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中等收入陷阱”还很远
2013-02-04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吴成良中国经济会不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或出现“日本式的失落”?劳动力工资上涨、老龄化社会来临,又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中文名罗迪)日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相对乐观地一一做出解答。他认为,中国需要做的是落实好各项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 环球时报:从国际环境来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罗迪:最大变化是未来几年中国出口增长可能非常疲软。2013年,中国出口的复苏前景不容乐观。欧洲经济增长非常缓慢,而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不过,中国出口增速仍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另外,中国出口产品的组合也在变化。尽管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的提升需要较长时间,但我认为,一定程度上中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比重在上升。 环球时报:中国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发展红利是否正在耗尽? 罗迪:我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中国的人口红利并未耗尽。中国仍有数亿农村人口,有大量拥有良好技能、能够进入现代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我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失去竞争力。对于竞争力来说,不光要看工资水平,更重要的是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中国劳动力工资增长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已持续很长时间,而过去10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也年均增长约10%。因此,中国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变化。 环球时报:中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吗? 罗迪:我对这种说法也感到怀疑。大部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当时的人均收入都达到比今天中国高得多的水平。“陷阱”发生在人均收入达到1万到1.2万美元的水平,而不是中国现在的6000美元左右。我认为,如果促进内需增长的政策到位的话,中国未来10年仍可保持相当高的增长率。 环球时报:还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出现“日本式的失落”? 罗迪:日本的情况不会发生在中国。日本相对封闭,不允许有更多外来移民。尽管日本人均收入水平高,但劳动人口在萎缩,经济增长率低。中国有更具灵活性、更务实的人才政策。我想,中国不会犯日本的错误。 环球时报:人口老龄化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吗? 罗迪: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是个障碍,但其影响被高估了。中国已采取措施抵消老龄化的影响,如加大高等教育投入,这将提高劳动力素质。 环球时报:您为什么对中国经济比较乐观? 罗迪:过去15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外资企业上世纪90年代增长很快,2005年时对中国出口的贡献达到顶峰,此后在下降。相比之下,私营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它们竞争力很强,反应灵敏,知道哪里能挣到钱,知道怎么去融资、开拓市场、研发新产品。我对中国未来继续成为贸易大国持乐观态度。但作为一名外部观察家,我认为,中国要对那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有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