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急性甲状腺炎36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2013-02-02吴俊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2期
关键词:强的松亚急性甲状腺炎

吴俊强

亚急性甲状腺炎36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吴俊强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于本院在2009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3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3.5,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前疼痛(83.2%)和甲状腺触痛(94.7%), 患者均予以强的松或消炎痛治疗, 效果良好, 予消炎痛治疗者3~7.5 d疼痛减缓, 予强的松治疗者1~2.5 d疼痛减缓。结论 大多数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可结合患者的病史、性格特点使用实验室辅助检查对其明确诊治;本病对强的松及消炎痛反应良好, 其中强的松较消炎痛起效更快。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近几年来本病患者愈来愈多, 且多发于女性,起病急, 常因发病于上呼吸道感染而被误诊[1]。本文主要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间汕头市金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3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诊治水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的36例患者中, 男8例, 女28例,年龄为27~54岁, 平均为41.5岁, 病程为0.6~9月, 平均2.5月。

1.2 临床症状 发病前有上感症状30例(75.9%), 发热13例(36.1%), 体温在37.4~39.4℃, 16例出现过甲亢症状, 如心悸、多汗、怕热、烦躁等。颈部前疼痛30例(83.2%), 甲状腺触痛34例(94.7%), 其中, 弥漫性肿大12例(33.3%), 单叶肿大15例(41.67%), 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5.56%)。

1.3 辅助检查 经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增高29例,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31例。所有患者的血清T3、T4、FT3与FT4浓度均升高, 甲状腺扫描可见, 36例行甲状腺摄碘检查, 34例低于正常;36例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检查, 甲状腺显影模糊或残缺35例, 孤立冷结节1例, 病理证实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1.4 治疗方法 36例患者确诊后, 均主要卧床休息, 同时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 消炎痛25 mg 3次/d, 疗程半月左右。其中9例重症患者行强的松治疗, 初始剂量为3~6片/d, 分3次口服。心悸、心率明显增快的患者可加用倍他乐克25 mg/d, 分两次口服, 直至甲状腺功能正常。

2 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7~15 d后均出院, 出院时所有患者体温正常, 治愈33例, 轻微颈部疼痛或甲状腺轻触痛3例, 无效患者0例。部分患者的甲状腺肿大较入院时减小。36例患者血白细胞均正常, 血沉和CRP均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32例患者甲状腺肿及结节消失, 4例遗留小结节。出院时患者的用药剂量维持在治疗时的剂量或减量, 在门诊处继续治疗及随访。

3 讨论

目前, 医学界普遍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病因尚未阐明, 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病毒感染有关,且患者多发于女性, 发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发病具有季节性, 多发于冬春季, 且起病多急骤。临床上将亚急性甲状腺炎分为4期:①甲状腺炎症和疼痛期;②甲状腺功能短暂正常期;③甲状腺功能减退期;④甲状腺功能完全恢复期[2]。因患者在各时期的临床表现不同, 患者在不同时期就诊, 导致医生在诊治时出现困难。起病前多有上感症状,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较重而甲状腺局部症状较轻时, 易被误诊为上感。本组案例中, 有2例患者曾被误诊为上感患者。在临床上, 通过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 结合患者的病史、状腺的疼痛部位、甲状腺触痛及血沉、甲状腺131I或99 mTc摄取率以及FT3、FT4分离及甲状腺彩超等来进行诊治, 提高诊断率。在SAT的治疗上, 应避免过度治疗或不当治疗, 若出现甲亢症状, 如:心悸、手颤、多汗、怕热、消瘦等症状时,不需使用甲状腺药物。目前本院常以非甾体抗炎药( 如消炎痛)或糖皮质激素( 如强的松) 来进行治疗, 治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在本组临床资料中, 予以消炎痛治疗的患者3~7.5 d疼痛减缓, 予强的松治疗者1~2.5 d疼痛减缓, 表明后者的药物治疗更快、更好地缓解疼痛。SAT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一般预后良好, 采用消炎痛或强的松治疗, 利于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抑制体液免疫, 进而有效抑制巨噬细胞的侵蚀和肉芽组织的形成, 所以常不需手术治疗。若出现甲状腺肿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及个别患者疼痛不能缓解者,可行手术切除病变或活组织检查来深入确诊, 若在术中误行手术或手术治疗不当, 应及时终止手术, 切除过多则可能造成术后永久性甲减, 因此, 本病不宜手术治疗。

[1] 薛敏.亚急性甲状腺炎38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1, 32 (34): 7324-7325.

[2] 吴荷梅.亚急性甲状腺炎45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4(18):207-208.

515041 汕头市金平区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强的松亚急性甲状腺炎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匹多莫德分散片防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疗效分析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张兰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