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偏离理论与英语短信语言“去元音化”
2013-02-15葛阳小佳
葛阳小佳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湖南 湘潭 410001)
零度偏离理论与英语短信语言“去元音化”
葛阳小佳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湖南 湘潭 410001)
借用我国学者王希杰的零度偏离理论,分析英语手机短信语言中的“去元音化”现象,指出“去元音化”是英语短信语言中的另类缩略方式,是对现有缩略语的拼写方式的变异和突破,是对常规缩略法零度的偏离。如何在使用“去元音化”缩减字符数与认知之间找到平衡,有效运用零度偏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去元音化”的作用,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零度;偏离;英语短信语言;“去元音化”
一、零度偏离理论概说
“零度”是适应理想化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通常用来描写“正常的”、“规范的”、“中性的”话语状态,即规范与常规;“偏离”就是面对现实的策略和手段,一般用来描写对零度的违反状态,即变异与突破。把“零度”与“偏离”两个概念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就有可能更清楚地分析和解释各种现象。
我国学者王希杰在《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一文中特别指出了零度偏离不是修辞学中特有的方法论原则,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古已有之,中外共同拥有。王希杰先生的“零度偏离”理论的产生主要有两大来源: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二元对立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和列日学派的主要理论来源都是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学说,或者说零度偏离理论是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学说的必然的逻辑的延伸。”[1,p3]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是二元互补的文化,二元其实都是一种偏离形式,他们的对立和互补都是以零度为坐标的。”[1,p8]二元对立互补法,就是以阴阳为统帅的互补法,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东方智慧,最能深刻体现这一思维方式的著作就是《周易》。王希杰很看重《周易》,从中吸取了二元对立互补的辩证思想,发掘出阴阳对立转化中潜存的零度偏离意蕴。尤其是他在《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中解释“道”和“阴阳”的关系时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看不见的,潜在的,是零度;阴和阳是可以观察的,是道的偏离形式。儒家追求‘中’,这“中”就是零度——理论的零度。‘过’和‘不及’都是偏离的形式。……一生二:说的是从一(零度)产生出对立的两个偏离形式——二。二生三:说的是偏离的对立的两端同它们所依存的零度共同构成了三。”[1,p9]由此可见,王希杰的零度偏离理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一般认为,零度和偏离都有两种存在方式:理论零度与操作零度,理论偏离和操作偏离。理论零度(抽象零度),可以称为绝对零度,从哲学上讲,就是一般和个别中的一般,具有高度抽象的品格,看不见也摸不着。操作零度(具体零度),就是最一般的常规的规范的形式,中性的不带有任何修辞色彩的形式,它看得见也摸得着,便于研究者和学习者把握和操作,它是相对稳定的,是整个语言社会所公认的。理论偏离,从哲学上说,任何个别都是对一般的某种程度上的偏离,个别永远比一般更为丰富复杂,个别完全等同于一般的事物根本不存在。换一个角度看,如果语言中的一切是零度形式,那么言语中的一切都是偏离形式。言语表达中的任何一种说法和写法,都是对语言系统中的规律的规则的某种偏离。操作偏离是指与操作零度(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范)相对应的偏离形式,操作偏离同操作零度相对立,是规范形式的对立物。
由于理论零度和理论偏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一般讨论大都是操作零度与操作偏离。本文尝试用零度偏离理论探讨、分析英语短信语言中的“去元音化”现象,同样是指操作零度和操作偏离。
二、英语短信语言中的“去元音化”的零度与偏离分析
(一)什么是英语短信语言
继互联网由一种技术手段成为第四媒体之后,如今,很多人又把手机称为第五媒体。其中手机短信自1992年诞生至今,它的普遍使用不仅开启了一次通讯革命,还给英语语言带来了很多变化,并催生了短小精炼的“英语短信语言”。有学者指出,英语的短信语言就是减缩版的英语。
英语短信使用夸张的拼写、标点,如:大写字母、空格以及字母的重复(hahaaaaa,sooo)、标点的重复(why??????,Hey !!!!!!)等等手段来表示惊奇、感叹和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传达信息,弥补没有语音效果的缺憾。此外,它还借用来源于网络聊天用语中的表情符号,捕捉人类表情的最基本的某些特征,传达其面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从而进一步避免人们对信息的误解。这种使用英语短信的交谈有别于人们面对面的对话,它不同于真正的交谈,它是一种以文字表达的“言语行为”,是以说话的方式来书写,因而被称作是一种文本交谈。英语短信也不同于一笔落墨,永远静止不变的传统的书面语言。它是动态的,有更大的流动性,可以被发信人任意删改,被收信人自主存储、删除或者编辑后转发。
(二)零度:英语短信语言中的常规缩略法
语言世界的零度形式,通俗地说就是语言规范,包括语音的规范、语义的规范、词汇的规范、语法的规范,是一个多层级、多等级的规范系统。语言世界零度形式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衡量的标准不仅仅在语言世界自身,同时还与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物理世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确立语言世界的零度形式,当然要以语言的内部结构分析为基础为出发点,但却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内部的结构分析。这是因为,零度形式并不完全是语言自身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语言的一种文化的、心理的评价。在确立某种形式是否是零度形式的时候,是否符合语言内部的规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是或者不是零度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由语言之外的标准所决定。它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化着的一面。现以英语短信语言中的缩略范式为零度,探讨常规缩略法。
英语短信缩略语的常规构成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谐音型。这一类型的缩略语是根据英语单词或数字的谐音来编辑短信,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如英语中,R与are同音,u与you同音,在短信中就分别用R和u表示are和you。又如,数字4发音同for,在短信中4就代表for及其相近的读音了,比如:用B4来表示before等。第二类是首字母缩略型。这种构成是将一些常用短语中的单词或重点单词的首字母取出,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词来代表整个短语的意思。如取Long time no see中的首字母,组成LTNS,就表示“好久不见”的意思。第三类是符号型。比如,字符&表示and,@读音为at,这两个字符都可以用来表示相应的单词。
除此之外,全球每天有数以十亿计的英语短信透过电信网络传递,人们为了加快言语交流的节奏,大量使用“去元音化”(源于网络语言的修辞术)这种手段来缩减字符数,减少延迟,这是有别于上述早已运用在各种文体中的缩略类型。
(三)偏离:英语短信语言中的另类缩略法 ——“去元音化”
简单说,“去元音化”是指删除英语单词中的元音字母,重新构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disemvoweling现象。这是一个结合了disembowel(取出……的内脏)和vowel(元音)的新词。它是英语短信语言中的另类缩略方式,是对现有缩略语的拼写方式的变异和突破,是对常规缩略法零度的偏离。
通常认为“去元音化”最早出现在1995年,原本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应用于网络论坛。即,版主一旦发现有不合时宜的帖子,便采用删除句子中所有元音字母的方法,使没有认知背景的人难以认读此类网帖。2002年,Tereas Nielsen Hayden为了净化网络语言,首次将“去元音化”(disemvoweling)技术应用于他的个人博客,通过屏蔽一些粗鲁的、疯狂的、愚蠢的言行,从而满足发话者需求,又不使网站内容看起来低级庸俗;2007年,当Tereas Nielsen Hayden担任Boing Boing博客的社群经理时,为了平衡实现发话人的发话权力、听话人的听话权力、听话人的不听话权力、网站的监控权力,仍然使用“去元音化”技术手段,用以修饰内部文章,使网络发言趋于温和,变得和谐。在英语公共论坛中,“去元音化”是说话人委婉使用语言的一种技巧,通过“去元音化”,使说话者或者听话者都能够彼此接受、包容。2008年10月30日,disemvoweling入选了《时代周刊》的“2008年的50项最佳发明”的名单。“去元音化”作为一种修辞术也能跻身其中,足以说明它的影响力之大,现这一修饰技巧在英语论坛中已被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去元音化”在网络上原本是用来修辞的,可是,这种手段很快被人们用到了短信语言中,而英语短信中“去元音化”的根本动因就是要给单词的“书写”带来简便,即减少输入的字符数,加快言语交流的节奏。如don’t know(不知道)在短信中就可写成dn’t knw;what happened(怎么了)也可略写为wht hppnd。
当然“去元音化”并不是随意而简单地去除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它遵循了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将单词首先用字母、数字、其他符号来谐音缩略,然后,再将谐音缩略过的词进行“去元音化”。简言之,就是在使用多种缩略手段时,优先谐音缩略,再“去元音化”。二是元音字母的去除和保留问题。由于元音字母在单词中代表了该词的音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不能仅为了减少单词的字母数量,而简单地将单词中所有的元音字母一律去除,否则,“去元音化”会给人们在英语短信的认读上造成巨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交流,不但不能缩短交流的时间,反而会增加延迟。如:语言学家Gabrielle Mander在一本名为What txts sa y about you的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If your phone don’t ring it will be me.”[2,p26]经过多种缩略手段后就成了短信“If Ya FOn DOn’t Rng ItLBMe.”[2,p26]句中的“phone”就是首先经过谐音缩略后从5个字母缩减成了4个,然后再去除该词词尾不发音的的元音字母“e”,最后大写了代表该词元音音节的字母“o”,于是最后成了“FOn”。如此一来,“FOn”就成了一个既有元音字母,又使用了“去元音化”缩减了字母数量的“新词”。
综上所述,英语短信中的“去元音化”不同于首字母缩略(简单的将首字母去除),也不同于谐音缩略(用字母、数字来替换其相同的音节),更不同于符号缩略(使用符号来替代相应单词)。它不是简单地去除单词中所有的元音字母,而是一种有选择的去除和保留,就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正是英语短信语言缩略语对英语传统缩略方法的偏离。
三、英语短信语言“去元音化”:福兮? 祸兮?
在作为交流形式的英语短信中,人们之所以频繁使用“去元音化”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缩略方式,是因为这种缩略法最大限度地遵循了经济原则。
法国语言学家Martinet提出的“经济原则”在语言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少花些力气而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花同样的气力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手机短信是利用移动网络信道中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限于技术条件,目前每个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量限制为160个英文字符,或者14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即70个汉字)。并且相对于电脑等其他媒介,手机屏幕和键盘偏小,操作起来相对复杂,短信编写和输入比较费时费力,而篇幅又总是受字符数的影响。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寻求各种渠道简化拼写,力求使用最少的空间写一条达意的短信。其实,简化英语的做法在英语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今天随着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其广度、深度、强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正如本文讨论的“去元音化”就是在人们充分使用多种常规缩略手段后产生的新型缩略方式,它的使用能使英语短信更简洁、经济。而这种经济性的本质是词语输入环境的受限性与短信交流所需要的准确性、快速性之间矛盾调和的产物。在短信交际过程中,为更追求语言表达上的简约,在不影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采用“去元音化”等策略,力求用简单的语言文字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这样既保存了原始信息的意蕴,又省时省力,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表达最充实的内容,使写信人写着方便,收信人看着省力,促进交际活动经济而快捷地进行。
然而,在这种以文字表达的“言语行为”中,如此频繁地使用“去元音化”,在减少字符数量的同时是否会在认知上给人们造成困难呢?
有语言学家在研究阿拉伯、希伯来等语种之后,早已从信息论的角度认定,辅音字母传达的认知信息多于元音字母。如:this sentence hasn’t got any vowels可分别化作:ths sntnc hsnt gt ny vwls(去除单词中的所有的元音字母);i e e e a o a o e(去除单词中所有的辅音字母)。显然,“全辅音字母”的第一句尚可勉强认知,而“全元音字母”的第二句则绝对无法认知。由此看来,手机短信中常常略去元音字母似乎不是没有认知依据。然而,为了使“去元音化”这种缩略手段的应用在短信交流中发挥最大的功效,既能让短信交流的双方顺利地认读,又能减少字符数量,缩短“书写”时间,人们必须在缩减字符数与认读之间找到平衡。当然,英语短信中的“去元音化”与在网络用语中作为修辞而使用的目的不同,它绝不是简单、随意地去除元音字母,否则就成了填字游戏、猜字谜;当然更不是玩“避字文”的游戏。“避字文”(lipogram)源自希腊文,指通篇有意避用某个字母。例如:美国作家Ernest Wright 1939年的小说《盖兹比》,全书五万余言不用一个“e”字母;三十年后又有法国人学样写出《空白》一书,三百页中没有一个“e”字母;据说还有人悬赏征求《哈姆雷特》的重写本,全书只能用同一个单个元音字母,等无不属此。
虽然,“去元音化”在使用时并没有遵循十分严格的规则,但它在短信用语中却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成功,符合了它的初衷——缩减字符数,减少延迟,加快言语交流的节奏。可是,“去元音化”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短信用语中多种缩略手段的共同使用,其中的一些语标(logograms)指代并非唯一,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如“m8 = mate”中的“m”读作/m/音,而在“mbrsd = embarrassed”中非读作/em/不可;又如“lol”既是“laugh out loud”又是“lots of love”的缩略)。与此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英语的拼读趋同(如以“f”字母取代“ph”)、元音字母的减少(如“xlnt = excellent”)、缩略语的激增。
因此,如何在使用“去元音化”缩减字符数与认知之间找到平衡,有效运用零度偏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去元音化”的作用,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1]王未.语言学新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3-9.
[2]Gabrielle Mander. What Texts Say about You[M]. London: Virgin Books Ltd, 2006: 26.
(责任编辑、校对:朱 燕)
On Degree Zero Devi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isvoweling” in English Short Message
GEYANG Xiao-jia
(Department of Public Basic Course,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Xiangtan 411101, China)
Employ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the field of rhetoric, the disemvoweling of English short message is analyzed. It argues that the disemvoweling is a particular abbreviation deviation in English short message. It i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existing abbreviations spelling variation and deviation from conventional abbreviated method. Based on the zero and deviation theory, balancing between the reduction of 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and cognitive effective of disemvoweling is the key for people to realize the disemvoweling.
zero degree; deviation; English short message; disemvoweling
H314.1
A
1009-9115(2013)04-0050-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4.013
2013-01-15
葛阳小佳(1981-),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与实践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