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2013-02-02王格
王格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王格
目的 以患儿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方法 规范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程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提供全面易懂的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 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谐了护患关系。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现了医患双赢。
优质护理;基础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及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就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服务由技术竞争转向服务竞争[1]。为了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的需求,必须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2]。自2011年本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和院领导的一致认可,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优质护理的概念及实施目的
1.1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在临床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必须爱护和尊重患者,这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也是减少医疗纠纷,创造品牌服务的先决条件[3]。
1.2 通过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内涵,最终达到患者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的“三满意”,是儿科护理工作的目标。
2 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
2.1 做好入院时的健康宣教。患儿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年龄小,无法沟通,不配合治疗,一些家长缺乏医学常识,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会将怒气发泄在值班的医护人员身上。针对不同的患儿及家属,值班护士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面带微笑地做自我介绍,耐心、和蔼地与患儿和家属交谈,介绍病房的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拉进与患儿家属的距离,减少孩子的恐惧和不安,让孩子在院如家。
2.2 强化综合素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儿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针对护士的具体情况和技术操作训练一次,提高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静脉穿刺力争做到“一针见血”。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增进理解,使他们有安全感和责任感。积极为患儿和家属着想,把患者的难处作为服务的难点,自觉自愿地为患者提供各种服务,以真诚的服务感动患儿及家属。
2.3 落实护士责任包干,夯实基础护理。基础护理是实施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专科护理的基础。病区所有护士包干患者,每个责任护士负责1~6名患儿,每名患儿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面负责,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儿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包干,可增强护理人员优质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2.4 加强护生的带教和管理 护理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服务要求细[4],所以加强对护生的带教和管理是儿科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作中有带教老师正确引导,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同时要求带教老师加强责任心,以身作则,做到放手不放眼,耐心讲解、示范,带教期间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让护生学有所获,圆满完成实习进修计划,有效的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
3 体会
儿科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规范了护理行为,健全了管理模式,保障了患儿的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患儿为中心,把患儿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1] 刘亚林,李斌,王向东,等.医院文化建设.中国医院管理,2009,17(22):57.
[2] 陈谷霏,李才平.全程优质亲情护理实施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7):52.
[3] 陈湘玉.传承护理专业发展进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12-313.
[4] 左月燃.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工作依法管理的认识与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3.
466100河南省商水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