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风车缓解交通压力的良好措施

2013-02-18

节能与环保 2013年9期
关键词:拼车顺风私家车

在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无论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南京、温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堵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不仅让人心情沮丧、影响工作效率,还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这中间存在着大量空载的私家车,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顺风车”的理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实践顺风车显然比尾号限行、征收拥堵费等强制措施更加人性化,它在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打击黑车、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无疑是解决城市交通、促进节能减排的良药。

顺风车一词流行于21世纪,是指搭便车、顺路车、拼车的意思,是指私家车主上下班途中在不影响自己行进方向的情况下,顺路捎带他人到达目的地。一般来说,顺风车不以赢利为目的,只收取少量成本费或不收费。有资料显示,多数大城市的私家车使用效率非常低,每辆车平均每天使用时间低于73分钟。如果社区之间采取汽车共享,一部小轿车一般可以满足10~15人的正常需求。

众所周知,顺风车在国外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出行方式被人们广泛应用。在英、美等国家,顺风车作为一种行业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在英国,政府向各大城市推广“拼车专道”。这条“拼车专道”是设在公路上的一种快速车道,车里有两人以上(包括司机)才能进入。在德国,搭乘顺风车也是十分普遍的行为,要想拼车有两种途径:找拼车中心和拼车俱乐部等中介。这些服务机构通常设在大学、大型超市的周边,方便易找。德国对顺风车的管理比较严格,要通过一些行政手段来引导拼车出行,在一些城市,如果你在交通高峰期空车上路被警察逮住的话,将会被罚款。美国这个汽车大国,拼车也十分流行,标志之一是拼车网站盛行。在网站上,乘客与车主可以互相浏览对方的照片,了解双方年龄、爱好等,然后进行双选。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人们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的软件随时搜索附近有拼车需求的人。甚至在一些交通枢纽点,司机会把车停在路边,在车窗上放一个牌子注明自己的目的地,等凑够了人数才开车。

在我国,顺风车在五六年前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出现。现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的顺风车业务已经开展起来,但正处于初级阶段,顺风车交流平台建设也尚未成熟,所提供的只是一小部分地区的拼车业务。像“顺风车公益基金”这样的公益组织也非常少,还有很多拥堵状况严重的城市没有加入其中。此外,国内还欠缺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来保护和区分搭、乘人的权利和义务,例如搭顺风车时一旦出现事故,双方该如何处理赔付等隐患问题。

另外,顺风车尚未被大多数国人所认可。对于一向行事谨慎的中国人来说,搭顺风车可能会感觉难为情,怕被别人拒绝;而对于开车的人来说,又怕万一发生交通事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这些障碍,把搭顺风车当成一件很自然很普通的事,会发现它也许并不像大家担心的那样,我们会在搭车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只有我们在心理上真正接受它、理解它,顺风车才会在中国发展更迅速,更加生活化和常态化。

令人欣喜的是,顺风车已经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北京,已率先对高峰时段车载3人或3人以上走八达岭高速进京方向回龙观清河主站的私家车免缴高速公路费进行了试点,“顺风车”也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当然,“顺风车”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推动之外,关键还是我们要有此意识,然后实实在在地去实践,去行动。我们相信,假以时日,它必然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得到广泛的认同,蔚然成风。

猜你喜欢

拼车顺风私家车
修德箴言
乘坐私家车
“大同黄花”搭上公益直播“顺风车”
爱情顺风车
图说
私家车将逐渐消失
基于Web的拼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Uber不守规矩,拼车成了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
这个叫作拼车的饥饿游戏
拼车的饥饿游戏:这个叫作拼车的饥饿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