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56例护理体会

2013-02-02李红景张喜晶刘振云赵忠华姜运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肌力偏瘫溶栓

李红景 张喜晶 刘振云 赵忠华 姜运梅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是在发病4~6 h内应用药物将坏死区已形成的血栓溶解并使其血管再通,迅速恢复血流量的一种方法。现将56例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62~76岁,平均71.3岁。有高血压病史43例,糖尿病史5例,心脏病史8例,发病时间均在2~6 h内。全部有偏瘫症状,伴失语症5例,意识障碍7例。经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血压190/100 mm Hg以内,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禁

忌证。

1.2 治疗方法 立即快速静点20%甘露醇250 ml,尿激酶(UK)100万~150万U+0.9%氯化钠100 ml,持续静脉输入,1 h内输完。溶栓完毕后立即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同时给予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

1.3 护理措施 ①安排在重症监护室,心电监护,采集各种标本,迅速建立静脉通路,24 h内定时观察血压,溶栓2 h内绝对卧床休息,15 min测血压一次,之后的6 h内每30 min测一次,余下的16每小时观察一次。24 h后改为4~6 h监测血压一次,一直到出院。②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观察定向力是否正确,是否有意识障碍加重的情况。观察肢体瘫痪是否加重、语言能力和肢体肌力情况,警惕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③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开始速度控制在0.5 mg/h,再根据血压下降情况调整速度,以防降压速度过快加重脑出血。在应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药物时,要观察是否有尿量减少、双下肢水肿以及表情淡漠等神经症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④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3 L/min,按时翻身叩背,意识障碍者加床栏。留置导尿的做好尿管护理及会阴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睡眠欠佳者给予镇静剂。⑤观察凝血功能的情况。在溶栓后的24 h至7 d内,需要隔日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有无异常,观察患者的口腔、前胸、后背、大腿内侧有无出血点,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不止的现象。穿刺后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测血压时尽量避免在穿刺侧的肢体测量。⑥溶栓后体温大于38.5℃给予物理降温,以免体温升高增加脑代谢耗氧及自由基产生,增加死亡率及致残率。⑦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高蛋白、低盐、低脂、低热量,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⑧心理护理。患者突然出现肢体瘫痪、语言不清,精神压力很大,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减轻其抑郁、焦虑的情绪,讲解疾病知识,详细介绍溶栓的目的和效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治疗的特殊性,对家属也应交代发生严重出血的可能性与危险性。

2 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经正规的治疗及科学合理的护理,未出现药物过敏及出血病例,无死亡病例。①显效36例:语言正常,肢体肌力增加Ⅲ级及Ⅲ级以上或恢复至正常,生活能自理,神经系统症状消失。②有效16例。语言能力明显改善,肢体肌力增加1级~Ⅱ级,生活部分自理。③无效4例,意识、语言能力、肢体肌力无改善或继续加重。总有效率92.9%,平均住院25 d。溶栓治疗后52例偏瘫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3 讨论

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溶栓治疗时,精心护理是提高溶栓疗效的关键。尿激酶的作用特点是对新形成的血栓有明显疗效,对陈旧和已被机化的血栓效果不佳,因此早期溶栓时间紧,任务重,护理配合需要及时而准确。在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和偏瘫肢体功能的变化,又要观察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又要重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这样才可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肌力偏瘫溶栓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