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2013-02-02逄丽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紫杉蒽环类吉西

逄丽红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全世界约有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而有40万人死于该病[1]。但由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产生耐药性。对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的乳腺癌,治疗比较困难。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均有较好疗效,且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36例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乳腺癌;既往曾用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治疗或用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化疗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3周内未接受其他任何化疗药物治疗;有客观肿瘤指标可评价疗效;患者年龄34~69岁,中位年龄49岁,KPS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患者及家属已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联合化疗,21 d为1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评价一次疗效,如肿瘤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则继续用药,可用至4~6个周期。

1.3 评价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疾病进展(PD),有效率(CR+PR)%,不良反应按照WHO急性及亚急性标准分为0-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6例患者进行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化疗中位治疗周期数位4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及病例反应。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2例(5.6%),部分缓解(PR)17例(47.3%),疾病稳定(SD)10例(27.8%),疾病进展(PD)7例(19.4%),有效率(CR+PR)52.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8个月,除7例疾病进展外,其余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2 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均能评价毒副反应,本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末梢神经毒性最为常见,一般反应轻,均为可逆性。

3 讨论

乳腺癌的化疗已有30年的历史,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蒽环类和紫杉类等药物是一线治疗乳腺癌最重要的药物,故在复发及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大部分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晚期乳腺癌治疗原则上以化疗为主,治疗目的为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该类患者有治疗的特殊性,均经过反复、多次化疗,治疗较为棘手[3]。

吉西他滨是一种脱氧胞嘧啶核苷的类似物,属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抗癌药,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和晚G1期,并可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近年来研究表明,吉西他滨治疗乳腺癌疗效较好,单药有效率为24.2%。联合化疗多于紫杉类、长春瑞滨及顺铂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41.2%~59.5%[4]。长春瑞滨为广谱抗肿瘤药物,对乳腺癌有较高的有效率,长春瑞滨是长春花碱的第三代衍生物,因其对微管蛋白的高度亲和性,能阻止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及诱导微管解聚,使细胞分裂终止于有丝分裂中期,阻止肿瘤细胞复制、增殖。大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吉西他滨和长春瑞滨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

吉西他滨与长春瑞滨分别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且分别有不同于此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因此本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取得了较好疗效,此外,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主要治疗目的是缓解肿瘤导致的相关症状,尽量延迟肿瘤进展时间,从而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而不必一味的追求肿瘤的缩小[5]。本组研究结果有效率(CR+PR)52.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8个月,疗效确切可靠。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末梢神经毒性,一般反应轻,均为可逆性,患者可耐受。

总之,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1]孙燕,石远航.临床肿瘤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5.

[2]安永恒,丁爱萍,梁军.肿瘤合理用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4.

[3]王朝敏,张西志,张先稳.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肺转移35例临床观察.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2011,18(6):544-545.

[4]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0-282.

[5]马天江,陈素华,张国耀,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2012,19(3):269-270.

猜你喜欢

紫杉蒽环类吉西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蒽环类药物引发心脏毒性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红豆杉树皮中的“抗癌明星”——紫杉醇
蒽环类药物及蒽环序贯紫杉类方案对乳腺癌辅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影响
基于贝叶斯框架中药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
桓仁牛毛大山千年紫杉调查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外周神经毒性相关研究进展
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监测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