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联康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2013-02-02贾俊岭
贾俊岭
思联康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贾俊岭
目的通过临床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思联康)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观察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择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大便成形时间及大便次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轮状病毒性肠炎; 保留灌肠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俗称“秋季腹泻病”, 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是婴幼儿时期仅次于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腹泻稀水样、蛋花样便,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且常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临床上常常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思密达)、益生菌等用于治疗,但对于呕吐严重等口服困难的患儿,我们给予保留灌肠疗法,作用更为直接,效果更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00例,年龄在6月至2岁,其中男52例,女48例,所有患儿症状表现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特点:①大便次数增多,5次/d以上。②大便性状改变,多呈水样便,蛋花汤样便。③多数伴有发热、呕吐、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表现。④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呈阳性,粪常规无(或少见)白细胞、红细胞,脂肪球+-++++。
1.2分组 将100例患儿随即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性别、伴随症状上、实验室检查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对照组50例口服思密达,<1岁每日1包,1~2岁每日 1.5~2包,分3次空腹口服,首剂加倍,疗程3 d,静脉输液给予抗病毒、纠正电解质紊乱及纠正酸中毒治疗。观察组50例在与对照组相同静脉输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0 ml溶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用量<1岁1片,1~2岁2片,蒙脱石散用量<1岁1/2包,1~2岁1包;保留时间30 min以上,2次/d,疗程3 d。
1.4疗程判定标准 根据2006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会议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的标准[1]: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72 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数据用%,组间显著性差异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秋冬季节多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致患儿肠壁微绒毛细胞受损,使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出现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等并发症[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思联康)为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片,属肠道微生态制剂,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在肠道形成生物屏障,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危害的细菌及病毒,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可参与维生素合成,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蒙脱石散(思密达)是天然的铝及镁硅酸盐,具有收敛止泻、抑制致病菌、利于双歧杆菌生长和提高黏膜防御功能等多种作用。婴幼儿口服药物困难,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在肠道局部发挥作用。还有利于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在肠道生长、繁殖并发挥作用。本观察结果显示:在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抗病毒等基础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明显提临床疗效。
[1] 方鹤松,段恕诚,董宋祈,等.小儿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2] 吴端萍,胡亚美,姜栽芳.实用儿科学(上册).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40.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