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45例疗效分析

2013-02-18张伟连爱谦陆道奎谢计虹黄光明

颈腰痛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位片痛症骨刺

张伟,连爱谦,陆道奎,谢计虹,黄光明

(解放军第92医院骨伤科,福建 南平 353000)

跟痛症是中老年常见病,女性多见,患者常有久站、步行崎岖山路、或穿鞋不宜等病史。我科2006-03-2012-03采用针刀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45例跟痛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女39例,男6例;年龄40~70岁,平均63岁;单侧足跟痛32例,双侧足跟痛13例。X线显示骨刺形成40例,X线显示正常5例。治疗天数5~8天,行针刀及钻孔减压术治疗1~2次。

1.2 诊断标准 根据《疼痛诊断治疗学》中跟痛症(1)跟骨骨刺,足跟下疼痛,晨起站立、或久坐站立时疼痛出现。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过久时疼痛再次出现。查体:跟骨结节压痛。跟骨X线侧位片:跟骨结节骨刺形成;(2)跖筋膜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扩展至足底,晨起站立、或久坐站立时疼痛出现。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查体:跟骨结节的跖筋膜附着处明显压痛,跟骨X线侧位片:可伴有跟骨结节骨刺形成;(3)跟骨滑囊炎,常于足跟后侧及外侧疼痛,疼痛在行走及长时间站立时出现,剧烈运动后疼痛加重,足跟后侧出现肿胀,有压痛。跟骨X线侧位片:正常;(4)跟骨高压症,静息状态下不同程度跟骨酸胀痛,抬高患肢酸痛减轻,查体足跟部广泛性压痛但无明显压痛点,足跟无肿胀。跟骨X线侧位片:正常。

1.3 排除标准 (1)跟骨骨折、骨肿瘤、骨结核、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跟骨骨髓炎等所致跟痛症;(2)合并有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皮肤溃疡、足跟部软组织感染等。

1.4 治疗方法 俯卧位,足背垫枕,在足底寻找敏感压痛点,用龙胆紫定位,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2~4 m l皮下与骨膜下浸润麻醉,取4号针刀,刀口与足纵轴平行于标志处进针至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铲剥3~4针,拔出针刀。再予足外踝尖部下0.5~1 cm处,用骨钻孔减压针钻孔至跟骨骨髓腔,不穿过对侧骨皮质,出针,针孔有油脂状红骨髓向外溢出约1~2 m l。出针后待渗出的骨髓液溢尽,给予包扎外贴敷料。如仍有症状5天后再行一次治疗。

1.5 疗效评定 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3月~2年。所有患者经一次治疗后,疼痛消失37例.两次治疗后45例均临床症状消除。有3例2月后症状复发,1例5月后症状复发。45例均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

2 讨论

跟痛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一种因素能被确定为“致病原因”,仅可定义为“高风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如年龄增大、体重指数增加等;个体因素,如过度负重、穿鞋不宜、陈旧性创伤等[1]。目前研究认为跟骨骨刺、跟下软组织炎及慢性劳损等无菌性炎症刺激和增生性压迫足跟部皮神经,便可产生疼痛[2]。跟骨为疏松海绵骨质,静脉窦较大,长期站立负重使跟骨应力增加,跟骨内静脉回流受阻,微循环瘀阻,静脉压增高。王义生等[3]经临床研究发现:跟骨内压和跟骨内静脉瘀滞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国人的正常跟骨内压为(7.3~17.7)mmHg,患足跟骨内压为(16.3~45.3)mmHg,均在20 mmHg以上,最高者达49 mmHg,减压后立即降至正常水平。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刘时璋等治疗45例跟痛症患者曾用ZMZ型骨内压测量仪测量跟骨内压,测量值为2.67~3.25 kPa,45例(100%)跟内压均大予2.67 kPa[4]。可见跟痛症患者大都伴有跟骨内压增高,运用骨减压针钻孔引流髓液,可达到跟骨内压减低作用。采用小针刀闭合松解法与骨减压针钻孔减压结合,利用针刀直达病变部位,通过将高应力的跖筋膜部分纤维切断、松解,减轻止于跟骨结节骨面高张力纤维组织拉力,也促进该部位的血液循环,使炎性致痛物质吸收,从而消除形成骨刺的病理变化。同时针刀直接在病灶部位施术,破坏了局部丰富感受器,切断了卡压的微小血管神经束,从而阻断了疼痛的传导[5]。而骨减压针钻孔治疗,髓腔内瘀血得到引流,压力迅速下降,疼痛消失,随时间推移,从骨皮质孔内又有新的毛细血管逐渐长入髓腔[6],改善跟骨内血流动力学平衡。针刀与钻孔减压术结合不仅使足跟部高张力纤维松解,也可使跟骨高内压降低,从而消除足跟部疼痛,提高疗效。

[1] 陈雁西,俞光荣,程黎明,等.跟骨结节骨赘对足跟部压力的影响及其与跟痛症的相关性[J].中华骨科杂志,2008,2:140-144.

[2] 梁军.跟部神经的局部解剖与足跟痛的治疗[J].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7):522.

[3] 王义生,王孔献,谢金刚,等.足跟痛的系列疗法(附532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92,12(3):198-200.

[4] 刘时璋,常彦海,易智,等.经皮钻孔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1,12(12):721-723.

[5] 梁家琛.小针刀治疗跟痛症396例临床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2006,28(7):1024-1026.

[6] 卢笛,徐卫星,马苟平,等.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J]. 中国骨伤,2010,23(8):618-619.

猜你喜欢

位片痛症骨刺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Wassel Ⅳ型先天性多拇畸形不同Chung 分型的影像学特征研究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呼和浩特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人群上气道头颅侧位片与CBCT测量的对比研究
肩关节“Y”位片的投照方法及临床价值
贴膏药并不能治骨刺
浑身骨刺的肯龙
吴中朝 他用一根银针直击“痛症”
肯龙的凶悍骨刺
泡脚加点药,跟痛症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