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体会

2013-02-02孙召军李兴楼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3期
关键词:疼痛感腓骨皮瓣

孙召军 李兴楼

成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体会

孙召军 李兴楼

目的对成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6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对其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实施6~28个月的随访,同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36例患者中13例优,16例良,7例可,0例差,优良率80.6%。结论对患者的骨折部位采用切开复位,并实施内固定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炼,促进其愈合速度,提升生活质量。

成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内固定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损伤,是较为严重的跟骨骨折症状。对其实施保守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实施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疗效,但是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很可能会出现神经受损、切口血肿且皮瓣坏死、感染等现象,对治疗造成了很大困难[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6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实施了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6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女4例,男32例,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2.7岁。36例患者中28例高处坠落,8例车祸。对患者均采取内固定治疗,并对其进行6~28个月的随访。

1.2治疗方法 在36例患者受伤后的10 d之内,对其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水肿或者是张力性水泡现象,就需要推迟手术时间,直至患者受伤后的14~21 d实施治疗。手术前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应用止血带,并使用常规的消毒铺巾,做一个“L”型切口。在患者骨折部位作出切口后,将位于骨膜外的皮瓣翻开,以露出跟骨与距下关节,严禁作皮下剥离,然后对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检查,并找出骨折线。对骨折进行复位,并对交叉角与结节关节角以及关节面及跟骨宽度进行修正。在X线透视下复位满意后,使用相应的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手术后必要时使用石膏对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伤口进行引流48 h,将其拔出。手术后2周适时拆线,之后3 d拆除石膏,并对踝关节进行锻炼。术后8~10周可以进行较轻负重的锻炼,3个月后可以增加负重练习。

1.3疗效标准 根据AOFAS[2]中的标准,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判定,可分为四类。①优:90~100分。患者的关节活动与行走恢复正常,并且没有疼痛感。②良:80~90分。患者的关节运动、行走基本恢复正常,但是依然会出现轻度的疼痛感。③可:70~80分。患者行走时不需要使用辅助支具,但出现跛行现象,同时有疼痛感。④差:<70分。患者行走时需要使用支具进行辅助,并出现严重跛行现象,同时有严重的疼痛感。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判定,36例患者中13例优,16例良,7例可,0例差,优良率80.6%。

3 讨论

3.1跟骨骨折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附骨,在行走过程中是主要负重的部位之一。而跟距关节包括前、中、后3个关节面,其中前的关节面较小,并且连成整体。而后关节面比较大,是距下关节的关键部位。跟骨骨折发生后,时常会使距下关节遭到破坏,使跟骨的形状、大小出现变化,同时使其生物力学所具有的的特性遭到损坏[3]。此外,在对跟骨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皮瓣坏死以及伤口感染等现象,对治疗造成了严重困难。因此,对治疗跟骨骨折所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很大争议。

3.2治疗时机 对患者实施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决定实施治疗的时间。如果在患者受到损伤后立即实施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骨折部位得到较好的复位,同时也可以降低治疗后出现出血肿胀、难以愈合等症状的机率[4]。但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对患者的具体信息进行完整收集,以对患者的受损程度进行明确。而仓促决定的治疗方法,并实施治疗,也会对患者的软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对于一期复位的患者,应在其发生骨折后的3周内实施治疗前的制动,并对局部进行冰敷,同时对患者采用消肿药物,以对肿胀部位进行消肿。当患者足部周围的皮肤出现褶皱,并且是长时间均匀的出现,这就说明患者静脉与淋巴血管的循环畅通,此时是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最佳时机。

3.3治疗技巧与入路 目前对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时还没有明确治疗的入路方式。在跟骨的外侧将切口扩大,可以将骨折部位完整的显露,可以在直视的状况下对骨折部位进行直接治疗,以对各个关节进行复位。此方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治疗入路方法。而且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对软组织与血液循环进行保护。同时需要注意减少牵拉,对切口的皮瓣进行保护[5]。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在距骨、骰骨、腓骨的远端将克氏针置入并预弯,以进行牵引阻挡,从而避免进行人工牵引时,由于用力不均导致软组织受损加重。②对患者使用止血带不仅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受到出血的影响,以减少手术所用时间,同时还可以避免对电刀的使用,降低对患者病情造成的影响。③选择钢板进行置入,不仅可以提供较高的稳定性,同时对切口的缝合没有影响。而对跟骨解剖进行恢复时,尤其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伤口具有较高的张力,如果勉强对其进行缝合,会出现切口皮瓣坏死的现象。同时对切口进行关闭,以及实施治疗的本身都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所在。而对切口进行关闭时,需要由两边向跟骨的拐角部位进行关闭,当关闭完成后还需要由两边向拐角进行打结,以降低拐角部位的张力。此外,切口下出现血肿现象,不仅对皮瓣的存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是出现感染症状的病灶。因此,在实施治疗后需要对切口进行引流,并使用敷料进行包扎,以避免血肿的出现。

3.4影响预后的因素 有资料表明对患者预后造成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对跟距关节的复位准确。②对距下关节的早期练习。③跟骨形态与大小的恢复。④对腓骨部位的减压等。其中距下关节如果出现不平整现象,可能会引起距下关节炎症的出现,是跟骨骨折后出现疼痛感的主要原因。而跟骨形状、大小的变化,会使跟骨与腓骨之间出现碰撞,而且腓骨部位还会出现嵌压,也是引起疼痛的原因[6]。此外,治疗后对关节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对距下、跗横、踝关节的功能进行尽可能的保存,同时还可以降低出现脂肪垫减小以及跗跖与跖趾关节粘连的机率,以降低治疗后的疼痛感,进而为患者在治疗后进行早期锻炼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1] 张贵春,李秉胜,张永先,等.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及早期并发症预防.实用骨科杂志,2009,3:190-233.

[2] 赵建崔.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体会.基层医学论坛,2011,5:105-106.

[3] 郭晓鹏,禹志宏,邹海兵,等.可塑性钛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23例临床分析.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1:44-46.

[4] 魏冬.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操作要领(附26例报告).淮海医药,2011,1:60-61.

[5] 闫玉明.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实用骨科杂志,2011,1:89-91.

[6] 彭光军,王荣华,衡德峰,等.跟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比较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20:1686-1688.

222200 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骨科

孙召军 E-mail: j_sunzhao@yahoo.com.cn

猜你喜欢

疼痛感腓骨皮瓣
新材料作文“疼痛感”模拟实战
材料作文“疼痛感”升格指导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眶周组织缺损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