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与改善

2013-02-15

探索 2013年2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公平正义民生

杨 露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近年来,民生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要求:“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随后,温家宝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办的春节团拜会上也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写进重要章节,把民生问题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使用“民生篇”并强调:“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赋予民生丰富、实在的内容,而且在其他篇章中也处处透露出以保障与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乃至今后几十年中国都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民生基本问题和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民生诉求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书中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之说,意指老百姓的生活如何在于其勤劳与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的含义越发丰富。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民生”作了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界定,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人们生产、生活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关乎民生的某一个层面着眼的[1]。在现实的关于民生的语境当中,乃至现实的民生实践活动中,人们平时所惯用的民生概念,一般来说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民生基本问题就是指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紧密相联的问题,其基本内容就是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就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有研究者把民生的基本问题划分为三个层次[2]:第一个是生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统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第二个是发展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就业创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就业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等;第三个是生存质量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成员免费享有较高质量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尊重和保护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主要针对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加以保障和改善,解决的是绝大多数人的衣食之忧,属基本物质生活层面或生存保障层面。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与发展,共同贫穷已经成为历史,初级民生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而现阶段我国的民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步变化,其内涵也在不断升级,既有物质保障层面,更关注发展和生存质量层面。我国现阶段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民生升级版时代,而且是全方面升级版的民生新时代,重要标志便是人民对生活有了更全面的、更高层次的新追求,并集中表现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合理分享财富、稳定安全预期、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公平良好的教育、有质量的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完全的社会保障网、发达的公共服务、健康的生活环境、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乃至民主的政治、文明的法制、个人的尊严与体面,都日益成为城乡人民的普遍追求,进而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考虑的重大民生问题[3]。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民生改善的多样化需求

(一)坚持发展是改善民生的硬道理

发展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只有发展,才能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所以,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把发展当作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则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发展定义为第一要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民生的巨大改善,都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9.8%,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9万亿元,跃居世界第2位。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到了10%,城市化率达到50%,但我国的人均GDP刚超过400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94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着眼于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其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条件。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前提条件,也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实现科学发展。

其二,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巩固改善民生的政治基础。改善民生,说到底就是要切实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权益。发展民主政治是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利益结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和利益保障机制。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其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牢改善民生的文化基础。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也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以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第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第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其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丰富改善民生的路径选择。社会事业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的社会服务和活动。社会事业发展与改善民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当前,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针对我国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其五,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民生存的环境质量,扩展改善民生的外延和内涵。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一方面,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学的制度保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总目标,改善民生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关注并努力探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P123)这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其重要主题,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P118)。马克思还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把个体和社会有机统一起来,才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改善民生的最终目标,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人民群众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尺。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中国经济保持着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贫富差距也以惊人的速度扩大。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504,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6]。财富分配格局的失衡,带来了贫富差距、劳资冲突、民工与市民利益分歧以及垄断与非垄断、管理层与劳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体制内外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放大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与群体差距。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正在产生极为严重的不良效应[7]。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体现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和机制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紧迫感不足、动作迟缓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努力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坚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从而避免只有少数人受益的“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形。如此,才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首先,公平正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开始更多地注重心理感受,人的尊严问题便凸显出来,公平正义是涉及人的尊严的核心问题,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会导致社会部分群体的尊严受损。其次,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P37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为我党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理论指导。党将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以民为本、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和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的成果的决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奋斗目标。再次,公平正义也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公众的参与意识觉醒,权利意识增强。在利益结构失衡、公平正义短缺的条件下,仅靠经济的增长不可能赢得人民的信任,要赢得人民的信任,必须维护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必须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民生建设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四、重视统筹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与制度建设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抓紧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完善长效机制,发挥长效作用。近年来,地方对民生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但在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方面却普遍缺乏统筹考虑,制度之间、政策之间的分割,不仅影响了实施效果,而且还制造了一些新的矛盾。因此,有必要从战略高度上对整个民生事业加以统筹考虑,并立足于综合效果的提升,从相互协调的角度在国家层面上对与民生相关的各种制度安排进行顶层设计,努力推进与民生相关的制度体系尤其是基本制度安排走向定型。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性安排。建立公民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事务的机会均等化机制,通过公民在公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参与,不仅可以培养公民的决策“所有权”意识,而且也增加了决策执行成功的可能性[9]。其次,完善就业和收入分配更加公平的制度性安排。要深化就业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重点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再次,完善反映和维护公民利益的制度性安排。重视倾听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创造宽松的民意表达环境,给人们充分表达的权利。最后,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性安排[10]。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改革逐步理顺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防止政府集权、越权和腐败,努力建设民生型、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学位论文,2011.

[2]杨军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的河南民生统筹协调机制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3).

[3][7]郑功成.国家发展的核心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J].行政管理改革,201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董全瑞.中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与反思[J].中州学刊,2012,(1).

[8]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周晨虹.农村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农民参与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0).

[10]卢继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民生问题与改善[J].理论学刊,2012,(1).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公平正义民生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