼吁和切实加强对网络批评及媒体批评的研究和建设,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其效用能更好地发挥。

正如有论者言:“不论当下电影批评的现实如何复杂多变,也不论不同批评者的文化立场、文化态度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在共同维护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方面,还是有着开阔的通过对话求得共识的空间。”[5]因此,创作界、批评界和观众都应本着善意、务实和求同存异的宽容,进行真诚的对话。电影批评不应只是挑毛病、指缺点,更应遵循对象化、自主性与公众性相统一的原则,克服价值观念、电影观念、批评观念等方面的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电影批评的效用,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

[1]陈晓云.电影批评的泛文化现象[J].当代电影,2011,(2).

[2]倪震.转型中的电影理论[J].电影艺术,1994,(6).

[3]钟大丰.是谁在为创作指路——从历史的角度看电影批评与实践的关系[J].电影艺术,1995,(3).

[4](法)安德烈·巴赞.关于评论的思考[J].世界电影,1986,(2).

[5]石川.草根的狂欢:当下影评失序现象透析[J].文艺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效用有效性创作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创作随笔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