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学生HSK作文中“(在)+名词+上”句式的偏误分析

2013-02-08黄美莲Nalintipkheawkhamsaeng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方位词泰语遗漏

黄美莲(Nalintip kheawkhamsaeng)

一、引言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该语料库是收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语文字语料。我们从中找出374篇泰国学生写的文章,共约13万字,其中有151篇文章是获得高级水平证书的学生写的,有223篇文章是未获得高级水平证书的学生写的。经过分析后获得230个有关“(在)+名词+上”结构的用例,其中有201条用例是正确的,正确率占全用例的87.39%;有2条用例是错误的;有27条用例是偏误的,占全用例的11.74%。为了便于总结分析泰国学生产生的偏误,本文把获得HSK高级水平证书的学生视为高级水平的学生,把未获得HSK高级水平证书的学生视为中级水平的学生进行考查。

二、“(在)+名词+上”句式使用偏误类型及统计情况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偏离了目的语规则的一种现象,它显示的是一种 ‘差距’,大多带有规律性,且可追究原因,因而不应当视为一种错误”。(赵金铭,2007)①根据偏误的这一定义,我们对泰国学生使用“(在)+名词+上”句式所产生的偏误进行考察,把偏误的结果分为遗漏、误加、误代三种类型,并且把遗漏类型的偏误情况分成遗漏方位词“上”和遗漏介词“在”分开统计,归纳为下表:

表一 不同水平泰国学生“(在)+名词+上”结构使用偏误分布(%)

根据表一,从偏误的数量上看,具有中级水平的学生使用“(在)+名词+上”结构的偏误率较高,共17例,占语料总数的13.08%。具有高级水平的学生使用“(在)+名词+上”结构的偏误共10例,占语料总数的10%。高级水平和中级水平的学生偏误最高的是遗漏方位词“上”。很显然遗漏方位词“上”的偏误是从中级阶段直接延续到高级阶段,而且仍是最高偏误的类型。有些偏误如 “遗漏介词 ‘在’”和 “误加方位词‘上’”,随着学生汉语语法知识的增加,在高级阶段这些偏误得到改善。

三、泰国学生使用“(在)+名词+上”偏误成因分析及其教学建议

笔者对《泰汉文解字典》(单词本)(2006)进行考察发现,从语义上看汉语方位词 “上”与泰语介词“(bon)”、 “(ti)”、“(nai)”相 近,其中 “(bon)”和“(ti)”与汉语表示物体的顶部或表面的方位词“上”相近,泰语介词“(nai)”与汉语表示范围、方面“上”相近。但是从功能上看,汉语方位词与泰语介词的功能有些差异。笔者认为这些差异是泰国汉语学习者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

(一)遗漏方位词“上”

“遗漏方位词‘上’”是指在句子中必须使用方位词“上”的时候没用而导致偏误。在HSK作文中产生此类偏误的句子共有16个,占偏误句总数的55.17%。例如:

(1)如,在任何公共场所不准吸烟,不准制造商做宣传,强制性地在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等等。

(2)在世界【上】,凡人都会遇到困难或挫折,或多或少,人类不能逃避困难或挫折,既然不能逃避就该面对它。

造成此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来自母语的负迁移。其一,泰国学生把介词“在”对等泰语介词“(ti)”。 泰语里的“(ti)”介词具有不表示具体位置的功能,主要表示存在意义,一般不和方位词一起搭配使用,使得泰国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过程中遗漏了“上”如例(1)。

(二)遗漏介词“在”

“遗漏介词 ‘在’”是指在句子中必须使用介词“在”的时候没用而导致偏误。在HSK作文中此类偏误只有1例,占偏误句总数的3.70%。请看:

(3)因为他们都上了大学,在认识上,【在】处理问题上都比较稳重,比较理智。

我们可以看到例(3)具有两个“在……上”结构,即“在认识上”和“在处理问题上”,在泰语里,如果出现这样重复的结构,那么就可以省略后面的结构。因此笔者认为造成此类偏误的原因是泰国学习者受到泰语里的省略规则的影响。

(三)误加方位词“上”

先看例子:

(4)在现在的社会【上】,在生活中光说自己的母语可不行了。

(5)用化学来帮助增加食品是很不自然的,这会破坏环境,也是破坏我们的地球【上】。

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有二:一是不能掌握“在+名词+方位词”的隐现机制。二是“在社会”或“在地球”的后面常常有“上”出现,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已形成“在社会上”、“在地球上”的固定用法。

笔者试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考察 “在社会”与“在地球”与“上”一起出现的频率,发现此语料库共有936个句子含有“在地球”的成分,其中有482个句子是“在地球”与“上”一起出现的句子,占总用例的51%。有7977个句子含有“在社会”的成分,其中1679个句子是“在社会”与“上”一起出现的句子,占总用例的21.05%。很明显无论是“在地球”还是“在社会”,它们都经常与“上”一起搭配出现。

(四)误代方位词“上”

误代方位词“上”指的是该句子应该用其他方位词,但却用了方位词“上”。笔者从HSK语料库中收集到29个与方位词“上”有关的用例,其中有8个句子是误代方位词“上”的偏误句,而且这8个句子都是该用“中”而用“上”的句子。如:

(6)在人类的生活【上】,水是一种重要的食品。

(7)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上】压力很大,负担很重的情况下,回到家里就只有把微笑送给他们的孩子,他们把那些工作放到公司里去,把休息的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

例(6)和(7)应用表示“过程”的方位词,所以应把例中的“上”改成“中”。据《现代汉语八百词》“上”与“中”的引申用法,“动词+中”有指过程的意思,而“上”没有。

笔者认为泰国汉语学习者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有二:a.泰国学生把“上”对等泰语介词“(nai)”。 泰语介词“(nai)”的使用范围很广,它既可以表示方面、范围,如上文所述,又可以表示过程,使学生应用“中”的时候却用了“上”。b.泰国学生不能掌握“上”与“中”的用法。有些句子既可以用“上”,又可以用“中”。如:有的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却毫不灰心。这个句子“中”与“上”可以互换,这是因为“工作”和“生活”既可以是过程又可以是方面,要看说话者想表达哪个意思。

注释

① 赵金铭.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序[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赵金铭.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汉川.泰汉文解字典(单词本)[M].曼谷:Ruamsan,2006.

[3]Uprakittisin1apasan.泰语语法 [M].曼谷:Thaiwatthanapanid,1956.

猜你喜欢

方位词泰语遗漏
来自动物星球的挑战(二)小五狼遗漏的线索
遗漏的光阴
有讲究的方位词
动物们的聚会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汉语方位词研究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