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2013-02-02黄流强阮锡勇
陆 健 黄流强 阮锡勇
南宁市武鸣县人民医院,广西武鸣 530100
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陆 健 黄流强 阮锡勇
南宁市武鸣县人民医院,广西武鸣 530100
目的 探讨支架术治疗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某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6例行支架术治疗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理,并在患者行支架术后半年内不定期回访,统计分析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 患者术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恢复率为99.21%(显效率为53.97%,好转率为35.71%,恢复一般率为9.52%)。 结论 支架术治疗CHD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临床治疗CHD的有效途径。
支架术;冠心病;临床疗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简称冠心病。其发病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上形成一些类似粥状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粥样硬化加重,导致动脉腔内壁狭窄,血液供给不足,引起心肌功能障碍以及器官病变。目前,行支架术治疗CHD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主选方法,进行预扩张是行支架术不可缺少的步骤,随着支架术的发展,部分患者可直接置入动脉支架,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CHD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2~76岁,平均57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84例,病程6~12个月,心绞痛72例,心梗死4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8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高血脂68例,高血压76例,糖尿病15例。
1.2 治疗方法
行支架术前,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剂量100 mg/2 d。氯吡格雷75 mg/2 d。手术过程中使用肝素1 mg/kg抗凝,术中每延长1 h追加100 mg剂量,术后也使用肝素抗凝6 mg/h,持续用药2 d。口服氯吡格雷300 mg/3 d,阿司匹林300 mg/3 d,3 d后改为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连用12个月。支架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导入,导管沿着动脉血管走向送到冠状动脉口,引钢丝送至病变动脉远端,将支架送到冠状动脉狭窄处,压力泵进行加压膨胀施放病变处,减压后球囊取出[2]。
1.3 病情划分
①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负荷增加导致心肌急剧短促缺血,缺氧引发心脏绞痛;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供血急剧减少,心肌持续缺血导致心肌坏死;③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心肌组织萎缩,心肌大面积坏死后引发纤维增生;④猝死: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痉挛、栓塞,导致心肌急剧缺血,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1.4 疗效评价
术后2个月,对支架术疗效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术后各功能恢复情况(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心功能)依次划分,显效: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消失,心功能显著改善;好转: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心功能均改善;一般: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稍改善,心功能轻微改善;无效: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心功能无变化。
2 结果
2.1 126 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
126 例CHD患者,共224处病变,置入支架256个;手术过程中未发生支架脱落,成功率100%;手术过程中未发现急性血栓与血管并发症。
2.2 126 例患者恢复率及临床疗效情况
126 例患者的恢复125例(99.21%)。临床疗效:显效68例(53.97%),好转 45例(35.71%),一般 12例(9.52%),无效 1例(0.79%)。
3 讨论
CHD是多发于老年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患者胸骨后出现压榨式疼痛,疼痛可延伸至颈部,下颌,手臂以及向背部、腹部扩散,患者也可伴有眩晕,寒战,盗汗,恶心,晕厥症状。冠状动脉疾病恶化可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内壁栓塞,引起供血不足,使心肌功能出现障碍,严重的持续心肌缺血引起患者心肌坏死,导致心肌纤维化,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CHD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该病与多种综合因素相关,如家族发病史、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日常生活习惯等[3]。
3.1 发病机制
由于患者体内脂类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物质沉淀于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持续沉积形成白色斑块,呈粥样,故称为粥样硬化,这些斑块长时间累积,造成血管壁狭窄,血液流动受阻,引发心肌缺血,使患者产生心脏绞痛。长时间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坏死,动脉血管壁溃疡破裂都可形成血栓,阻断血管血液流动,造成心肌梗死、猝死。
3.2 临床表现
该病一般多发于>45岁的男性,>55岁的女性或绝经后女性,如有家族心脏病史也会影响该病的发病概率。
临床表现多为心绞痛,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猝死。①心绞痛:由于心肌短暂缺血,缺氧造成,其症状表现为胸腔压迫性疼痛,伴有闷胀感觉,一般持续时间<5 min,可自行解除。其疼痛放射性较广,可扩展至手指,左臂内侧。运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会引起心脏负担加重导致疼痛,服用硝酸甘油症状可减轻。疼痛发作时常伴有盗汗虚出,呼吸急促,胸闷心悸,恶心头昏等症状[4]。②心肌梗死是CHD病情急剧加重的表现,其临床表现为突发时胸部疼痛剧烈,呈放射性扩张,持续时间较长,经硝酸甘油可缓解,呼吸急促,恶心头昏,脉搏细微,皮肤湿冷,面无血色,有的患者伴有晕厥,休克现象[5]。
3.3 术后问题
3.3.1 术后并发症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支架术后的一种并发症,是支架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分为急性(术中至术后24 h)、亚急性(术后24 h至术后1个月)、晚期(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内)和晚晚期(术后1年以上)。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容易出现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治疗术中,此时患者可出现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等,医生会立即用球囊扩张、冠状动脉内溶栓等方法处理,治疗成功率超过99%。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较少见,表现为术后症状好转过程中突然出现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或压低等急性心肌缺血表现,此时即使患者已经出院,也应立即返回医院,行急诊冠脉造影和急诊PCI。支架内晚期和晚晚期血栓形成更为少见,多见于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故支架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应当咨询相关医生,不要擅自停药。
3.3.2 术后维护期用药 支架术后患者须服用阿司匹林,过敏患者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但由于老年人血管壁纤维程度高,可能会引发脑出血等。同时,术后护理更为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防止情绪激动,饮食注意摄取膳食总能量控制,低脂低胆固醇,对蔗糖限制食用,患者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含维生素C类丰富的水果蔬菜、植物蛋白丰富的豆制品[7-8]。
综上所述,支架术已经成为有效治疗CHD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支架术已经发展为常规手术之一,必要时患者应及时进行支架术治疗。同时,术后也是一个关键的养护期,患者术后应适当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进行适当运动,注意饮食习惯,少脂肪,低胆固醇,多摄取膳食纤维、植物蛋白,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自我生命质量。支架术治疗CHD,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乔树宾,王乐丰,梁慧,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0,13(6):35-36.
[2]王楷.探讨冠心病治疗方案[J].医学研究,2008,6(5):9-11.
[3]董照辉,周长高,隋海燕.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80例临床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11):49-50.
[4]刘映峰,傅向阳,钱学贤,等.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6例临床报告[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1999,7(3):102-104.
[5]赵嫣,葛均波,张少衡,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最佳时间段的选择[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2):192-195.
[6]李平,陈丽芬,张少富,等.冠脉内支架50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2):270-271.
[7]谢雯.冠心病支架术后疗效评估[J].现代医学,2007,8(2):8-10.
[8]顾惠君.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临床医学,2000,7(3):322-323.
Effect observation of observe the of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stenting
LU Jian HUANG Liu-qiang RUAN Xi-yong
People′s Hospital of Wuming County in Nanning Cit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mous Region,Wuming 5301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stenting.Methods12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o
stenting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2 in certain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their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patients were also occasionally visited within 6 months after stenting surgery;their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surgery,the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was 99.21%(the success rate was 53.97%,the improvement rate was 35.71%,the general recovery rate was 9.52%.Conclusion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stenting has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It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trea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ly.
Stenting;Coronary heart disease;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541.4
B
1674-4721(2013)08(b)-0181-02
2013-04-09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