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特征及优化策略

2013-02-15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图书馆建设 2013年2期
关键词:公众图书馆空间

王 晴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图书馆是人际交流和资源汇集的重要空间之一,一直以来,人们只注重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物理意义,而忽视了它的社会学内涵。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图书馆的文化公共空间职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利用,随着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更新的文化政策的交叉影响,图书馆的传统职能已经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它所能够发挥的空间逐渐被压缩,社会认同度和资源利用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图书馆在社会文化服务中所体现的价值底蕴。人们在阐释图书馆核心价值时,容易遗漏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所具有的核心价值。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分析和梳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研究现代图书馆理念是必要的,同时对于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也具有现实意义。

1 图书馆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1.1 内涵相容性

公共空间是一个相对于私人空间的概念,它由私人空间延伸而来,并逐渐成为与公共权力相对立的一个独特领域。作为社会环境中参与人类文化活动的主体之一,图书馆就是以其“公共性”和“公益性”的本质属性而服务于公众,公共空间的发展和图书馆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在内涵上具有相容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两者都以促进文化交流、服务公众为己任,各种信息流在公共空间汇集,呈现出多元化但又保留了独立性,这种意义上的空间,是开放式的自由空间,是人们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场所,是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压力的“第三空间”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成长、演变并通过自我完善以适应新的公众需求的“场域”②;②两者都具有正的外部性,不仅能对社会各类群体进行观念启发和行为重塑,还能够催生出思维活跃、见多识广的知识群体,并影响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诸多行为,具有专业的业务素养和深厚的学术知识,打破了体制的限制和立场的差异,为公共空间内的其他群体提供标杆和示范作用;③两者都以传播信息和知识为基本形式,在人们对外交往、获取不同类型的知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抓住”那些已经被社会化、公共化的显性知识,既有客观实在的文物、文献及历史古迹等,也有数字化资源。

1.2 形式特殊性

图书馆是公共空间具有显著不可替代性的重要形式之一,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承担了公共空间的永恒意义和价值,二是图书馆与其他公共空间形式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1]。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5点分解:①公共空间的社会记忆功能塑造了人们进入公共空间的“永恒的可能性”。所谓社会记忆,是包含了与社会群体有关的过去的秩序、经验及信息、资源等各类形式的合法化的现实形象,图书馆作为保存这些记忆的专门机构,发展至今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并向着法制化的方向迈进,通俗地讲,图书馆如同衣袋一样,装载着所有者的各类“宝贝”。②现代图书馆的本质就是在平等自由的原则下,以存储、开发和利用为发展目标的社会服务主体。在公共空间里,图书馆是信息集成化、资源多元化最发达和最丰富的形式,并且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层面的立法保护和社会公众的精神关注。③图书馆为公众提供了进行知识比较和消化的最大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已经朝着“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但作为知识自由的内核价值,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它的永恒性。④图书馆具有知识筛选和思想过滤的特殊功能,只有那些富含人类公共存续价值的理性知识才能被图书馆长期保存并传承下去,它对信息的淘汰功能也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深化的。⑤图书馆的实体性体验暗示和引导了“自我世界”无限扩大的可能性,而不再被有限的思维方式所约束,它为人们通过不断学习改变自身处境、提升个人能力和文化素养提供了现实动力。

1.3 功能相通性

文化成为在公共领域的各种机制中向公众开放的物品,成为公共领域中讨论的对象,是伴随着文化商品化的发展进程的。由于文学团体、沙龙等文化载体的兴起,使得传统文学登上了公共空间的舞台,在对国家机制的制衡中达到形成民众意见和声音的表达空间[2]。这里所讲的功能相通性是指图书馆是文化服务的主体之一,与公共空间的文化职能具有相通性,两者在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相同的路径选择。公共文化的公共涵义在于其群体性的多样化诉求,文化具有普遍的公共性。作为人类生活的第三空间,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需要通过各种空间内的实体来表现。图书馆作为典型的公共实体,承接公共文化空间的这种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弘扬民族文化,为全民服务。在讨论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时,往往注重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而忽视其潜在的文化职能。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先进的文化设施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从咖啡厅走入图书馆成为城市公民业余生活的选择。公共空间的文化引导和传播功能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关的资金投入也在加大力度,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文化设施拔地而起,诸如新式图书馆的建筑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城市的标志。③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重大推动因素之一。2005年10月以来,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公共文化建设的文件,巨大的财政支持对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的升级改造是难得的机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全国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共有2 952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据不完全统计,免费开放政策落实后,2011年3—10月,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合计为4.27亿,与2010年全年到馆人次3.28亿相比增长了30%,社会需求明显增加,公共图书馆在公众心目中的社会地位得到了逐步提高[3]。

2 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特征

2.1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伦理性

“图书馆消亡论”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在此喧嚣声中仍然出现了气势宏伟、功能先进的新馆建设高潮,加之数据库供应商开发的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的检索系统,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使得传统图书馆的功能表现相形见绌。但是图书馆没有消亡反而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这源于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所彰显出的价值理性[4],这种理性的认识从“工具性”向“文化性”转变。分布极广而又触手可及的网络在给人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公共文化空间伦理上的价值考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平等性的文化诉求得到了充分的抒发。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为公众提供均等化的知识和信息,不分种族和等级,消除压抑和不安,愉悦地汲取文化营养。②图书馆的发展是以技术立身还是以服务为本。虽然图书馆人的口号一直都以后者为主,但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是没有信息技术将不存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因此技术变革与文化供给是伦理考量的两个主要对立面。理想状态是在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赋予公众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而不再是单一地强调图书馆的政治空间职能,当然这种政治空间也必将与文化空间在相互交融中实现共生。

2.2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性

公共空间理论主要有3个思想模型,即阿伦特(H Arendt)关于公共领域(public realm)的哲学观点(1958年);自由主义者对于权力合法性的观点,如布鲁斯·阿克曼(Bruce Ackerman)认为公共领域应当受到社会权力与机制的保障(1980年);哈贝马斯(J.Habermas)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理论[5]。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公共领域的重要性。理想中的公共领域是一个不受权力约束,为公众提供思想交流、信息交换、政治社会参与的平台。这种社会性的公共文化空间至少应包含3个内容:①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而不是脱离城市的独体,它是城市公众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②公众可进入公共空间并获取相关文化资源;③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处理公共空间发生的一切事务;④公众的参与性,即不断修缮的公共空间,尤其是文化空间需要多方参与和共同维护。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所具有的社会性价值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公众知情权利。自由交往和公开表达意见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具有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应该是公众积极参与的“真正的公共领域”而不是形式上的摆设,图书馆(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布的网点,应该充分认识到积极维护公共文化空间基本属性的重要性。②促进社会和谐,形成包容的社会氛围。公共空间(一般可以界定为公共领域)以维护和批判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为价值取向,作为重要的信息中心和资源配置机构——图书馆,对形成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与价值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③发挥好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消除信息贫困,缩小数字鸿沟,减小信息贫富差距,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④文化具有引导社会群体行为的潜在价值,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之一,积极发现、探索、开发有社会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尤其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社会,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扰乱了公众的部分正常价值审美,错误的、伪装的信息容易误导公众,图书馆作为社会性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担此重任是现实的选择。

2.3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人文性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公共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也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渐向其人文性靠拢的,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表现出的人文性主要有以下内涵:①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的变革中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不断融合,利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及可行的制度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是科学性的充分表现,对公众的文化需要提供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②人文性附加在公共产品上,图书馆在参与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向用户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应附加“读者至上”的人文理念。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行为层,反映的是由理念层所支持的外部行为表现[7]。③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对外服务过程中,有3点内容,一是部门间的协同工作,避免“各自为政”,这既有益于员工的相处,也有助于简化用户入馆接受服务的手续。二是不同类型用户的针对性服务,如针对残疾人的保障服务,针对儿童的关爱服务,针对成年人的娱乐服务等。三是空间环境的人文性。设计一个布局合理的服务空间是图书馆人文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④文化建设和文化积累是图书馆人文性的品质依据,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馆员的文化修养,二是图书馆的文化底蕴。⑤加强素质教育与文化传播是图书馆的人文性价值的输出形式,主要有讲座、讲演、现场咨询、文化欣赏、影视评介等。此外,在信息公开的环境下,图书馆作为政府联系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应设置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政府信息公开的文件、档案及各类资料,如政府公报、通知、指示,在各类大型会议期间,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新闻,引导社会舆论,这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出路。

3 优化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策略选择

3.1 提升设计理念,优化空间布局。

城市规划的调整和文化工程建设的推进,以及人们的需求多样化都对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提出了更新更实际的要求。图书馆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表现,更代表了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文化品格,彰显了城市的人文底蕴。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空间中,图书馆是人们寻求思想交流和缓解压力的良好去处;作为典型的公共建筑,图书馆是满足不同群体的社会化行为场所之一,它的设计理念应该建立在符合公共需求的基本要求之上,体现出“以人为本”和“自由开放”的现代公共空间设计要求。

在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中,图书馆的设计要素和空间布局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8]:①以视觉和美学的双重标准来构筑图书馆的外围环境和内部结构,把握好光线、材质和色调的协调统一。控制好不同光线的亮度和光照的强度,以此烘托出适应本馆的光环境;材质的选择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顾及用户心理,不同的房间和角落需要不同的材料,有的亲切、自然,有的温暖、柔和;色调的选择要把握好审美的感受和意境的创造。②从单一的空间划分向多层次的空间融合渗透,通过交错覆盖、穿插异构、重叠堆积等表现手法,营造出充满视觉变化的丰富有序的内部环境,尤其要给人以大气、舒畅和开放的心理感受,绝对要避免出现狭隘的走道和尖锐的转向。③尽可能地构建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内部设施,统筹协调各个职能空间。在美化馆舍的同时,注重节约节能,其中“绿色”照明设施是可以考虑的措施,即多设立小范围的光源,关掉后不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活动。④应用新技术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智能化。有两个思路,一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智能化。取书、还书的自动化操作带来的不仅是便捷,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图书馆的良好印象。二是用户管理的智能化,避免因为更换服务空间而脱离原有控制范围的管理弊端。⑤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布局应注意舒适度,主要体现在加速空气流动,尤其是人流较为集中的空间。对陈旧书籍定期整理,清除污垢。北方的图书馆采暖设备应设计在合理的位置,照顾到空间温度的均衡性。

3.2 体现民族特色,服务区域发展。

构建图书馆公共空间民族特色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信息社会,保持国家文化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是图书馆人的职责之一。大量的国外影视剧进入国内,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积极发现并利用好那些符合国情的优秀资源,如国粹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设立专门的空间,聘请专业的人才辅导相关内容。二是国内的区域化民族特色,即少数民族聚集区内的民族文化建设,令人惋惜的现实是不断地有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在信息化浪潮中濒临失传,甚至有的已经丢失。

具体来讲,构建具有民族风情的图书馆公共空间可以考虑以下策略:①充分认识图书馆在民族文化保护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将孤本和重要纸质文献数字化,以增加文献的流动性,让更多的人分享。这种意识的转变涉及的主体包括图书馆及其相关管理部门,“从上而下”的意识转变才是真正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政府的核心作用十分明显。②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没有法制保障,图书馆“各扫门前雪”的现实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的民族文化容易被经济发展的大潮掩盖、淹没。国家民委作为全国性的民族事务主管机构,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符合民族发展现实要求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相关措施的顺利实施。③建立民族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缩小区域间或民族间数字鸿沟差距的必然选择。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3点:一是资源的整合要以国家层面的行动为基本方案,二是选拔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民族图书馆人才,三是加强业务交流。

3.3 开办文化讲坛,耕耘读者园地。

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集中体现在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方面,开办文化大讲坛这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舒缓城市生活的压力,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心灵,在此过程中也极大地发挥了文化作为公众社会生活的核心因素所具有的本质职能。同时应注意到网络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图书馆变革,即网络论坛、网络空间、微博等一系列(如读者园地形式)的互动平台,更多的读者或用户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收看收听到图书馆的视频、音频,这种足不出户的文化共享模式值得推广。

在开办文化讲坛、耕耘读者园地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公益性是图书馆举办文化讲坛等交流形式的基本原则,要慎重地收取场地费、材料费等费用,尽可能地对老人、残疾人及低收入等弱势人群免除一切费用,让他们也能“自由”地享受文化大餐;②担当起文化传播的责任,深切关怀各个阶层的公众,树立起“没有围墙的学校”、“终身学校”等学习氛围,激发公众的学习热情,引导先进文化和主流意识进入公众的文化需求;③要注重文化的层次性和时效性,即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用户群体实施不同的文化引导策略,对不同领域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文化“套餐”,建立起完备的多层次文化供给形式,同时还要注意文化的时效性,即群众最关心、讨论最热烈的关乎切身利益的文化热点,并通过读者园地的形式充分挖掘网络空间的社会价值,实现文化与网络的完美结合;④善于培养和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笔者调查发现,文化讲坛品牌从国家到地区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浙江图书馆的文澜讲坛、四川图书馆的巴蜀讲坛、广西图书馆的八桂讲坛、武汉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童窗讲坛都是在不断探索中成长起来的文化品牌,对发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策略;⑤可以借助电视、广播等媒介扩大文化讲坛及读者交流空间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精心策划,创新形式,构筑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传播平台。

注 释:

①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提出,除了“第一空间”(家庭居住空间)和“第二空间”(职场)之外,还存在如酒吧、城市公园、图书馆等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公共空间。

②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Rerre Bourdieu)提出的“场域”(field)理论指出,各类知识都有属于自己的场域,通过特有的价值观和发展逻辑在约定的空间里进行公平竞争。

[1]王子舟.公共知识空间与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10-16.

[2]王晓敏.文化公共空间: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3-6.

[3]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发布十七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EB/OL].[2012-09-21].http://www.gov.cn/gzdt/2012-06/14/content_2161060.htm.

[4]肖希明.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J].图书馆论坛,2011(6):62-67.

[5]陈 竹,叶 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3):44-49,53.

[6]洪伟达.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及能力提升[J].图书馆,2011(6):20-22.

[7]蒋永福,王丽云.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J].图书馆杂志,2003(1):7-10.

[8]王 蔚.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图书馆建设,2012(1):78-82.

猜你喜欢

公众图书馆空间
公众号3月热榜
空间是什么?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创享空间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