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43例院前急救与转运分析
2013-02-02张忠森
张忠森
急性左心衰是“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左心室排血量显著和急骤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淤血的综合征”[1]是院前常见的急危重症病,近几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该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迅速有效地抢救治疗,病情多可明显缓解,但病情多有反复。对于患者病情和治疗措施以及转运途中的危险性必须和家属做好沟通,并签字确认,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做好抢救准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了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间我们120急救中心接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3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41~88岁,平均为70.2岁。其中冠心病2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瓣膜病1例,原因不明1例。
1.2 临床表现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至神志模糊[2]。
1.3 救护车内备 省定急救药品、生命监护仪、心电图机、监护除颤仪、简易呼吸机及面罩氧疗设备、气管插管器材、电动吸引器、颈托及夹板(有的配备负压固定器)、止血带、铲式担架一付和楼梯轮椅一辆。急救人员:每组急救单元5人:急救医师1人(临床工作最少三年以上),护士1人,担架员2人,司机1人。所有救护人员都经过系统的院前急救培训。
1.4 急救措施 接诊后3 min内出诊,患者均取坐位或半卧位,给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建立静脉通路,速尿静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并根据血压调节滴速(血压低着用多巴胺)、静推西地兰(除外急性心梗),氨茶碱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烦躁着给予安定静推。治疗中及搬运途中向家属告知病情的危险性,征求家属的理解支持并签字确认。经过上述就治,患者症状缓解后,把患者抬上救护车,转运时应平稳迅速。在救护车上连接监护仪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调节输液速度。
2 结果
经全体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本组病例43例中治疗后显效29例,占67.44%,有效11例,占25.58%,无效3例,占6.977%,总有效达到93.02%。其中1例合并多脏器衰竭在家中病情持续恶化抢救无效死亡、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死亡。
3 讨论
3.1 急性左心衰竭原发病以冠心病最多见、尤其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者多见,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3]。
3.2 途中联系患者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对疗效有较大的影响,但也存在患者及家属表述不清、处理不规范甚至加重病情的情况。
3.3 本组有30例患者在医生到达前已服用药、吸氧及采取端坐体位等自救措施,显示了人们的自我急救意识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3.4 左心衰竭病情凶险,变化快,死亡率高。尤其老年人基础病多复杂,且多伴有多脏器衰竭,更要及时干预治疗[4]。
3.5 镇静药的使用:吗啡除了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心脏负担,还具有减少减轻心脏负荷作用[5]。但现在急救车一般只配备安定类药,在转运途中,尤其在抬下楼过程中患者多有烦躁加重情况。应用安定显得非常重要。
3.6 楼梯轮椅使用尤其是在无电梯且患者体重大的情况下比常规铲式担架更加便利,患者感到更加舒适。
3.7 在治疗时以及转运途中和家属及时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是关键,且必须签字确认。1例患者家属拒绝用药,在到达医院途中患者突发心脏骤停,虽经抢救仍旧死亡。另外2例危重患者虽然抢救无效死亡,但是由于抢救时和转运前和家属已经充分沟通,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已经签字确认所以并没有发生投诉纠纷。
作为院前急救医生首先要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院前急救设备性能和急救药品的充足,出诊快,到达患者身边前应该电话联系患者家属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到达时再次根据检查迅速判断,按照急救规范合理救治,和家属做好沟通并签字确认。平稳快速的将患者转送达医院,从而提高急性左心力衰竭院前急救成功率途径,并且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5-196.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
[3]王建堂.急性左心衰竭68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1).
[4]郑雪英.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130例救治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
[5]Peacock WF;Hollander JE;Diercks DB Morphine and outcomes in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n ADHERE analysis,2008(04)doi:10.1136/emj.2007.0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