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主导产业成长机制构建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2013-02-19吴寒冰张学玲王恕立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鄱阳湖经济区

吴寒冰 张学玲 王恕立

生态文明视野下主导产业成长机制构建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吴寒冰 张学玲 王恕立

主导产业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成长机制,要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制度创新、产业突出与城乡协调,并结合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区域层面,讨论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成长机制构建的方法。研究表明,的建设,结合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情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可以从新型工业、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等方面加以构建,以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成长。

主导产业;成长机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吴寒冰,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南昌 330006)

张学玲,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博士生。(江西南昌 330045)

王恕立,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昌 430070)

一、引言

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产业成长问题可以追溯至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1]的劳动分工学说最早论证了产业成长的条件。大卫·李嘉图[2]的比较优势理论则强调国际贸易对产业成长的影响。约瑟夫·熊彼特[3]从企业创新促进企业成长的角度论述了产业成长问题。迈克尔·波特[4]在提出“钻石模型”框架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指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决定于生产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相关辅助产业状况与企业战略以及政府行为等各种因素。而国内学者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特定产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在对国内外产业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产业成长模式划分为自立型、自给自足型和依附型三种形式[5],发现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存在四大缺陷[6],并从国际竞争力视角构建“战车模型”对产业成长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7]。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大都是利用理论模型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部分学者从分工、贸易及创新等角度研究产业成长问题,而对主导产业成长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较少。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主导产业成长机制构建的原则、思路以及方法,最终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成长机制。

二、主导产业成长机制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一)基本原则

1.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国策不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随着社会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供给刚性制约的矛盾日益加剧。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成长要以“循环、生态、低碳”为宗旨,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之路。

2.生态建设与制度创新。生态建设是在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是自然和人工的结合,力求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能够更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8]。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自己的作用。有效的制度是生态建设的基石,制度缺失是导致我国资源能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生态建设不仅需要道德观念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必要的政策来进行硬约束。

3.产业突出与城乡协调。城乡协调发展是指通过调整目前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使城乡获得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藉此消灭传统城乡差别,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产品市场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新模式[9]。区域产业发展应做优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的模式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协调城乡经济发展。

(二)基本思路

区域主导产业的成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理念、思路、重点和措施,其最终目标是建成生态和经济和谐发展的体系,创造出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经济崛起和人民幸福。

区域主导产业成长机制构建的基本思想是:以生态控制理论和生态创新理论为指导,用系统整体性的观点构建生态和经济和谐发展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而使区域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系统。首先,要把握产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包括整体市场的开放与竞争环境、持续增长的国内需求与投资环境、区域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的社会环境等;其次,要明确产业成长过程的阶段和机制,包括产业成长的动力系统、产业规模的扩张机制、产业组织的演进机制、产业技术的提升机制等;第三,要完善产业成长的保障对策,包括提升人力资本政策、完善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等[10][11]。要充分发挥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后发优势,实现产业的持续、快速、跨越发展。

三、主导产业成长机制构建的方法

(一)在企业层面上构建

产业由相应的企业支撑,企业发展与产业成长一脉相承。任何一个经济区都是由组成区域经济中的最基本单位即企业组成的,只有将区域内各企业都建设成生态经济企业,才能为区域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应当将循环经济理论和清洁生产方法贯穿于企业生态经济建设之中,突出科技和信息在企业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要在产业成长中重点发展自主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型企业、战略型企业。

构建自主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构建高新技术型企业。高新技术型企业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等方面,高新型企业具备一定的优势。

构建发展战略型企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贡献。为了实现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培育和优先发展一些重要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在产业层面上构建

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发展以产业化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是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发展,从而达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的有效途径。

构建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

构建第三产业生态化体系。要想使区域经济形成真正的生态经济,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必须做到生态化管理和服务。鄱阳湖区域需要着力构建生态信息产业、生态物流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三)在区域层面上构建

构建自然区域生态产业体系。区域的自然生态产业类型主要有丘陵生态产业、盆地生态产业、湖泊生态产业、水体生态产业等。

构建经济区域生态产业体系。在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中,只有将经济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建设成生态经济,如城市生态产业、城郊生态产业、农村生态产业、庭院生态产业等,才能建设成区域生态产业体系,从而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

构建生态产业园区。生态产业园区各产业的横向耦合,可使不同工艺流程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污染负效益向资源正效益的转变。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成长机制的构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导产业集中在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三个方面,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和产业特点,主导产业的成长应针对其不同特点构建循环产业链条,要特别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与经济相融合,避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

(一)新型工业产业成长机制的构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产业的重点应放在钢铁、电力、煤化工、建材等四大传统行业,针对其不同特点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促进行业或企业按生态工业要求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工艺流程,使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钢铁行业成长机制的构建。钢铁行业发展生态工业的思路为:积极推广和采用先进技术,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努力实现工艺设备大型化、自动化,从总体上提升技术装备水平,进而提高铁素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素消耗,从源头削减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建立高炉、转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及冲渣水闭路循环系统;高炉煤气和转炉烟气回收采用干式除尘工艺;加强煤气洗涤废水和设备清洗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节约水耗。将钢铁冶炼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废气余热和炉渣等百分百回收再利用。回收的煤气用于加热炉、发电或外供使用,回收的废气余热可以转换成蒸汽或电能,回收的含有氧化铁成分的炉渣全部返回冶炼工序使用。大力推进高炉煤气和转炉烟气回收技术、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技术和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等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广余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树立降耗增效、节能减排的清洁生产目标,不断延伸并使产业链生态化。

2.电力行业成长机制的构建。电力行业发展生态工业的思路为:加强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消耗管理力度,采用超临界发电机组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煤耗,采用空冷机组减少发电耗水量,提高投入产出率;积极发展和采用洁净煤发电技术,从源头上控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新建、改扩建煤矸石电厂和燃煤电厂必须采用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来改进煤炭质量,降低环境污染与负荷;新建、改扩建电厂应优先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矿井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禁止取用地下水;加快建设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以取代高污染、高耗能、分散的小型工业锅炉供热,逐步实现城市供热集中化,既提升城市化水平,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发电项目。

3.煤化工行业成长机制的构建。煤化工行业发展生态工业的思路为:积极发展和采用煤炭洁净燃烧技术,选择清洁的合成工艺路线,使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技术,节省煤炭资源,减少废气污染;利用焦炉煤气和煤层气生产甲醇、二甲醚、合成氨等化工产品;积极推广和采用先进技术开发改质沥青、针状焦产品,提高焦油加工剩余物的使用价值;加强煤化工生产中水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能量梯次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利用电石炉产生的废气用作干燥热源,开发煤基合成油、醇醚燃料等清洁能源;通过产业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和就地循环,建设新型循环煤化工产业基地。

4.建材行业成长机制的构建。建材行业发展生态工业的思路为: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的使用量,积极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劣质资源、低品位矿石以及废弃物加工利用水平;利用粉煤灰、煤矸石、高炉炉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水泥,既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又减少矿产资源的消耗量;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利用炉渣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生产炉渣砖;开发以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为原材料的新型节能建材产品;利用废塑料、废橡胶和废轮胎作为建材产品生产的替代原料和替代燃料;减少建材产品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在烧结砖瓦生产过程中采用煤矸石替代燃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在水泥生产中采用低氮燃烧器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制含铬碱性耐火材料的使用,减少重金属污染的排放,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提高建材产品的功能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从而起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二)特色农业产业成长机制的构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除了鄱阳湖这个大型水体外,主要是平原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宜于农作和水产养殖,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优势产业。此外,区域内还有一定数量的丘陵山地,适合林业果木种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为突破口,促进优势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经营产业化。

1.有效开发和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发展富硒农产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作用[12]。中科院普查表明,我国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然而,据江西省地质部门实地调查发现,鄱阳湖区域内有4205.05平方公里的“抗癌”富硒土壤和一批富硒农产品。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发展富硒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应根据生态农业发展要求,有效开发和利用富硒土壤资源,建设生态富硒农业科技园和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富硒农产品的生产、认证和营销,确保富硒农产品质量,打响鄱阳湖富硒品牌。

2.实施沃土工程、绿色植保工程,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的优良区域,虽然施用农药可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会较大地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安全,而且施用过农药的农作物经雨水冲刷后,大量含有农药的水会流入鄱阳湖污染湖水,污染环境。因此,要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化肥,推广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化肥。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别,培育、选用不同的抗病抗虫品种,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还可采用物理和生物综合治理防治病虫害技术。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土壤肥力保护,通过大力恢复绿肥种植,广施农家肥,增施有机肥,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深埋等措施,把土地建成高产稳产的良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食品。鄱阳湖规划区应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养殖业的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促进鄱阳湖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如都昌县充分利用鄱阳湖区域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青虾、河蟹等特色水产品养殖;九江县依靠邻近九江市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等。

4.实行农村清洁工程,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目前农业垃圾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为了策应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必须按照打造“一流空气、一流水质、一流生态环境、一流人居环境”的目标,把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在农村实行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化”处理,实施改水、改厕、改栏、改路、改环境“五改”工程,并且成立专门清洁队伍完成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此外,还需要不断提高农户、保洁员和乡镇卫生所垃圾处理意识,营造浓厚的清洁环保氛围。

5.加快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建设。沼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气体燃料,发展沼气工程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燃气和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鄱阳湖区域内风力资源十分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优势,加快风力发电项目建设。鄱阳湖区域蕴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非常适宜大量推广太阳能灶和太阳能热水器。此外,农村还可以利用地热能发电、灌溉等,利用湖区和山区众多的溪流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三)生态旅游产业成长机制的构建

旅游业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依托庐山、龙虎山、梅岭、鄱阳湖、柘林湖、仙女湖等重点旅游景区,以南昌、九江为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开发湿地生态游、珍禽观赏游、文化山水游、度假休闲游、科普科考游、陶瓷艺术游、乡风民俗游、健身养生游、宗教朝觐游等旅游产品。在南昌、九江、鹰潭、抚州等地建设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强化区域协作,开发旅游精品线路,构建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大旅游网络,使其成为国内著名的红色旅游必选地、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必选地和观光度假休闲旅游优选地。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专项规划,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产品,由传统观光型旅游向康体娱乐、休闲养生和探秘发现等较高层次的旅游产品转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商务旅游等现代旅游产品。要积极配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聚湖实心”旅游战略的实施,把鄱阳湖区域各类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开发,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完善配套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结合鄱阳湖区域旅游资源,构建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绿色消费体系,以文化旅游为先导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以数字旅游为特征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在鄱阳湖规划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过程中,坚持“先规划、后开发,重保护、慎开发”的原则,贯彻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思想。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固体废弃物实行“三化”处理,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文熙,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美)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杜贞旭,郑丽萍,刘昱岗,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4](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5]宋泓,柴瑜.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成长:模式和政策选择[J].改革,1999,(4).

[6]张洪增.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及其缺陷:兼论对我国产业成长模式的借鉴[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3).

[7]吕明元.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D].天津:南开大学,2005.

[8]张红漓.以创新所有制制度促进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8).

[9]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策略[J].发展,2009,(1).

[10]张勇.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发展模式[J].现代交际,2013,(5).

[11]管志杰,丁一,金志芳.常州文化创意产业成长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7).

[12]易冬瑛,伍国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研究[J].农业考古,2011,(3).

【责任编辑:陈保林】

F269.27

A

1004-518X(2013)11-0049-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12BAC11B00)、江西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0112BBA10027)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成长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20122BBA10051)、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研究”(11YJ13)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鄱阳湖经济区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鄱阳湖好风光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区域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