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备武学在“全国武术之乡”武山县的传承与发展

2013-02-15张含亮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武山武山县武学

张含亮,马 昕

(1.天水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2.兰州城市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通备武学发端于河北沧州,后在甘肃立足发展,至今已辐射全国各地。通备武学是一门文武兼备的武术文化流派,它以“文武兼备”为理念,以“通备劲”为技术核心,通熔贯铸了各种演练风格,既有劈挂拳洒脱矫健的舒展,又有八极拳刚猛暴烈的气势,还有翻子拳快脆硬弹的翻转,更有戳脚的暴烈与多变,具有长短相兼、刚柔互济的特点。[1]由于其博大的人文理念和精深的演练技术,通备武学近五十年来在甘肃大地上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甘肃乃至西北的主流传统武术文化流派。[2]通备武学不仅具有武术竞技和强身健体的现实意义,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品牌”。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甘肃省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下,如何保护并传承通备武学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战略和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的视角下,以通备武学为对象,以武山县为个例,探讨通备武学在“全国武术之乡”武山县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通备武学在武山县的传承和发展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端,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因民族杂居,县民多好习弓马武艺,民风勇悍耿直,这为武术运动在武山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客观条件。武山有悠久的尚武传统,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武术家,如北宋英州刺史王君万、元镇国上将军汪惟永、明末西宁总兵王雄等。近代有除暴安良的郭化如、何处、车来保等革命烈士和全国战斗英雄张宝英,诸多英雄人物在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武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建国后有文武双全的中华武林百杰张鸿谋先生,并涌现多名武术教授和全国武术冠军。古今诸多武术家使武山武术文化和习武之风世代相沿。在武山曾经流传较广的拳种有姜维拳术、庞德拳术、天水鹞子搜林棍、甘谷鞭杆、陕西红拳、兰州八门拳、登州捶和八普转等极具西北特色的武术流派,发展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即为通备武学。[3]

(一)通备武学在武山县的发展历程

通备武学在武山县的传承和发展,是一段从少数人精通走向群众普及,从民间走向官方,从武山地区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备武学在武山的扎根和普及,这和张鸿谋先生的努力分不开。上世纪60年代,武山籍人士张鸿谋先生在兰州医学院求学期间,受到通备武学宗师马凤图先生及其子“马氏四杰”的赏识,并得其武学精髓的真传。1968年张鸿谋先生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后回家乡工作,同时也将通备武学带到了武山。通备武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功法,吸引了许多武术爱好者,群众性的习武热潮在武山兴起。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通备武学传人在普及武术的基础上重视提高,培养出大批品学兼优的后起之秀,通备武学逐渐成为武山武术文化的主流拳派。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备武学在普及的基础上开始向专门化发展。以发展通备武学为契机,1982年在丁海泉县长等领导的推动下成立了武术协会,由张鸿谋先生任武协主席,专门负责研究、推广武术运动。张先生及子嗣不定期举办乡镇培训班和全县武术大汇演,推广武术运动,并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通备武学人才。1983年和1987年两次甘肃省武术比赛在武山县举行,武山健儿在两次大赛上摘金夺银,取得了团体冠军的好成绩。武山健儿还参加各类国际、全国、省、市武术竞赛活动,皆获佳绩。通备武学在武山的出色业绩和光荣传统也引起国家体委的高度重视,1992年武山县被国务院、国家体委授予首批全国“武术之乡”的殊荣(注:首批评选全国共授予36个县,西北独武山一家);由于传承发展通备武学有功,张鸿谋先生也被国家体委授予“当代中华武林百杰”光荣称号,一时被武术界传为佳话。

第三阶段,通备武学开始走向世界。在通备武学倡导者的推动下,自上世纪90年代武山传统武术、医学、书法等地方传统文化开始传向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并走出国门而传向越南、柬埔寨、俄罗斯、法国、瑞士、德国、美国、喀麦隆、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通备武学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搭建起了东西方武术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引人注目的武术文化交流的现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通备武学对武山的贡献

通备武学对武山的体育文化事业有巨大贡献。一方面,以发展通备武学为契机,将武山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培养了大量武学人才,为武山县的体育文化事业争得了荣誉。自1982年在县委、政府支持下成立县武术协会后,各乡镇也陆续成立武术分会(其中武术基础好的14个村分别成立了村武术分会),全县组织37个武术队,7个武术馆、站、点。会长张鸿谋先生及其子嗣举办了34期通备武学培训班,参加培训约8000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习武人数达8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现有业余武术队60支,个体武馆5个,向高等院校和部队等单位培养和输送武术人才1200多名。1992年在全国武术之乡评选活动中,武山县被评为西北第一个“全国武术之乡”。

另一方面,通备武学还丰富了武山人民的文化生活,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手段,延续了武山的尚武传统。在张鸿谋先生任会长期间,为了活跃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对通备武学的认识,每年利用春节组织全县性武术表演及赛事(1985~1989年)。县武术表演队承担运动员、宣传队和播种机各种角色,从东到西由洛门、滩歌、四门、城关、鸳鸯到马力巡回表演。每到一地,群众自发地等在村口,邀请运动员到他们家吃饭住宿。每一场演出,都吸引三四万群众现场观摩,表演结束后又吸收不少当地武术爱好者随队前行。连续八年的巡回演出,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群众性习武热潮,极大地丰富了武山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通备武学在武山县的传承

在通备武学传承过程中,传承人既是传的载体,又是承的受体。如果没有众多通备武学传承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就不能延续至今,所以“传承人”既是循环发展的活载体,又是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4]武山作为通备武学的主要传承地之一,从1968年张鸿谋先生将通备武学引入武山后,培养了数代优秀的通备武学接班人,发展至今形成了师承较为清晰的三代通备武学传承体系。第一代:张鸿谋,第二代:黄添、顾宝太、令树林、张飞鹏、周录应、张飞虎、邓宝、汪明科、张飞豹、任世昌、杨孟子、张建明、杨忠兰、谢飞、薛战宏、康淑媛。第三代:张震、王刚、康玉龙、晋云龙、张金鹏、刘亚军、张雷、张含亮、李天喜、杨明。其中代表性传承人有以下七人:

张鸿谋,男,76岁,甘肃武山人,中华武林百杰,首批国务院津贴享受者。张鸿谋先生1961年在兰州医学院求学期间,幸识了中国通备武学宗师马凤图及其儿子马氏四杰(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马明达),开始正式步入通备武学之门。1968年他在天水兰坑体育场亮相了通备翻子拳后,引起了天水市各界武术爱好者对通备武学的学习兴趣。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子孙和培养学生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在担任武山县武术协会会长期间,致力于把武山县成功打造成为“全国武术之乡”。上世纪90年代后,他20余次带领儿女出国讲学或参加国际比赛,把通备武学的传播到国际上。先生把通备武学思想和功法作为他最重要的事业,成为名符其实的通备武学倡导者,为通备武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飞鹏,男,50岁,1996年破格为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现为兰州城市学院教授,甘肃省武协副主席,法国武术总会名誉主席等社会职务。他自幼随父亲张鸿谋习练通备武学,又曾分别受到马氏四杰的指点。他曾十余次被法国总统卫队、俄罗斯警察厅、俄罗斯国立体育学院、法国理工大学等单位邀请讲授通备武学文化,其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武艺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和爱戴,为通备武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添,男,84岁,原武山县武协副主席、武山县公安局长(1972~1988)。他精通多种地方拳,上世纪70年代初期跟随张鸿谋习练通备武学拳械,并利用业余时间传承和发展通备武学,在几十年的公安生涯中,为通备武学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飞虎,男,43岁,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副教授,法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甘肃省武协副主席,甘肃省十大教学名师,我国著名警训教官。他自幼随父亲张鸿谋先生习练通备武学,工作后曾训练出了上万名优秀人民警察,并培养出了甘肃省第一支女子特警队。2009年他与兄长联袂创作的《中国警察擒敌制胜技术》、《通备擒敌拳》专著被公安部评为优秀警训教材,成功地把通备武学的理念和技术移植到公安第一线,为提高广大干警素质提供了可靠地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政法公安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顾宝太,男,71岁,武山县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他上世纪80代初期跟随张鸿谋先生习练通备武学,多次代表武山县参加省、全国、国际武术比赛,荣获26枚奖牌,为通备武学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令树林,男,61岁,农民武术家,现任武山武术协会副主席,武山通备武学基地总教练;上世纪70年代末跟随张鸿谋习练通备武学,曾多次代表武山县参加国际、全国、省、市武术比赛,38次荣获棍术、通备大刀、通备八极拳的冠军,为通备武学在武山的普及和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周录应,男,58岁,武山县城关镇人。幼年跟随武术家杜新正习练传统武术,24岁时拜在张鸿谋先生门下,学习通备武学,农闲之际在农村传播通备武学,多次组织城关镇通备武学交流活动,受到乡亲们的爱戴和尊敬;近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全国省武术竞赛活动,取得骄人成绩,为通备武学在农村的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上这几位代表性传承人都掌握着内容比较丰富、原汁原味的通备武学功法和套路,尤其是年近80岁的张鸿谋先生所掌握的通备武学功法技艺最为全面。

二、通备武学在武山县传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多年来,通备武学在武山武术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武山的武术文化事业却跌入低谷,其表现分别是:通备武学传承后继乏人,武学绝技面临失传,通备武学文化逐渐不受重视,通备武学赛事逐渐减少,支持武学活动的硬件设施不足等。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

(一)从内部原因来看,通备武学出现了传承人断代和传承观念保守的问题

首先,传承人在传承祖国优秀武学文化遗产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通备武学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武术之乡发展延续到现在,这与有思想、有责任心和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前辈传承人密不可分。但目前,随着通备武学前辈的年龄不断增大,在当地难觅合适的传承人;另一方面,得到通备武学真传的年轻人多外出工作或求学,这使得武山当地的通备武学传承后继乏人。

其次,陈旧的武术传承理念和传承形式阻碍了通备武学的传承发展。和其他武学流派一样,通备武学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传统陈旧观念的影响。通备武学的主要传承渠道是以师徒传承为主,大多数老一辈的拳师把套路传授给徒弟,却不向他们讲解武学的技击精华,这使得通备武术套路日趋形式化。师傅对学生武德教育抓的紧,武术独门秘诀却相对保守。加之习武学生多为80、90后青年,学习与工作压力大,很少有人下功夫去钻研习练通备武学。诸多因素使得通备武学的一些功法与绝技面临失传的危机。再者通备武学不仅武术门类繁多,还贯通了戚继光兼而习之的武学思想以及颜李学派文武兼备理论,而年轻人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传统武学文化不够重视。

再者,保守而森严的门户之见也阻碍了通备武学的发展。在武山流传各种武术流派,它们共同为武山的武术运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地域和门户的限制,各武术流派之间缺乏交流,呈现出“孤芳自赏”的局面。这使武山武术受到地域和门户限制,较少相互借鉴和创新发展。

(二)就外部原因来看,通备武学的传承缺乏必要的文化政策支持和价值引导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发展市场经济和招商引资上,相对忽视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没有把通备武学纳入到振兴地方文化产业的高度予以重视和支持。由于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匮乏,场地等硬件设施破坏严重,使得通备武学在武山的发展较为缓慢。武山已十多年没有大型武术赛事,武术活动逐渐减少。走进武山,人们很难感受到武山曾经是赫赫有名的“全国武术之乡”。仅仅在每年春节期间,由兰州通备武学发展研究会组织的“送武学文化下乡”活动在武山按期举行,才使成千上万的观众重享通备武学盛宴。很多武山当地人表示,每年都翘首期盼春节的到来,好看到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缺乏理性价值观的引导,各种商业化因素日趋侵蚀传统的武学文化。各种外来体育文化,比如跆拳道、街舞和其他时尚运动通过商业宣传而获得市场,人们疏远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合理健身方式的通备武学。中小学生在业余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跳街舞;老年人不是打牌就是跳扇子舞;青年人多迷恋于时尚的跆拳道运动。人们对于体育文化的自由选择有其时代性,但是这种选择大多不是因为成熟和理性的文化思考而做出的选择,而是被动地被商业宣传所引导,其背后是经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一种时尚运动文化的假象。相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通备武学则不易为人们所认知。

三、通备武学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通备武学作为一种曾经辉煌的武术和文化,对于增强地方文化凝聚力,促进地方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使通备武学文化顺应经济发展历史潮流,步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正轨,展现昔日的风采,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转变保守的传承观念

在封建宗法制度的社会中,传统武术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传承,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传承,二是无血缘关系的师徒传承。学习者若要获得武学“真传”,不仅要经历拜师求艺、登堂入室的艰苦过程,还要在道德和天赋上具备超常资质。[5]学习者经过一系列的考验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入室传承人。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在培养真正的精英传承人方面有其合理性,因为一者人性都有弱点,若是得来太轻易,不会珍惜所获;三者,古之师者不轻易传授诀窍的原因常常是想让学习者有所自悟,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者必先经历艰辛的摸索,在关键处一经师者点拨,方能豁然开朗,体会深刻。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其弊端,一方面是某些师傅容易将自己的私心带入传承中,以为自己得来的不能轻易传授,怕学者超过自己;另一方面当学习者较少时,若不及时把所学传给后人,那么此拳种将会面临失传与灭亡。目前通备武学在武山的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亟待转变保守的传承观念。

(二)因材施教,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为培养精英积聚人才土壤

通备武学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人群,因此要将通备武学不同的功法理念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如对老年人传授通备养生健体功法,对青年人多传授技击攻防之术,少年儿童主要以培养武术兴趣为主。但无论武术形式的变化和量度的多少,都要把通备武学的理论精髓与技击内涵呈现出来。通备武学要以中小学生为主要传承主体,让他们认同通备武学的理念和技术,增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先普及了通备武学,具备了文化背景和人才土壤,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精英武学人才,将这一享誉世界的传统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三)制定通备武学品位制考评制度,改进传承的方法和手段

品位制是通备武学衡量习武者道德技术水平的一个定量和定性的常规制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每个级别三个等次,从九品到一品依次向上递增。[6]通备武学体系博大精深,没有一个等级标准的确立,道德涵养高低、功夫深浅就不能正确定位,对习练者也就没有启发性和激励性。有比较才有压力和动力,品位制的考评机制能有效地激发青少年习练通备武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应组织资深专家,根据不断变化的武术发展趋势,革新传授内容、方法和手段,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编写品位制教材,力求实用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每年定期考核,按时颁发证书,使通备武学习练者有追求的目标,并且明白升级的含义、荣誉和相关义务。

(四)加强武术协会和政府的沟通,发扬通备武学的文化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和信念的时候,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文化实力的这两个方面分别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得到体现。文化如果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时,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当它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时候,又是一种文化产业。在文化多元化和商业味遍布的今天,传承和发展优秀武学文化,需要武协和政府的双向作用。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给予人们正确的价值导向宣传,为通备武学的发展提供文化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要看到文化能够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实益,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同时,武术协会也应根据武学文化不断变化的形势,与县委、政府领导保持联系和沟通,争取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武术协会还应多邀请甘肃省内外的专家、学者来武山定期组织通备武学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城镇武学文化氛围,让更多的群体能体会、品味到通备武学的博大精深的功法和意蕴深长的文化理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还要改变传统武术教育的单一教学模式,让更多的青少年和群众从学习通备武学理念与功法中感悟人生与社会、磨练意志、平衡身心、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另外,通备武学的传承发展应该走出县界,使其成为武山县与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将通备武学打造成武山文化“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四、结 语

在“十八大”建设文化强国和甘肃省打造文化大省的战略思想下,通备武学作为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理应得到合理的传承和保护。通备武学作为武山县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还需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在政策、资金、场地、设施、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以使通备武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强健身心、活跃社会文化生活和创造经济效益的价值。对于通备武学的传承人而言,应继续挖掘、整理、创新通备武学功法和理念,培养更多的优秀后学。唯有这样,武山“全国武术之乡”的美名才会扬名世界。

[1]马明达.说剑丛稿[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11.

[2]张飞虎,等.透视甘肃地方传统文化品牌——兼论通备武学发展演变轨迹[J].搏击,2010,(3).

[3]蔡智忠,等.天水武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5.

[4]白玉爽,等.建立民间文化传承人档案,传承祖国文化遗产[J].中国档案,2005,(11).

[5]薛宇,等.论中国传统武术的科学传承与发展[J].搏击,2011,(8).

[6]张山,等.中国武术段位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3.

猜你喜欢

武山武山县武学
林业造林方法在武山县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怀瑾武学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车过武山
我的家乡在武山
高海拔干旱山区果树建园技术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奇葩姐妹换夫记
鬼惩
厉鬼报仇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