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造 百年铜元
2013-02-14王卓凌
文·图/王卓凌
爱好铜元至今,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属江南省造和江苏省造两者之间的混配,它版别的丰富多样,部分品种的收藏难度极高。
江南省造和江苏省造,二省混配中最有特色和收藏难度的,又当属江南省造壬寅纪年中带点系列。江南省造壬寅中带点系列收藏难度之大,不光在于它的数种混配江苏省造飞龙,还有它本身的品相也是难点,所见江南省造壬寅中带点版,多为压力不足,币坯不正。纵观江南省造铜元系列,无论从材质、币坯、所用机器及压力、精美程度都在中国铜元中排名靠前,那为何会有制作不精的江南省造壬寅纪年中带点系列的存在呢?笔者通过历史资料及留存实物的交叉比对得出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先从史料说起。
地界划分之说
江南省,清初时的旧省名,省治为江宁府(南京)。顺治四年置“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五十六年简称“两江总督”,驻扎南京节制江南与江西两省。康熙六年,裁掉江南省并划为安徽省与江苏省,两省也各设巡抚,巡抚一职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且常驻于安庆(安徽)与苏州(江苏)。江南省于康熙初年分治后,江苏省已成为这一特殊的双省会的省份,以至直到清末,仍有称江宁为江南省城和苏州为江苏省城者。也就是说安徽、江苏两省共有三省会,即:江宁府,两江总督常驻的江南省会,亦为安徽、江苏两省所共享;安庆,安徽巡抚驻扎的安徽省会;苏州,江苏巡抚驻扎的江苏省会。除此而外,江苏境内之漕运总督驻扎的苏北清江浦,亦具有准省会的位置,所以清代江苏省的行政制度颇为特别,境内有两督一抚驻扎的三个省会中心。
壬寅小满文
壬寅长满文
壬寅小满文中带点版
广东造币厂
江南壬寅中带点和江南编八尾
江南壬寅中带点错配和江苏小边花
江南壬寅中带点错配和江苏短七尾
江南壬寅中带点错配和江苏长七尾
以行政管理地域的区别来看,江苏自建省后,南北两部长期属于不同的布政使(俗称“藩司”)管辖。江北地区的淮安、扬州、徐州等三府,通州、海州等二直隶州以及位于江南的江宁府(南京),属于江宁布政使(听命于两江总督)辖区,而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四府和太仓州属于江苏布政使辖区(听命于江苏巡抚),所以江苏是清代唯一设有两个布政使的省份,这也为清末江苏境内的铜元厂“遍地开花”(三局六厂)的境况埋下伏笔。
兴建造币厂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刘坤一筹建造币厂,通过上海瑞生洋行引进英国伯明翰造币厂(Birmingham Mint)的机器设备与钱模。当时就可能考虑如何命名造币厂,倘若以两江总督辖地的江苏、安徽或江西的任一省来取名,一则矮化自身的官衔,另一也沦入与下官争利之嫌,另外如前所述,江宁府本为原江南省的省会,也是两江总督的常驻地,所以就把在康熙时已经取消的老名“江南省”搬出来用,因此将新的造币厂命名为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于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在南京回龙街奏请设立,该厂亦简称江宁局,分东西两厂,东厂造银元,西厂造制钱。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江苏布政使拨款仿照广东成法,在西厂改装原制钱机器代铸“江苏省造铜元”,后来江宁布政使亦仿照办理开铸“江南省造铜元”。当时由西厂先造铜元,东厂则仍继续制造银元。二十八年五月因银毫滞销,东厂一季只造数日银元,其余时间与西厂均生产铜元,东厂所产皆为江南铜元,全归江宁布政使代销。
光绪二十九年江苏巡抚奏准在苏州筹设新厂,准备自来年起,独立制造江苏省造铜元。同时江宁局也正增建“中厂”,苏州厂开铸后,从三十年起革除代铸名目,自此江宁三厂所铸铜元皆为“江南省造”。
光绪二十七年所造的是无纪年的江苏与江南中满文大边花“每元当制钱十文”铜元,又称老江苏、老江南铜元,二十八、二十九年开始加注干支纪年岁次壬寅、癸卯的铜元。三十年(甲辰)苏州新铜元厂建成,从此江南铜元就与江苏分开了。“江南省造”与“江苏省造”铜元从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曾共同在一个厂内制造,所以产生了江苏与江南铜元的面背混配的现象。
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江南省造壬寅纪年铜元版别丰富,有壬寅长满文(名誉品种)、壬寅肥(大)满文(少见品种)、壬寅小满文(常见品种)、壬寅小满文中带点版(稀少品种)。
其中,壬寅小满文中带点版,目前所见错配江苏背龙有四种,皆为光绪三十年(甲辰)苏州新铜元厂开铸之前的江苏龙,配“江南龙”一种。壬寅小满文中带点版,在整个江南、江苏错配中,版式品种最多,但是品相在整个江南省造铜元中整体最差,不符合当时新机器新模具的特点。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当时距开铸,仅半年有余。当时,此类壬寅小满文中带点版,非光绪二十八年本年所制,通过实物比对虽说都是壬寅中带点,但这个点的大小及其规整度都有小异,唯一的共同特征就是币坯制作不标准,压力不足,明显减重。另一种可能为清后期铜元市场低迷厂内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拿并厂之前的旧模来制造,发现多为混配江苏,可以模糊界定年代和省别。
清末政府因苏北水灾赈济,曾经核准江宁厂日增120万枚额度制作铜元,此批会不会是当时的产物?以上皆为笔者根据收藏心得与参考相关资料,在无直接事证下,以“假说”来描述壬寅小满文中带点版的“故事”,若要充分求证其故事来源的真实性,将来还需搜集更多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来核实其源流,为百年铜元的铸造史留下真实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