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不同治疗方法的观察与护理
2013-02-02王灵
王灵
脾是腹内脏器中容易损伤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 ~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左右[1]。脾破裂主要临床表现为内出血和较轻的腹膜刺激征。中央型及被膜下脾破裂,无明显出血征象,有时在左上腹可摸到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早期诊断困难。但有些血肿在轻微外力作用下突然转为真性脾破裂,造成大出血,临床称延迟性脾破裂,常发生在伤后1~2周[2]。脾破裂一经诊断,一般应紧急手术治疗,通常采用脾切除术。近年由于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深入,尤其是脾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有人提倡保脾手术,可行脾修补、脾部分切除,以及脾切除后大网膜移植术。对于轻度的单纯破裂,可以在严密的观察下进行非手术治疗[3]。为了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我院对4年多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脾外伤患者73例,男46例,女27例;年龄8~64岁,平均(36.52±24.41)岁。依照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研讨会通过的“脾脏损伤分级标准”划分为Ⅰ级15例,Ⅱ级33例,Ⅲ级2l例,Ⅳ级4例,无V级病例。患者脾损伤均为外力所致,其中车撞伤39例,刀刺伤12例,钝器伤11例,摔伤11例;受伤至就诊时间:<1 h 28例,1~24 h 36例,>24 h 9例。由于受伤方式、就诊时间及受伤程度不同,患者首诊时临床表现各异,其中失血性休克25例,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为主的腹膜刺激征者56例,经B超、CT或MRI检查提示腹腔积血者51例。手术治疗58例,非手术治疗15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1.1 非手术治疗适应证 ①患者未出现休克或经过输血输液500 ml后,血压和脉率很快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的一过性休克。②B型超声或CT检查证实脾破裂伤比较局限,表浅。③无其他腹腔脏器合并伤者。治疗措施包括:①输血、输液,防治休克。②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治疗可能存在的腹腔内感染。③禁食,疑有空腔脏器破裂或明显腹胀时行胃肠减压。④营养支持。
1.2.1.2 手术治疗 确诊脾损伤严重且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应紧急手术处理。因脾组织脆弱,破裂后不易止血、缝合或修补,故通常采用脾切除术。如果确无腹内其他脏器破裂,可收集未污染的腹内积血,过滤后进行自体输血。近年来,基于对脾脏在免疫防御中作用的认识,提倡在脾裂伤时脾门未累积,或脾段血管未受累情况下,尽可能保留脾脏。可根据伤情采用生物胶粘合止血、物理凝固止血、单纯缝合修补、脾破裂捆扎、脾动脉结扎及部分脾切除术,以保护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减少日后并发严重的全身感染[4]。
1.2.2 护理方法
1.2.2.1 脾破裂的急救护理 ①绝对卧床休息,不能随意搬动,立即通知医生。②评估出血情况,并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输液,应用止血药物,同时抽血以做配血、出凝血时间、生化及血常规化验。③首先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或平衡盐,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滴速,另一组遵医嘱输血,做好输血的查对及观察。④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2~4 L/min。⑤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⑥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严密观察神志、皮肤末梢循环及尿量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⑦遵医嘱留置尿管,准确记录出入液量。⑧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做好备皮、备血、留置胃管等术前准备。
1.2.2.2 健康教育 ①患者住院2~3周后出院,出院时复查CT或B超,嘱患者每月复查1次,直至脾损伤愈合,脾脏恢复原形态。②嘱患者若出现头晕、口干、腹痛等不适,均应停止活动并平卧,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③继续注意休息,脾损伤未愈合前避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运动,如弯腰、下蹲、骑摩托车等。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外力冲撞。④避免增加腹压,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⑤脾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力低下,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1.2.2.3 手术护理 ①术前准备:观察中如发现继续出血(48 h内输血超过1200 ml)或有其他脏器损伤,应立即做好药物皮试、备血、腹部常规备皮等手术前准备。②术后护理:患者不得过早起床活动。一般需卧床休息10~14 d。以B超或CT检查为依据,观察脾脏愈合程度,确定能否起床活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按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观察再出血倾向。部分脾切除患者,体温持续在38℃ ~40℃ 2~3周,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不高,称为“脾热”。对“脾热”的患者,按高热护理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并补充水和电解质[5]。
2 结果
73例无一例死亡。手术治疗组58例,通过单纯脾切除术、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脾修补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后,痊愈42例,好转14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6.55%;非手术治疗组15例,痊愈l0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3,P>0.05)。其中,手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发热11例,7例并发膈下感染,1例并发左肺炎,均保守治疗后痊愈。
3 讨论
腹部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大类[6]。腹壁无伤口的腹部损伤称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根据其腹膜是否破裂分为穿透伤和非穿透伤。无论闭合或开放性腹部损伤,常伴有内脏损伤,若伴有腹腔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时,可因大出血而致死;空腔脏器受损破裂时,则可因并发严重的腹腔感染而威胁生命;腹部损伤的死亡率可高达10%左右[7]。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腹部损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脾是腹腔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脾破裂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居首位。根据脾破裂的部位及范围可分为: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三种[8]。前两种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故临床并无明显内出血征象而不易被发现,可形成血肿,而最终被吸收。但有些血肿,特别是被膜下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的作用下,即可突然发生破裂,导致严重后果。此种情况常发生在腹部外伤后1~2周,应予以警惕。少数中央型血肿可因并发感染而形成脓肿。临床常见脾破裂以真性破裂为主,约占85%[9]。破裂部位多见于脾上极及膈面,如发生在脏面,出血量较大,尤其邻近脾门者,有撕裂脾蒂的可能。患者可迅速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未及抢救而死亡。病因多由开放性腹部损伤引起如刀刺、枪弹等,或由闭合性腹部损伤所致如高处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所致。
脾脏破裂临床表现差别很大,有的病例伤后很快出现休克及腹膜刺激征,甚至昏迷,有的则没有明显症状。失血性休克大多数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的表现[10]。休克的严重程度与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有关,出血速度快、数量多,则休克出现早而严重。多脏器伤或全身多处伤较单纯性脾破裂出现休克率高,腹痛有腹内合并伤者腹痛的部位随合并伤的情况而定。单纯性脾破裂的症状较轻,腹痛仅局限在左上腹,较重者腹痛常从左上腹开始,迅速波及全腹,并放射至腰背部或左肩部。脾破裂患者中的大多数有恶心及呕吐症状,偶有上腹饱胀感。腹膜刺激征无论是开放伤还是闭合伤,左上腹通常有明显压痛、肌肉紧张及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但没有细菌性和化学性腹膜炎严重[11]。
[1]迟艳丽,崔静,丛丽霞.急症脾破裂手术配合要点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194-195.
[2]罗光辉,苏兴桂,宋涛,等.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临床路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2011,28(11):2003.
[3]费建平,吴隆延,封明轩,等.自体血回收输血在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267-268.
[4]孙惠.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53-54.
[5]陈浩东.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3):388-389.
[6]胡婷婷.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12,19(5):554-555.
[7]黄斌英,陈海燕.护理程序在外伤性脾破裂急救护理中的运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4):396.
[8]赵丽华,左静.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12,7(2):147-148.
[9]吴海燕.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382-383.
[10]姜洪池,赵宪琪.脾脏外科的最新进展.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8-9.
[11]李祖兴,骆文辉,练森.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分析.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12,10(3):181-182.
[12]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49.
[13]李景翠.外伤性脾破裂的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8):31-32.
[14]贾立群,龚光清,王桂芹.外伤性脾切除术并发症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与效果.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7-18.
[15]张合风,张振清,和宝兰.ICU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