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及其教学应用
2013-02-15宋金鸿
宋金鸿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48)
维果茨基(Vygotsky L S,1896-1934)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主要研究语言和思维,教育和发展的理论,维果茨基的重要论著作有:《意识作为行为心理学的问题》(1925)、《儿童期高级形式注意机制的发展》(1929)、《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31)、《精神分裂症的概念障碍》(1932)、《心理学讲义》(1932)、《思维与语言》(1934),《社会中的思维》(1978)。几十年来,他的理论受到各国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界的关注,日益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尤其是他在1930年前后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创造性地阐述的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其经典概念已经被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结合相关领域进行了扩展和深化。
一、社会文化理论的内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维果茨基及其同事列昂节夫(Leontyev)和鲁利亚(Luria)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尽管该理论以“社会文化”命名,它却不探讨关于人类生存中社会或文化的因素,而是研究一种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理论,此理论把社会和文化看作是人类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1]社会文化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心理发展观、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与思维和语言理论。三个方面中分别包含内化(internalization)、最近发展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支架(scaffolding)等重要核心概念。
(一)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认为,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些过程只能从社会和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他指出,历史的方法可用于四类不同层次的研究。系统发生(phylogenesis)关注人类物种发展;社会文化历史(sociocultural history)关注工具使用与社会文化背景;个体发生(ontogenesis),涉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中介工具的出现,关注生物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微观发生(microgenesis)涉及短期形成的心理过程,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微观发生领域。
维果茨基探讨“发展”实质,提出文化-历史的发展观。他认为发展指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从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此外,维果茨基还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人们适应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中包含着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正因如此,人类的心理发展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制约。
“内化”是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概念,指人们心理之间的过程向个人心理之内的过程的转化。[2]内化是维果茨基建立的连接外部世界与个体内在心理过程之间的桥梁,是将曾经的外在帮助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可利用的资源的过程。维果茨基提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技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3]这说明内化既是个体发展过程,更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二)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观
维果茨基分析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原因时总结了三点:一、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二、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工具——语言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新的心理机能;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被称作控制。[4]高级心理机能在符号的中介作用下最终被个体所控制。根据维果茨基观点,知识通过中介得到提炼和完善并达到一致。中介是由外在的社会文化活动转向内在的心理功能的过程;中介是一种认知工具,它可以是一种物质工具,也可以是一个符号系统,或是社会互动中其他人的行为。在物体控制阶段(object-regulation),儿童处于心理发展初期,无法控制身边的事物。下一个阶段中,儿童可以在年长者使用言语中介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该阶段称为他人控制(other-regulation)阶段。当儿童最终可以凭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时,他们获得了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在三个阶段中,他人控制的功能主要通过对话来实现,而他人控制向自我控制的转化发生在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指:实际的发展水平(level of actual development)与潜在的发展水平(level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之间的距离。前者指独立解决问题时所达到的水平;后者指借助别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由于人的能力水平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形成,不断发展,因此最近发展区也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发展。换句话说,最近发展区是指那些儿童无法单独完成,但能够在成人的帮助下完成的任务。
(三)思维和语言理论观
维果茨基在《思维和言语》一书中认为,思维的进步和言语的进步不是并行的,两者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发展系列。他认为言语的主要功能是交际,以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其次,话语也是内省和认知的产物。个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掌握言语规范,从而形成了个体言语。维果茨基认为“言语发展图式的开始阶段是社会性的,接着经历自我中心阶段,再接下来才是内部阶段”。
维果茨基认为,所有基本的认知活动都在社会历史的矩阵中形成固定模式,演变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也就是说,思维技能和认知模式主要不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而是在个人成长的社会文化活动机制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体言语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转化为潜在的内部言语。从个体言语发展到内部言语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完善和动态发展的过程。儿童在学说话的过程中,常常会自言自语,这一现象说明儿童在进行自我中心的言语(egocentrism)。社会文化理论把儿童自言自语看作儿童正在发展的管理自身行为能力的行为。因此,儿童的自言自语反映儿童早期对语言的运用,它完全是社会化的,具有交流意义。
“支架”一词来自建筑学“脚手架”,即一种临时性的支撑架构。伍德等把支架用作隐喻,来描述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由同伴、成人或者其他能力水平更高的人对其学习所进行的有效干预和帮助。[5]支架的概念,直接与内部言语和最近发展区相关联。为了让儿童学习新的概念和技能,教师必须提供学习经验的支架。这些支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授一个新概念来提供社会支持时引起的变化。支架直接关系到个人的需要,会随着个体能力的发展而撤去。支架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那些包含某些元认知策略的抽象提示。
二、社会文化理论与其他范式比较
社会文化理论将社会文化、人类心智与语言习得相结合,将学习看作是一个与真实的社会文化因素互相作用的发展过程,使得社会文化理论这个新视角对于外语教学研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社会文化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有所差异,并对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产生影响。
(一)与认知发展理论的差异
1896年,世界上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瑞士的皮亚杰和俄国的维果茨基。尽管他们两人阐述了儿童发展的观点,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对心理活动主体的认识。皮亚杰认为儿童个人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他们发现、同化和吸收外界的知识,并引起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改变。维果茨基强调,学习过程从一开始起就有着社会文化的特征。学习的真正的主体是包括儿童、成人以及社会给予的符号工具在内的互动的整体。人的学习,本质上是有中介的。中介有三个层次,物质工具、心理工具和人的中介,其中符号性的心理工具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四个主要认知发展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主张,发展目标有一个终点。相反,维果茨基认为发展是一个过程。维果茨基强调,发展的过程从出生开始,一直持续到死亡,过程复杂,不可能通过阶段的划分来定义它。6维果茨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们的互动行为,分享的经验的文化背景。对维果茨基而言,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最大差别在于运用心理工具。心理工具是指语言、符号等代表着一定的文化意义的人为制造品,是特定的社会文化所给予的,因此心理工具不可能通过自发学习而得到,而要通过有经验的人的中介。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心理工具是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而获得的。一个人只有在掌握了社会文化赋予的心理工具之后,才能够以掌握了的心理工具作为中介而自发学习。
(二)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影响
虽然维果茨基和克拉申的理论具有完全不同的背景,但是把他们的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中,却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相类似。根据输入假说,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者在与人交互的外语环境下学习时,接收语言输入的过程中发生的,这里的语言输入是指那些稍微超越学习者现阶段的语言能力的学习材料。例如,如果一个人处于“i”的语言水平,当他接收到可理解的输入“‘i’+1”时,最大限度的语言习得才会发生。
克拉申的习得假说似乎也受到了维果茨基的影响。虽然维果茨基将其称作内化言语,克拉申将其命名为语言习得,二者所使用的术语不同,但是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即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克拉申理论框架下语言习得的概念以及其对于提高外语能力的重要影响是对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的完美的应用,即认知发展是在人类的社会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克拉申的习得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的不同概念在语言教学方法和手段中产生的影响并非互相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人类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发展的解释,维果茨基理论成为应用语言学现代发展趋势的坚实基础。它强调结构化程度较低的和更自然的、具有交际性特征和经验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并指出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早期行为互动的重要性。
三、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学应用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学习的影响,主张发现式教学法。此类教学模型不仅赋予教师积极的教学作用,而且学生的心理能力也通过各式各样的发现途径自然地得到开发、发展和提高。
(一)对教学设计的应用
在教学发展的最初阶段,教师没有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社会文化理论要求教师和学生互相协作,扮演非传统的角色。课堂不再是教师口授应该掌握的知识并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足以解决问题的资料,提倡发现式教学,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产生自己的意义和理解方式。这样,学习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一种互惠的经验沟通。认知的变化发生在最近发展区中,教师应该将教学设计为刚好超出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促使学生向另一个更高的、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教学策略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吸收、发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教育界提出了支架教学理论,支架教学模式孕育而生。它以学习者当前发展水平为基础,与他人构建一种互动和合作关系,最终实现从合作学习到独立学习,并把知识内化到学习者个体的目的。支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来扩展他们现有的技能和知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简化学习任务,使其能够为学生调控和管理,调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此外,教师必须寻找学生的努力和解决方案之间的差异,控制隐藏的挫折和风险,提供行为模式的理想化榜样。交互教学法和认知指导教学法是支架教学模式中的两种教学策略。这两种教学策略允许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不再局限于简单地回答问题和机械地掌握文本。
(三)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发挥指导作用。根据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在对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习应该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最好将知识的获取与知识使用的条件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下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知识。此外,校外经验应该与校内的相关经验联系起来,例如将图片、新闻、故事等融入课堂活动中。也就是说,学习材料需要包含个人经验。学习材料作为对学生有意义的背景知识,对于学生头脑内部新知识的建构和获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分配给小组成员的活动任务难度要高于每个成员的现有水平,但是能够通过小组合作顺利完成。
(四)对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社会文化理论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课堂教学最初只重视学生的机械式背诵。教师传播知识,学生们记忆,然后又将背诵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学习策略,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对于促进认知发展来说优于其他的教学策略。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大大增加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学习的社会背景也随之转化。协作教学曾经只能在物理空间得到共享,现在互联网使远程教学成为了现实。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这样一种文化工具来调控和内化学习。科技发展带来的学习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学习活动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具有促进作用。
注释:
[1] Lantolf J P,Thorne S.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 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 Lantolf J P,Beckett T G.Sociocu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Language Teaching.2009(42):459-475.
[4] Darhower M.Synchronous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Foreign Language Class:A Sociocultural Case Study[M] .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2000.
[5] Wood D,Bruner J,Ross G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solving[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76(2):89-100.
[6] Driscoll,Marcy P.Psychology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M] .Needham,Ma:Allyn.1994.
[1] Lantolf J P.Sociocultural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esearch:An Exegesis[A] .In Hinkel,E.(ed.).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5.
[2] Wertsch,James V,Sohmer,Richard.Vygotsky o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J] .Human Development.1995(38):332-37.
[3] Crawford,Kathryn.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human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era[J]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1996(31):43-62.
[4] 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J] .山东外语教学,2009(6):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