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策略

2013-02-02权春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医嘱防范措施儿科

权春艳

小儿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策略

权春艳

目的探讨小儿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从特殊药品、医疗设备潜在的护理风险、临床治疗中的潜在风险、临床护理文件中的潜在风险、医疗护理中知情权的护理风险,以及生物污染的护理风险方面,对小儿科护理风险进行阐述,并针对性探讨防范措施。结果明确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制定相应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尊重患儿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文件、加强有效的干预等方面,有利于降低小儿科护理风险水平。结论对于儿科护理风险,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提高防范意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防范

医疗风险管理是医院系统地降低医疗风险的经济损失及危害的管理,通过分析医疗风险,制定并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率。护理风险贯穿于整个护理操作中,一旦发生护理事故,就会给患儿及其家长带来严重后果,尤其儿科特殊群体,更需要有效避免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或护理事故的发生率[1]。所以,对于小儿科而言,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小儿科护理风险

1.1特殊药品、医疗设备潜在护理风险:药品管理中,尤其是麻醉药品、限制性药品、剧毒药品的管理和使用中,存在潜在风险。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药品管理、使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进行保存和应用,用药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仔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医师,给予相应处理[2]。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确保医疗设备功能良好,对于老化、电源不通、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导致医疗设备运转不良,耽误患儿的正常抢救,造成严重后果,患儿家长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1.2临床治疗中的潜在风险:危重患儿特殊用药期间,密切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各项护理操作都要做好相关记录,对于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需要复述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于抢救结束后,立即做好记录。发现医嘱错误时,护理人员有权拒绝按照医嘱执行,一旦执行错误医嘱,给患儿造成严重后果,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儿科用药需要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特点,严格计算用药剂量,计算时需要认真核对,避免粗心大意,严格控制给药速度,避免出现严重临床后果。静脉输液期间,避免应用紫外线消毒,加强输液巡视,避免液体滴空,指导患儿按照医嘱规定口服药物。

1.3临床护理文件中的潜在风险:护理文书需要客观、真实记录整个护理操作过程,是判断护理行为的正确性、及时性、有效性的主要依据,同样具有法律效应。儿科护理记录中,也要将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逐一填写,并妥善保存,一旦丢失,将承担法律责任。

1.4医疗护理中知情权的护理风险:患儿及其家长的病情知情权应当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时,需要事前向患儿及其家长做好解释,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方可执行。

1.5生物污染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会经常接触患儿体液、血液,而意外针刺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一些以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例如感染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会通过针刺伤,感染给医护人员。

2 防范措施

2.1明确小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儿科护士长负责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及时掌握各种护理风险信息,定时召开护理风险管理讲座,分析护理中的风险问题和潜在风险问题,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3]。

2.2制定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计划:识别科室的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对出现过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识别已经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制定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计划,针对性制定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并逐一落实。

2.3提高儿科护理业务水平:随着儿科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新兴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并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护理业务质量,给予患儿保障性的护理,确保护理安全性。

2.4尊重患儿的合法权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与患儿及其家长交流,详细介绍疾病的治疗、预后、注意事项等各项问题,耐心倾听患儿的不适症状,充分尊重患儿及其家长,一旦出现失误,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以求得其谅解,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高度的责任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2.5规范护理文书:确保护理文书与医疗文书的同步性,详细、真实、及时记录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每个环节都要做好查对,发挥科室的质控作用,每天进行检查和核对,护士长每周对护理文书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进行科室通报[4]。

2.6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给予相应的行政干预。对于新进仪器设备,做好安全应用的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操作的熟练性。通过各种手段,强制性要求医院达到安全的环境和条件,尽可能降低医疗设备所致损失的发生率。医院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针对感染科室人员,配备专门防护设备,并定期组织标准防护知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

3 总结

小儿科作为特殊群体疾病治疗科室,本身可能具有较高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所以,儿科护理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并长期执行,通过培训和讲座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护理意识,健全护理管理机制,系统化、科学化地推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1] 赵杏哲. 浅谈临床护理安全防范及管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1.

[2] 法艳萍. 儿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68.

[3] 孙晓平,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吉林医学,2010,31(29):5206-5207.

[4] 齐胜兰. 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3):497.

454750 河南省孟州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医嘱防范措施儿科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