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来文化思潮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译坛

2013-02-14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于江霞

首都外语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思潮革命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于江霞

一 引 言

就社会背景而言,20世纪30年代,无论国际国内,都是处于革命大转折的重要时刻。在国际上,社会主义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在国内,正值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激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红军进行军事上反“围剿”的同时,还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革命文化工作者进行文化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国民党则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围剿”,采取各种手段和恐怖政策,如查禁进步书刊,封闭进步书店和文化机构。然而此阶段也是与世界对话的新的文学观念和完全现代意义的新的文学思潮的繁荣时期。外来文化思潮引入中国后有了较广泛的传播与影响,中国传统文学观念、格局与形式随之打破,引发了中国文学从思想、理论及创作形式上的一系列嬗变,中外文学观念发生了冲撞与融合,中国译坛空前活跃。

二 当时中国与西方的文化特征

2.1 中国文化特征

中国此时正值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的激战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革命的形式,正如毛泽东在《新民族主义论》中指出的那样:“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①《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于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中国文化》创刊号,后更名并载于《解放》刊物。国民党进行的文化“围剿”,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恐怖政策,如查封进步书刊,封闭进步书店和文化机构。反革命文化“围剿”发展到顶点,就是对革命作家采取绑架、逮捕、暗杀和活埋等最野蛮、最残酷的迫害手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红军进行军事上反“围剿”的同时,还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革命文化工作者深入开展了文化革命,进行了文化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从“左联”成立到抗战开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左翼文学运动时期。“五四”文学革命打出了平民文学的旗帜,左翼文学运动则第一次公开地、鲜明地打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旗帜。随着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左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飞跃,翻译文学也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现代翻译文学发展的中期,即文学非常繁荣自由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文学,作为左翼文学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而发展,以广泛地翻译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直接为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革命斗争服务为特征。②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鲁迅和茅盾创办了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登载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的《译文》。在“左联”的倡导和推动下,许多革命翻译家在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和残酷镇压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从事翻译活动,开拓和扩大了翻译文艺理论和俄苏文学的领域,为我国翻译文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从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但直接指导我国的革命文学运动,而且武装了进步文学工作者的头脑,进一步提高了作家的文艺理论水平,促进了文艺理论的深入讨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得到有力的倡导和发展,更明确地规定了以大众化作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中心,自觉地揭示历史的发展趋向,表现无产阶级的理想。在创作实践上,正面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斗争,塑造了新的工农形象。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难使作家与人民有了共同的命运,加强了作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爱国主义成为文学的重大主题。同时,中国还进行了发动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和反对封建复古主义教育的斗争。

2.2 西方文化特征

30年代,无论国际国内,都是处于革命大转折的重要时期。在国际上,社会主义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力量。苏联的文艺成了世界文艺革命的先锋,一些著名作品产生了世界影响,一些国家的左翼文艺也风起云涌。从世界范围来说,30年代也是资本主义文艺向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转化发展的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已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同盟军,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在科技方面,科学和技术的许多方面在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的20年时间里获得奇迹般的发展。作为现代数学理论基础三大支柱的抽象代数、拓扑学、泛函分析,溯源于19世纪末,奠基于20世纪初,而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微观领域的物理学革命,也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突破了旧量子论的十年徘徊,建立起了真正反映微观领域物质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理论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真正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在哲学方面,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哲人们或是对这种社会情绪进行探讨,以人的生存为本,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归宿等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现象学、存在主义;或是对这种现象进行实际考察,无情批判,追求实用和合理的社会结构,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实用主义、新实在论;或是离开尘世,面对上苍,在上帝面前申诉现实的苦难,寻求公平和寄托,复古托马斯主义、黑格尔主义,提出了新托马斯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尽管黑格尔主义貌似理性,实为非理性;或是分析人的心理、潜意识和本能,以求为处于高度紧张、焦虑重重的现代人找到一个科学的、医学的解释和摆脱之路,出现了弗洛伊德主义;或是一反建构体系的传统哲学,“据斥形而上学”,把全部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和逻辑的分析活动,跳出哲学体系林立但于现实无补的哲学的纷争,提出分析哲学。①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2.3 中西文化接触的特征

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具有不平衡性。西方国家已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其文化具有较高的势能,而中国尚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因此,尽管这一时期不乏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但文化交流的主要趋向是西方文化输向中国。文化交流的主体是一大批以留学生为代表的中国新型知识分子,大大改变了前一阶段中西文化交流中传教士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民国时期的文化交流史上,活跃着一支来华讲学的学者、作家等外国知识分子队伍,他们积极传播西方现代文化,在民国时期的文化交流史上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一是传播了西方现代哲学,广泛、系统地传播了实用主义哲学、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对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界以及中国现代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二是介绍了外国文学,加强了中国文学界的友谊和交流。如萧伯纳来华时间尽管很短,但也在中国文学界掀起一股热潮,使萧伯纳戏剧翻译成为文学翻译界的兴趣所在。三是带来了西方现代自然科学,促进中外科学的交流。四是宣传了西方的现代教育理论。五是向西方世界宣传介绍了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斯诺、斯特朗、贝特兰等是美英等国的一批新闻记者,先后于抗战时期来到中国,访问了抗战前线和陕北根据地,写出了以中国革命和抗战为题材的报告文学,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宣传了中国革命和正义的抗日战争,为声援中国抗战、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三 西方现代派文化思潮对中国译坛的渗透

西方社会文化思潮的流变和趋向,对于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从文化的同时代性上来看,文化思潮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和表现。①崔月琴:《2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的主要特点》,《求是学刊》2000年第2 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向前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外国文艺理论、思潮和作品,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的翻译和介绍。从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但直接指导我国的革命文学运动,而且武装了进步文学工作者的头脑,促进了文艺理论的深入。在文化倾向上,开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和关注左翼的文艺理论和苏联文学。而当时国际上的各种新思潮、文化新潮流都渗透到中国,左翼思潮因为同当时中国特殊的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所以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左联”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标志着翻译文学的重大发展。作为当时革命文学运动和翻译文学事业的中心,“左联”译介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广泛系统地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左联”时期,翻译文艺理论书籍,约计139 种,在中国翻译史上前所未有。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也吸引着追求革命的作家和广大读者。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19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全国出版翻译文学书籍大约1700 余种,而“左联”时期翻译出版的大约就有700 余种,占百分之四十,其中苏俄文学作品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苏俄文学成了中国文学家的目标。在翻译介绍苏俄文学作品中,翻译家们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伟大奠基者高尔基的文学作品非常重视,连其理论及生平传略一并翻译介绍到中国。外国文学的大量涌入,掀起了中国近代以来又一新的译介浪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为拓展中国翻译文学的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作家-鲁迅、巴金、老舍、茅盾、郭沫若-无不受到域外文学的影响。①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3 页。域外文学的译介大潮,使文艺期刊蓬勃发展,如《新月》、《语丝》、《译文》等。②同上,第135 页。其中,《译文》、《世界文学》等刊载的文学译作在数量上和专题上堪称代表,产生相当的社会影响,成为引入外国文学的中坚。正如鲁迅所讲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一些年青的文化人,积极响应当时世界上兴起的现代主义的思潮,如像刘呐鸥、戴望舒、施蛰存、杜衡、穆时英等一批人,他们注意的是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主要是文学)上的一些新动向,譬如后期的象征主义、心理分析小说等等,他们在上海创刊杂志、兴办书店,从《无轨列车》文艺半月刊开始,以后还有了水沫书店、《新文艺》月刊,直到《现代》杂志的创刊,逐渐引起了当时文化界的注意。他们的创作,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一种异彩,一些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都市文学的第一次实践。他们对世界文化的最新潮流有着敏锐的反应。刘呐鸥非常欣赏日本的横光利一,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的小说,比较注意日本文艺中反传统的“新兴文学”和“尖端文学”,其中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文艺理论也包括佛洛伊德的性心理文艺分析,甚至德美苏电影导演的新手法。戴望舒对于法国后期象征派的诗歌如保尔·福尔等人的诗,进行过认真的探讨。施蛰存开始接受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Arthur Schnitzler)的影响,他热心地将显尼志勒及其作品介绍到中国,翻译了五本这位奥地利作家的小说,施蛰存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也显现了显尼志勒这位佛洛伊德的朋友对于他自己的影响。因此他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把弗罗伊特的学理运用到作品里去的中国第一个作家”,以后他也受到美籍阿美尼亚人萨罗扬(Saroyan)的短篇小说的影响。然而,30年代的译介,前半期曾有为人生或为艺术的论争,现实主义作品成为译介趋势。待到抗战爆发,在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战争题材和纪实报告的译作数量上升,王尔德等人的唯美主义、罗塞蒂的先拉斐尔文风、意识流,这些文艺流派及作品的译介逐渐淡出。

五四前后,中国文坛有过王尔德热,其主张的叛逆性引起反传统反封建的中国文化界的共鸣。文学家们对王尔德的理论与作品在理解上存在分歧,在接受和借鉴之时各有不同。20世纪30年代,文艺期刊对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较多评介和讨论,涉及先拉斐尔派诗人罗塞蒂、史文朋和评论家佩特,以及所谓颓废派文人和艺术家王尔德、西蒙斯、道生、乔·摩尔、比亚兹莱等人。然而在“为人生”的主潮之下,文坛更注重与社会的关联。30年代又遇民族存亡的紧迫现实,中国文坛的文学目标随之作了调整,不再有企求“纯美”、“纯艺术”的闲暇气氛,唯美之风于是迅速消退,最终没有形成一支力量。20年代起,有关意识流派奥尼尔、乔伊斯、伍尔芙、福克纳等人的介绍和评论相继登载于一些文艺期刊。同时,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张爱玲及“新感觉派”作家也在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创作。30年代中后期,意识流的译介声势开始衰退。评论者认为,意识流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相左,中国社会生活的慢节奏不适应快速跳跃的思维方式。新文学运动以后的文坛关注点由形式移至表现内容(国家及民族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些因素形成一种阻力,使西方现代派文化思潮失去存在的基础。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文化同当时的世界文化潮流是相通的,中国当时客观形势及国际上外来局势的影响决定了西方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渗透。哪种文化思潮在中国占有主导地位,有赖于该文化思潮所涵盖的文化内容是否与中国的具体国清相吻合,否则必然淡出中国文坛。

四 结束语

以上对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及外来文化思潮对中国30年代译坛的渗透均有详尽阐述。总的说来,30年代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空前繁荣自由的时期。而30年代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无产阶级文学革命的发展,对文学创作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对广大读者的教育和鼓舞,都具有重要意义。外来文化思潮输入中国,毫无疑问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与文学产生了碰撞,使之迸发出“火花”。为大量输入、引进文史哲等外来文化,一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翻译工作中,开辟了无产阶级翻译文学的阵地,使译介事业蓬勃发展。翻译为中国人开拓了视野,增进了他们对世界的了解,有利于他们借助外力冲破传统文化的封闭体系;翻译也在客观上为外来文化撞击传统文化的坚壳制造了“助动力”。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文学等起了积极的冲击作用,同时也为中国输送了大量的新学、新知、新事、新理。①徐志啸:《外来文化思潮与世纪初文坛》,《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2 期。与此同时,文学创作的题材也扩大了,不再局限于一国一族的范围,引进了表现异国社会生活的内容;文学的描写对象也打破了早先的框架,扩大到了社会的各式各类人物及事件。反映爱国、警醒民众内容的作品和多样化、通俗化、自由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这一时期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研究和探索西方文化思潮的特点和趋向,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将外来文化思潮的引入同中国20世纪30年代译坛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和认识30年代中国译坛,对以后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思潮革命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