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策略探讨*

2013-02-15张秋月范晓琪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研究性信息技术

王 淼,张秋月,范晓琪

(1.通化师范学院 物理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2.东北师范大学;3.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用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伴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托手段.深入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策略是拓展和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1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1.1 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网络技术将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的检索功能,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此外,信息技术提供的虚拟化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技术支持[2].

1.2 为研究过程中的交流合作提供广阔的时空

网络技术为学生的研讨交流及教师的监控指导提供了多种便捷的通讯交流方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均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协作.通过网络还可以与广泛的社会人力资源(如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学者、热心的社会人士)建立联系,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信息素养

因特网中的知识库、资源库采用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进行组织,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3].同时,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搜索、分析、评价、加工与利用,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2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2.1 主题情境创设策略

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生独立自主性学习为主,以协作学习和教师指导为辅,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4].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巧妙设计学习主题,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通过感官刺激,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形成感性认识;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向学生列举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典型的、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例,使学生全面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在开展教学前,对学习予以细致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形成理性认识,在不排斥和不疑问的前提下逐步展开研究性学习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设计一个有趣的、可操作的主题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设计思路和精湛的设计能力,否则在设计上很可能会出现单一化、形式化和人工化等现象,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情景化体验,无法真正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设计好主题及场景.所选课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问题可问,要适当超出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使学生需要“使劲跳起来才能碰到树上的桃子”.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超越学习者的知识能力,要让学习者能够驾驭[5].教师应注意研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对解决所有的教学都有积极的作用,即只有适合此项选择的主题,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角色扮演与职能定位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途径,研究方案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主体参与的过程[6].教师要设法创建积极的主体参与形式,其中通过角色扮演的主体参与形式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可分别创设三种不同的角色扮演形式:师生角色扮演、情境角色扮演以及职能定位扮演.

师生角色扮演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指导教师和学员,学员模拟解答问题,而指导者负责检查问题的答案和结果.当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时,指导者协助解决,这种角色扮演在学习的进程中可以互换.让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目的是让其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和责任心,提高学习的参与度.情境角色扮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角色扮演方式.情境角色扮演要求若干名学生,按照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分别扮演其中的真实角色,以便营造一种虚拟现实的氛围,便于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和理解学习内容.比如,在学习与法律有关的课题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检察官、陪审团成员、证人、被告方、原告方等各个角色.职能定位扮演是类似选举学生管理干部的一种定位角色扮演.需要教师选定部分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如: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具体执行者、秘书、联络员、技术人员、汇报者等等.职能定位扮演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性格、人数、是否具有才能等都对学习活动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挑选具有何种智能特点和性格差异的学生,部署他们担任哪些职责的工作都需要教师进行全面仔细的考量.

2.3 网络型电子档案协助管理策略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周期长的特点,突破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安全性,可利用网络档案袋管理,帮助教师监控、指导、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提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效率.电子档案袋能够客观记录和展现学生个人的成长、学习、业绩、个性和能力等各个方面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电子档案对学生的学业规划、学习成果传播、日常学习时间和计划、学业评价与鉴定有很大的支持作用.此外,电子档案还具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反思,电子档案可以作为个人反思的有效工具,它的用途不再局限于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而是被人们日益看成是学生反思学习结果的一种手段.

由于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监控学生在学习活动进程中的状态和表现.活动前帮助学生周密的设计活动计划;活动中教师及时给予咨询和点拨,清楚掌握研究进程;活动后进行及时的、建议性的总结评价.利用网络建立研究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各类网络型档案袋或电子学档,可以简化复杂低层的工作,高效地、科学地管理师生活动.档案袋可分为学生学习档案袋、教师指导档案袋、课题档案袋,将学习者、辅导者、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一一归档记录,便于过程性学习评价与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记录自己的活动情况,写研究日记,包括人员的分工、查阅和收集的信息资料、遇到的问题、教师的指导、每一次的任务及完成情况、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可以说,构建基于网络的电子档案袋,实现跨班级、跨年级甚至跨学校的学生档案管理,为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安全、开放的学习管理平台.

2.4 全程性多元评价策略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大多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任务和问题,因此评价要基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现实表现,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适度结合总结性评价,注重评价的全程性和反馈性.评价必须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技能,一般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合作交流的能力等[7].在研究过程中,要随时随地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以便随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在阶段研究成果形成时和研究活动结束后应进行总结性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接受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总结与反思,充分挖掘隐含在学习过程中的无形成果,如团队协作能力、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积极学习的态度等,这些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价值同等重要.评价要以激励为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多做纵向比较,少做横向比较,避免挫折感.

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应与教师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如量规表、学习契约等,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使用评价标准进行经常性的、全方面的自评,不断校准自己的学习方向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角度要多元化,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研究成果发布、课题研究的各种资源和各种研究记录的成果文件夹等.评价方法应采用、量规、范例展示、评定包、概念地图、绩效评估、激励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学生也可将研究成果上传至网络,面向全社会发布,接受开放式的评价.

3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 教学不能流于外在形式,应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真正作用

避免受“分数至上”的思想的桎梏,忽视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的应有价值,只关注信息技术的外在效应,把开展研究性学习看成是一种扩大学校名誉的工具和途径,把大量时间花在网络对外展示上,对学生的实际研究过程缺乏支持、监控和指导,使研究性学习最终成为一种形式,很难保证教学实施的质量.

3.2 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信息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角色的多元化体现,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信息资源的设计者与管理者.教师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懂得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保证研究过程的质量,当好学习的导航员.同时,由于研究的课题往往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所以要加强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自身职能和素质的发展.

3.3 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应从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等四个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技术展现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填鸭式”的灌输学习转为自我要求的学习,从接受知识、复制知识转为操作知识、创造知识,从呆板机械性的学习转为实践体验性学习,从固有体系的学习转为贴近生活主题的学习.

3.4 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研究性学习不是让学生无止境地接受固化的旧的事物,而是新的问题不断地被发现、不断地得到解决的过程.在建设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物质资源建设也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积极引导生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师生之间要多沟通,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之间也应互相学习,主动向有关专家咨询专业化的知识,吸取他人好的教学经验,以优化自己的教学.学校也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为日后的教学活动服务.

4 结束语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其本质是把教育的过程由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优越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其提供良好的实施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一定会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其巨大作用,达到促进学习、优化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基[2001]6号.《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S].2001.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陈莉.信息技术支持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03).

[5]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叶海智.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研究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角色扮演游戏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