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理念助推连云港新能源产业发展
2013-02-15朱鹏程
朱鹏程
(连云港市统计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的时代背景下,连云港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城市,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已经步入加速阶段,对能源消耗的需求不断增强,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趋凸显。因此优先发展新能源,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转型,是连云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绿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共建山清水秀美丽港城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
1.新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新能源产业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切入口和突破口。伴随着各国政府对低碳产业发展的优惠和扶植政策的实施,太阳能光伏产业、绿色照明产业、生物质能技术、核电和风力发电产业将得到更快发展。与传统产业不同的是,这些新能源产业着眼于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这些新能源产业为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2.新能源产业具有低碳特征及节能减排的潜力。新能源产业具有清洁低碳无碳、资源极其丰富的特征,不仅包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包括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与新能源有关的产品和服务。不论是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看,新能源产业都是推进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能从根本上带动能源的低碳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通过科技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的功能,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增加经济效益和产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建立低碳发展、低成本发展、低代价发展的产业。
3.新能源产业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和先导性。新能源产业的崛起能引起电力、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讯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并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通过三个方面直接拉动其他产业发展,一是拉动新能源上游产业如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多晶硅深加工等一系列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发展;二是促进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一系列输送与用能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三是促进节能建筑和带有光伏发电建筑的发展。低碳能源通过带动其他低碳产业发展,能有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二、常规能源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工业经济发展的能源依存度不断提高。连云港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耗的增加,不仅高耗能行业能耗总量在扩大,就是一些非高耗能行业,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消耗总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2年,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部规模工业能耗的比重达到86.5%,而产值仅占48.7%,能耗比重相对于产值比重仍然偏高,由此可见,连云港市经济发展仍然是以高耗能为代价,这种现状有悖绿色低碳经济理念,无法满足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2.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连云港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国际、国内发展经验表明,这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资源和环境压力迅速上升时期。目前全市节能减排的主要依托点一是技术改造层面,主要体现在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推广先进设备、组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淘汰和关闭落后工艺和设备等方面;二是管理节能层面;三是公共领域节能方面。继续深化这些方面的节能机制空间已经很小,而结构节能尚未发挥应有作用,开发空间很大。连云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上升期,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全市利用港口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新兴临港产业,工业经济进入临港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重型化必然会导致常规能源需求量的加大,给全市资源环境和节能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承载压力加大。随着连云港市经济结构重型化发展,在能源消费中长期过度依赖煤炭,而且由于钢铁、石化和火力发电等大型企业发展造成煤炭和石油消费的比重还在不断扩大。2012年,连云港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消费量达到664.0万吨,石油为220.5万吨,仅这两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0.9%。尽管近年来全市核电、生物质发电、风电和太阳能等其他清洁能源也有所发展,但未从根本上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和石油等常规能源消费比重过大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较为粗放的形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包括开采能源过程中造成的地面塌陷、矿井酸性水和洗煤厂废水污染、煤矸石自燃与煤炭燃烧利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等,是造成城市大气、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环境恶化的压力既制约着能源工业的发展也影响全市经济的发展。
常规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使连云港对新能源的要求更为迫切。如果不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无论是能源供应水平,还是节能减排压力,都可能超出承受底线,因地制宜制定连云港新能源战略和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连云港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现状分析
连云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从宏观方面看,首先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开发利用清洁优质新能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次国家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并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至45%”,给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契机。最后新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连云港市情况看,虽然全市能源消耗总量不大,但是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可持续承载能力的矛盾非常突出,在资源环境硬性约束、新能源技术进步加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况下,转变发展方式和耗能方式的任务非常艰巨。从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看,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
根据《江苏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法》,连云港市结合自然地理等条件,以及全市跨越发展战略定位,不断加大新能源建设力度。2012年面对美国终裁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企业在危机中主动作为、克难求进,全年完成产值338.5亿元,与2011年基本持平,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正逐渐摆脱危机的影响走上正轨。
1.核能发电项目。国家在“九五”开始建设田湾核电站,按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1号、2号机组2007年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3号机组在2012年12月开工建设,4号机组也将在今年10月开始动工,每台机组建设周期均为5年。据了解,目前5、6号机组已经获得国家许可开始进入筹备阶段。
按照国家核电发展规划,田湾核电站将最终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同时,连云港市还加紧筹建抽水蓄能调峰电厂的有关研究,并积极向上级申报,力争与核电二期工程同步实施、配套建设。
2.风力发电项目。目前,江苏沿海风电工程被国家确定为重点风电工程。该工程遵循“统筹规划、示范先行”的原则,实行“陆地-潮间带-海上”梯次开发,最终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装机规模,堪称“海上三峡”。江苏陆上风资源目前已经基本开发饱和,未来风力发电规划都集中在海上,海上风力发电项目主要在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布局。2012年江苏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海上风电已经建成13万千瓦,在全国海上风力发电建成规模中最大。
连云港市陆上风电场规划两处,南区灌西盐场——燕尾港一线沿海滩涂及湿地,一期10万千瓦项目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由华电集团和中能联合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并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北区赣榆县一线海堤外侧区域,可建规模10万千瓦。目前,测风工作已完毕,正在编制项目可行报告,争取“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海上风电场规划在赣榆县秦山岛附近水深-5米~-15米区域建设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在灌云县开山岛附近水深-5米~-15米区域建设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正在两处区域开展前期测风工作。
3.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连云港市目前已有多处生物质能利用项目,在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四县各建有一处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11.4万千瓦,年可利用秸秆类农田废弃物约90万吨。经济技术开发区垃圾焚烧热电项目已经建成投产,装机规模1.8万千瓦,目前可日处理垃圾900吨。此外东海县顺泰酒精厂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也已经建成投产。
4.太阳能利用。连云港市太阳能光热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现已形成较好的技术与产业基础。目前已有太阳雨、苏阳、响亮、利民、三金等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其中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实现产值23.4亿元,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来看都属于龙头企业,目前连云港市的光热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全市光伏产业由于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2012年完成产值65.8亿元,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市内两家较大的光伏企业,2012年完成产值54.0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18.2%。为了提振光伏产业发展,2012年国家开始实施光伏发电新政,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市产业的发展。借着新政的东风,连云港神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供电公司签订合同,双方进一步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供电公司为连云港神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全面优质服务。该公司是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光伏产业连云港基地,依托于母公司和上海航天的技术背景,力求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百年企业。一期产能5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组件于2012年4月份投产运营,二期将于年底投运,产能将达到100万千瓦。该项目总投资16.9亿元,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年发电1000万度。
连云港光伏产业有望借助新政企稳回升,目前困扰港城光伏产业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库存积压,新政出台首先获利的将是光伏发电终端企业,而连云港光伏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因此回暖速度可能会慢于其他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连云港光伏产业布局应该从暴利增长的上游产品向技术为王的产业关键环节类产品转移,用技术优势取代成本优势,从而确保全市光伏产业发展的稳定。
5.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美国AA集团决定在连云港市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园区设立连云港汉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创新,以太阳能、风能发电机组制造、电动车辆、和云端设备等核心技术为中心,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完全达产后,可形成年产15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整车的产能,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过6400亿元,新增就业10万人,职工人均年收入超10万元。
连云港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优势,通过亚欧大陆桥,可以把产品输往欧洲,凭借深水大港,产品可以到达北美,未来连云港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中心、集散中心和分配中心,将成为石墨新材料供应基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制造基地。该项目落户港城,将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壮大升级提供新的机遇。
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建议
依据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及连云港实际情况,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必须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扶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契机,抓住新一轮产业调整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施规划带动、园区集聚、项目拉动、科技推动、政策驱动的战术举措,多方位推动新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
1.抢抓机遇,摸准最新产业政策。连云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已成为江苏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开发战略的主要承担者,国内外市场要素合理衔接的战略要点,在江苏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在气候问题上面临巨大压力,中央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的大国责任,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足用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使新能源产业实现大规模生产,提其高竞争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2.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连云港要借此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当前形势,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所以,连云港要在本市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将新能源产业与民生需要、港口建设、工业布局等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新能源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突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留足产业发展空间。同时,要对新能源的关联产业做好深入的研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不断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技术研发等,拓展产业空间,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强化政策引导,针对新能源生产、新能源设备制造及配套材料等,建立投资、价格、税收、补贴、加速折旧等方面的经济激励政策,促进现有新能源类企业做大做强;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能源设备生产制造企业,加强与院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延伸、完善和壮大新能源产业链;出台有关专门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民间企业集团加盟新能源生产和建设,加快引进新能源基地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抓紧做好有关人才储备,为形成新能源生产基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