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开放教育招生持续发展探讨

2013-02-1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点生源办学

许 波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30)

开放教育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的主体,自2006年通过教育部终结性评估并转为电大的常规办学形式后,如何做大做强开放教育成为全国各级电大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从2006年开始,浙江电大开放教育的影响力逐年提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招生保持良好态势[1],年招生人数已经连续8年突破五万大关,不论是招生总量,还是招生数与人口比在全国省级电大中均位居第二。时值电大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研讨如何进一步规范招生管理,推进招生改革创新,提升招生工作品质,思考开放教育的稳步、持续发展问题更是必然使命。

一、数据分析

1.招生总体情况。2006年至2013年是浙江电大开放教育招生规模持续稳定高位运行的8年,年招生数一直稳定在50000人以上,8年累计招生411595人,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位,2009年下降明显,但随后又稳步回升。

2.教学点招生情况。市级电大的年招生数,下降幅度达14.8%;市级电大招生数占全省招生总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34.65%,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29.77%。县级电大的年招生数,增加幅度达9.6%;县级电大招生数占全省招生总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60.72%,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67.08%;长兴学院和富阳学院的招生情况延续了一贯的良好势头,位居前列;嘉兴地区的县级电大总体表现最为突出,5家学院总排名都在前10位之内;其他县级电大招生规模稳定,没有大的起伏。直属教学点的年招生数从2006年的2432人锐减到2013年的1643人,几乎跌去了三分之一。

3.专业招生情况。会计学专业不但招生总量始终傲居首位,而且增势明显,应该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稳中有升,并具一定规模,有提升的空间;土木工程专业在理工类专业中一枝独秀,涨势喜人,市场前景看好;2010年秋季才开始首次招生学前教育专业当属后起之秀,成绩不俗,受相关政策影响,近几年内还是有潜力的。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两个专业已成昨日黄花,相关生源的学历补偿阶段业已结束,生源市场应该没有提升的可能了;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招生数一直在下滑,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排名后9位的专业六年招生总数占本科比例仅为4.71%。

招生规模在万人以上的5个专业就占了专科招生总数的81.84%。和本科一样,雄踞榜首的又是会计学专业,所占比例竟然接近三分之一,虽然已经开始从最高峰慢慢下滑,但是考虑到其庞大的规模和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强劲势头,本专业在近期不会出现大的滑坡。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近年来一直在高位稳定运行,前景乐观。学前教育专业呈逐年增长态势,可以预期近几年内尚有一定市场。法学专业逐年下滑,尚有一定规模,但市场潜力有限。和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一样,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在专科理工类专业中一枝独秀,市场前景看好。计算机信息管理、数控技术、英语和电子商务4个专业的高峰期已过,目前市场需求减少,前景不甚乐观。尤其是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热门行业,专业生源在短短几年内下滑到两位数,下降幅度如此之大,实在出乎意料。

4.生源构成情况。8年来,浙江开放教育招生占浙江省(不含宁波地区)常住人口(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4682.12万)的万人比为66.34,平均每年招生万人比为11.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年龄分布看,25岁以下区间的人数最多,且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6岁至35岁区间的人数占了接近三分之一,8年来却一直回落,表明生源越来越趋向年轻化;36岁至45岁、46岁以上这两个区间所占比例最小,变化不大,还略有上升,这主要跟近年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招生形势转好有关,“一村一”的生源主要来自乡村干部、种养业主和乡镇企业员工,年龄普遍相对较大。

从学生是否在职情况看,在职比例高于非在职比例,本科更是占了绝对优势,基本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但是从2010年开始,在职生源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非在职生源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专科和“一村一”更加突出,这可能跟生源的年轻化有关。

从户籍看,原本占绝对优势的城镇户籍生源比例逐年下降。目前,本科生源虽然还是城镇人口占多数,但已从2006年的88%多下降到2013年的64%,降幅达24个百分点。对于专科来说,2009年是个转折点,农村户籍生源数量在这一年首次和城镇户籍生源持平,此后,比例越来越高,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强。另外,目前生源中浙江籍的约占93%,非浙江籍的只占约7%。

浙江电大前5年专升本比例一直徘徊在20%左右,到2011年起才有了飞跃性提高,至34%,此后,比例稍有提高。尽管这8年的招生总量、招生数与人口比均位居全国省级电大第二,但是相比其他省级电大,浙江电大的专升本学生比例却很低。以2011年为例,浙江电大的专升本比例在全国省级电大的排名是第14位,比例最高的是广州电大,高达68%。

二、结论

综合过去8年招生数据的比较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从招生总体规模来看,年招生数一直稳定在50000人以上,特别是其间经受了国际金融风暴、高校持续扩招、入学适龄人口减少、2010年底中央电大暂停“课程开放”模式运行等诸多不利影响,成绩喜人。以最近的2010年秋季招生为例,浙江电大持初中学历注册“课程开放”单科课程学习者达1711人,占当季专科招生数的10.02%,占了当季招生总数的5.66%,因此“课程开放”模式的暂停对浙江省开放教育招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2.从招生教学点分布来看,地区之间存在不均衡的状况。嘉兴、湖州地区整体表现特别突出,金华、温州地区的县级教学点表现不佳;丽水、舟山地区的县级教学点虽然招生总量一般,但占当地常住人口比例却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因此,未来开放教育招生工作需要关注和继续努力的一个方面,是要做到招生地区、教学点的平衡发展。

3.从招生专业来看,专业之间极度不平衡,大多数专业招生势头都不乐观,特别是那些年招生数徘徊在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专业,前途堪忧。从长远来看将是制约浙江电大招生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入调研,发现并开拓受市场欢迎的新专业已是刻不容缓。

三、进一步讨论与实现持续发展的建议

现在正处于积极筹建浙江开放大学的时期。因此,根据开放教育招生数据分析与结论,面对招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发生的巨大变化,笔者认为还可做如下的讨论,明确今后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给出相应的建议,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加强招生服务,规范招生管理,提升工作质量[2],促进电大系统健康发展,招生业绩稳步提高,为开放大学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深入调研,积极实践,拓展办学空间

(1)开设有市场需求的专业和发展新专业,适度整合招生专业

加强招生形势研究判断,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需求和教育市场变化,科学合理地做好生源预测工作和招生计划制订,重点开设有市场需求的专业,积极发展新专业,适度整合和暂停招生专业,不断调整专业结构。

首先是重点开设有市场需求的专业。在开放教育招生工作中,应努力转变

观念,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变化为导向,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当地的人才需求状况和潜在生源的求学需求,开设有市场需求的专业和积极发展新专业。受近几年火爆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专科建筑施工与管理等专业发展势头就较为猛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会计学专业。经济社会越发展,会计人才越重要[3]。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会计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管理型人才,再加上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会计专业的就业领域广阔,所以浙江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会计专业的招生人数多年来一直雄踞专业榜首,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应该说,会计学专业是浙江电大可以长期维持稳定招生数量的重要专业。

其次是积极发展新专业。行政管理、学前教育专业分别自2003、2006年春新开设后,招生成绩一直不错,在2008年一年就贡献了22%的招生份额。《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制订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到2015年,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面对学前教育专业这一特殊市场形势,各地电大要准确把握机遇,积极创新招生方式和宣传手段,摸底调查组织生源,考虑采取集体组织报名等多样化形式,争取获得招生规模的突破性进展。

最后是逐步建立专业退出机制,适度整合招生专业。通过对近几年开放教育各专业招生人数分布趋势分析,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招生人数只有个位数、有的甚至为零,这极大地牵扯、分散了各级电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精力,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今后应进一步对招生人数很少的专业予以归并或停招,逐步建立开设专业的退出机制。

(2)积极拓展和当地企业等合作办学

近年来,浙江电大开放教育招生的一个亮点,是不少电大和当地企业、行业系统等尝试合作办班,如海宁电大的“天通班”、海盐电大的“恒锋班”等。可以说,这种新型的办学形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员工三方共赢[4]。首先对电大来说,以系统、行业、乡镇等条条块块为招生单位,改变了过去零敲碎打的单个招生模式,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培育系统性、行业性和整体性的生源市场,拓展了合作批量招生渠道,打响了电大在当地办学和服务的品牌。其次对企业来说,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员工的学习成果间接地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而且企业把学习机会和承担部分学费作为对优秀员工的一种奖励,优化了考核激励机制。再次对学员来说,学校主动送教进企业,把班级设在企业里,使就读员工不出厂门就能听课。

今后应将合作办学形式趋于常态,成为基层电大拓展办学规模、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抓手。当然这需要进一步总结合作办学经验,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效沟通对话机制,制定适宜的集团招生的学费优惠政策,选择配备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按照企业的生产规律灵活安排授课时间。

(3)继续做好“一村一”的招生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教育

从2004年浙江电大实施“一村一”试点以来特别是2007年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以来,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为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努力和贡献[5]。今后电大要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我省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凭借其诸多方面的优势,创新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基于农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农村“两创”实用人才需求,改革农村人才的培养方式,对农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实践活动、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争取各级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全额资助或部分补助农民大学生学费,扩大宣传面,进而保证招生数量的稳步发展。

(4)加强学习点建设,推动办学网络向下延伸

为更好地实现学校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海岛和边远地区的办学方针,充分依靠和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适应基层、社区、企业、农村学习者的需求,充分挖掘农村生源和外省籍生源,2010年6月起浙江电大开展了开放教育学习点申报和确定工作,今后还应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严格履行学习点申报、审批手续,合理科学配置学习点,坚决杜绝私设教学点开展教学活动的现象,努力推进开放教育向下延伸,在原来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向广阔农村、广大农民推进。

2.加强招生服务,规范招生管理,提升工作质量

(1)推进招生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招生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招生服务能力的技术保障。自2009年下半年浙江电大开始改革开放教育入学水平纸质测试的形式,启动开发“开放教育招生报名与入学测试系统”,并于2010年秋季在全省范围内投入使用。该系统的启用提高省校对各教学点招生工作的控制力度及动态管理水平,能实时监控各教学点的招生规模与入学测试情况,便于省校招生办及时调整各单位的招生计划,保证学校招生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教学点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掌握学生报名情况,随时提供学生入学测试,简化了以往招生过程中的许多环节,省去了相应的费用开支;规范入学测试命题、配卷,做到了随机组卷;解决了以往全省集中统一的纸笔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工学矛盾,使得学生的参考率大幅度提高;规范和延长了招生时间。据了解,全国电大系统中开发与应用此类软件的单点很少,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推进招生信息化建设。已开发和应用的单位,应进一步完善招生报名与测试系统功能,适时推进系统的后续开发,为基层电大招生工作人员和广大求学者提供“一站式”招生服务,尤其应继续实现与中央电大招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问题,减轻教学点的工作量,提高上报教育部的学生基本信息数据的准确率。

(2)增强系统凝聚力,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交流平台

广播电视大学是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教育系统,系统是电大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电大办学的最大优势,要在新的形势下和新的层面上重新认识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创新系统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全省电大系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其他大学很难比拟的发展优势和力量,进而为开放教育招生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适合的政策激励是提升招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做好开放教育招生工作,稳定招生规模,应继续完善评优文件,形成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每年组织全省范围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同时,今后每年可以组织一次全省电大招生先进外出学习、交流和考察活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全省各级电大具体招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建立多样化的招生工作交流平台,为招生单位和工作人员提供互相交流的“场所”,及时交流各地电大招生工作经验,分析招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成功的招生思路及管理经验,推进优秀资源的共享。

(3)规范招生管理,加强招生工作内涵建设

面对新形势,招生规范管理任务依然很艰巨。电大在过去30多年尤其是开放教育试点14年以来积极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在继续深入探索的过程中要对遗留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以有力的管理措施加强招生工作内涵建设,促进招生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不断提高学校招生管理科学化水平;注意加强招生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良好、业务过硬的专业化招生工作队伍;严格执行阳光招生政策和“六不准”条例,加强过程监控,严惩违规行为。

3.提高开放教育的市场竞争力

电大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主体[6],但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已定。从开放教育与同期远程教育招生情况来看,各普通高校网络学院近年发展迅猛,开放教育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接近70%下降到目前的56%左右。因此,电大应该本着“强化合作、多元经营、立体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有关网院合作,做到一主多营,以开放教育为主业,以其它网院为副业的办学格局,确保电大成为当地成人教育中心、远程教育基地的主体地位,优化良性竞争环境[7]。此外,面对开放教育专科毕业生报读专升本比例偏低这一现状,依托远程接待系统建设项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准症结所在,最大限度地实现无缝对接,避免生源流失。

要从根本上提升开放教育招生工作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做好“内功”,即继续完善办学条件和切实提高办学能力,要高度重视办学条件、规模与办学层次相匹配的问题,尤其要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包括专业教师配置、教学资源配置、实验实习场地、设施条件等开办相关专业,并根据学习者需求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形成开放教育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1]方志刚.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发展能力为早日建成全国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而努力[R].http://www.zjtvu.edu.cn/glwj/html

[2]中央电大2011年招生工作会成功召开[R].http://edu.qq.com/a/20110614/000328.htm

[3]刘玉廷.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J].会计研究,2010,(10):3-8.

[4]刘建东.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形势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1,(12):76-77.

[5]第22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在杭召开聚焦浙江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创新探索与研究.http://www.zjtvu.edu.cn/glwj/show_news.aspid=5576

[6]刘臣,郑勤华.中国电大开放教育招生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1,(05):52-55.

[7]刘建荣.对电大开放教育招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09):73-74.

猜你喜欢

教学点生源办学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