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2013-02-02张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9期
关键词:依赖型半衰期抗菌药

张红梅

随着药理学的不断发展, 患者对药物的吸收消化程度、血液中药物浓度及药物代谢周期等也会发生规律性变化,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及给药时间有助于提高药物使用效率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因此对临床用药时间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有着积极临床意义。本文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区别分析, 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间隔进行分析。

1 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

1.1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 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药物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时不能采用单一指标, 这与药物在体内代谢情况不同等有着直接关系, 多为时间依赖型。因此在药物方案的设置上, 要保证药物在组织内最低浓度不低于药物最低抑菌浓度, 用药间隔时间应该充分考虑抗菌后效应及组织内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来确定。一些常用药物如螺旋霉素、红霉素等药物的抗菌后效应及半衰期等相对较短, 因此应该根据推荐药物间隔对患者进行给药, 适当调整为4次/d。而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抗菌后效应及半衰期等较长, 临床用药可适当调整为1次/d, 从而提高用药效果,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1.2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作为高浓度依赖型药物, 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具有较大及较小抗菌后效应, 首次用药疗效显著,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常采用药物最低起效浓度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及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的比值。因此在保证每日药物定量基础上, 单次用药能够获得最高的药物浓度峰值, 提高药物最低起效浓度及浓度峰值的比值, 同时能够降低药物首次使用带来的影响, 加强药物的抗菌效果, 有效缩短了药物发挥效果的时间, 避免出现耐药菌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肾皮质药物对于此类药物的吸收具有饱和性。单次用药后药物浓度峰值增高, 然而不会在肾脏蓄积, 损伤肾脏, 因此可采用1次/d给药, 避免多次用药造成药物长时间在血液中低浓度存在而引起肾脏蓄积,同时避免药物在耳蜗淋巴组织内长期积蓄引起耳毒性伤害。因此氨基糖苷类药物1次/d给药即具备良好的抗菌作用, 同时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减少毒副作用的产生, 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1.3 喹诺酮累抗菌药 喹诺酮累抗菌药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药物杀菌速度及血药浓度成正比, 且药效发挥时不会导致耐药菌种的出现, 此类药物大多抗菌后效应较长, 且药物浓度与抗菌效应成正比, 若细菌及药物时间延长, 则抗菌后效应会稍微增强, 然而药物大剂量使用时, 会导致众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患者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临床用药时需要严格控制给药时间及间隔。根据抗菌后效应及半衰期,此类抗菌药物给药间隔多以12 h为宜。 如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治疗单纯性膀胱炎时多为1次/d, 而治疗由敏感菌导致的肺部感染时用药多为2次/d, 而氧氟沙星在用于结核病时,1次/d即可。

1.4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时间分析 作为典型的时间依赖型药物, 药物处于饱和抗菌状态时, 血药浓度仅为抗菌浓度的5~6倍, 因此保证药物疗效的关键是保证药物浓度不低于最低药物抗菌浓度, 在用药24 h后, 抗菌时间可维持8~12 h, 而多数头孢类及青霉素药物半衰期较短,因此给药间隔可定为6~8 h, 用药可保持3~4次/d, 保证药效。头孢曲松及头孢西尼半衰期分别为5.6 h、5.5 h,药物有效时间一般可保持13 h, 因此此类药物1次/d即可保证药效。碳氢霉稀类特殊药物, 药物半衰期较短, 然而能够强效杀伤静止期细胞, 抗菌后效应较长, 因此用药间隔可适当增加, 给药1~2次/d为佳。

2 抗真菌类抗菌药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时间分析

常见抗真菌药物主要有唑类、多烯类及氟胞嘧啶类药物,其中唑类及氟胞嘧啶类药物属时间依赖型药物, 抗菌后效应较长, 多烯类属浓度依赖型药物。如氟康唑的半衰期可维持28~38 h, 药物口服具有较高的利用率, 同时最低抑菌浓度及药物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比值必须保证高于20, 因此可采用口服1次/d及静脉给药1次/d的方案。参照《临床用药指南》,氟胞嘧啶静脉用药应定为2~3次/d, 口服用药时应定为4次/d。两性霉素B静脉给药间隔应该设为1次/d。

3 联合用药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时间分析

联合用药可根据联合抗菌后效应或者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药效评估。联合用药若正确, 抗菌后效应相较单一用药更加明显, 这是由于不同药物具有协同及叠加作用,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 可适当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 适当增加用药间隔时间。如磷霉素属浓度依赖型药物, 对于致病性金葡菌抗菌后效应显著, 与环丙沙星联合使用, 能够显著提高抗菌效果,因此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 可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或者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临床在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等抗菌效果显著然而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时, 可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减少药物剂量, 增加给药间隔, 从而实现药效最大发挥, 同时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抗感染、消炎作用明显而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 随着临床治疗及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发挥及减少毒副作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在临床使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用药错误, 对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仍需进一步研究, 以杜绝错误用药的发生, 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1]田云宁, 张丽, 王瑞琴, 等.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河北医药, 2009,31(10):156-157.

[2]易洁梅.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8,11(6):368-369.

[3]侯朝阳.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和对策.黑龙江医药, 2010,23(1):63-64.

猜你喜欢

依赖型半衰期抗菌药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Fe/α-酮戊二酸依赖型卤化酶在绿色卤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初中生写作中依赖型心理障碍突破方法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基于CNKI数据的历史学学科半衰期探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某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