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2013-02-15杜彩芹韩志新姜德辉
杜彩芹,韩志新,姜德辉
(1.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3.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唐山 063000)
一个现代城市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以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规模扩大为主要指标的“硬实力”的增长,更需要有以文化为内核的“软实力”的全面提升[1]。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加强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将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助扩大城市影响力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来的,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流行关键词之一。文化是现代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虽然无形无影,却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与国界,对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2]。
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外在面貌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提升自身资源的利用率,对外部资源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的名片。我国许多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旅游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但知名度却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软实力”不强。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统筹规划,把握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2.城市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文化产业”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它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城市是文化创新和交流的中心,城市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突显,文化产业化现象令人瞩目。文化产业以其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特点,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城市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
3.城市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人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主体,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其实力的关键因素,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对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培养市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城市文化有利于培养市民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二是能够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满足市民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用科学文化武装市民的头脑,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学科学、尊重科学、树立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能够提升市民的现代化素质。现代的城市文化可以引导市民具有创新精神,拥有开放、平和的心态,树立现代法制观念,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3]。
4.城市文化促进城镇化进程
城市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新型城镇化道路有效地解决并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实现“农转非”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过程,其核心在于“集约、智能、生态、人文”,其载体就是大力发展城市文化,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聚合、积淀与传承作用。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建设高楼大厦,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财税政策的调整,更要关注城市文化建设,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遍化、大众化。
二、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策略
1.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文化个性的具体体现。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城市文化传承及现代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大环境下,尤其需要人们明白,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必须给予积极有力的保护。
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在我国高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一些城市领导盲目崇洋媚外、喜新厌旧和贪大求洋,在这些不正确认识的作用下,不少历史文化名城惨遭毁灭性的破坏,历史风貌荡然无存。问题的根本在于一个城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是否有意识、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保护和弘扬自身的城市文化,而这又取决于其是否拥有科学的发展理念。
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有力保障是民众的积极参与: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实际上,许多文物就是被普通民众首先发现并进行保护的。如果民众保护文物意识缺乏或不强,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些文物就很有可能被破坏甚至毁灭。
文化遗产保护有两个要遵循的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不得改变文化遗产的历史原状,从而尽可能地保留文化遗产本身拥有的历史信息;二是完整性原则,即将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保护不仅限于其本身,还要保护其背景环境,特别对于历史性城市更要保护好整体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原貌。
2.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是对人才有更高的依赖性。人力资源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没有人才的支持,城市文化建设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对特殊人才的需求上,还体现在城市的整体人文素质。城市文化建设需要人文素质的提升和人才支持的保证,这就要求:一方面要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还要重视城市市民整体人文精神的提高。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市民素质的整体状况必然影响到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提升与否和文化产业的兴衰。
当前,加强城市文化人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城市形成学习的气氛,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二是制定适当的城市文化人才政策,政策应该有利于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本地人才,吸引人才;三是健全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应该给文化人才一定的物质鼓励和经济支持,不但要吸引人才,更要通过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四是要培育成熟的文化人才市场,要尊重城市文化建设规律,改革原有的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城市文化人才流动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
3.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改造传统产业,使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的途径。在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给予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二是制定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制度,从而指导其发展方向,使其更好地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三是投入必要的运行资金,这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4.创新城市文化建设的管理模式
管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加强管理创新,提高政府与市民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管理水平,是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管理创新,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将民主管理纳入到城市文化管理中。民众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没有市民的参加,城市管理文化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已有的城市管理制度,并创新管理制度,形成城市管理顺畅的机制。只有加强城市管理文化的制度设计,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管理文化的水平,增强城市管理文化的竞争力。三是要建立政府对城市管理的宏观机制和体系,提高城市政府对城市管理的微观和宏观的把握和掌控。四是要建立高效的城市文化管理机构、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城市都设有比较完备的城市文化管理机构,而目前的任务是使这些机构更加规范,明确其工作职能和分工,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一是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考虑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在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上给予支持。二是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改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社会文化设施。三是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规模、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四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市民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公共文化服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创新内容和形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五是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要实施精品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精品生产,提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4]。
6.加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当前是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竞争力。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将城市文化的品牌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中,明确建设任务,整合各种资源,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现代传媒塑造城市品牌是各地常用的方式。比如一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使唐山的知名度大幅度提升。三是做好城市文化定位。要寻找该城市与其他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过程中要遵循原则是: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符合人们的心理感情;契合城市的发展目标[5]。
[1] 张春颖,王建华.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构建的思考——以廊坊市为例[J].人民论坛,2010(29):184-185.
[2] 吴忠.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选择[J].学术界,2011(5):28-36.
[3] 董濮.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全面提高人的素质[J].学术交流,2009(5):149-151.
[4] 甘丹丽,朱巧玲.公共文化服务与软实力的关系研究——一个社会资本变迁视角的解读[J].改革与战略,2012(12):17-21.
[5] 肖守库,陈新亮.关于张家口城市文化定位的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