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2013-02-02孙玲朱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我院康复心理

孙玲 朱利

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孙玲 朱利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32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融洽了医患关系,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信心。结论心理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脑卒中;心理护理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的俗称,是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机能紊乱的总称。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症状,其中75%以上丧失劳动能力,患者常有悲观、消极、自卑等不良心理。这不仅影响到治疗效果,而且也能促使或诱发重复发作,不能及时康复。我院对收治的32例患者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共收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54~70岁,平均62岁,脑出血10例,脑梗死22例,均经CT检查确认,住院接受护理治疗。

2 护理分析

2.1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是能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应用,它将心理行为科学系统知识,结合护理工作实践,应用到临床医学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为护士要加强心理品质修养,能把护理心理渗透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融合在各项护理措施中。掌握护理对象的一般心理和特殊表现,才能懂得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心理护理,从而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2.2患者心理特征 脑卒中患者一般是发病急,大多是在家或者干活时突然晕倒在地,肢体活动受限,自己不能站立起来,甚至不能言语。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自理困难,不知所措,难以接受。患者易出现悲观、消极、恐惧、烦躁等一系列心理变化,担心自己成为家庭负担,表现情绪低落,且容易激怒。到恢复期又不能及时达到康复效果,患者往往陷入绝望和担忧的抑郁焦虑状态中。

2.3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评估每个脑卒中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做好疾病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的同时,应及时给予人性化关怀,以高度同情心去关爱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细心解释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并且创造丰富的生活,同时向患者做好卫生宣传教育,讲解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保持整洁的环境,病房卫生、通风、安静,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尽量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需要及关心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沟通时态度和蔼、热情,言语温和体贴,争取家属的配合与支持,了解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性、兴趣爱好、文化程度等,从而进行个性化护理,促进自然恢复。在进行各项护理工作中,时刻面带微笑,经常留意患者情绪变化,善于从患者眼神表情中读懂他们的需求,超越患者期望,让其备受重视和尊重。并主动配合他们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脑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帮助活动偏瘫肢体被动运动,鼓励患者尽早积极主动的训练,并且嘱咐患者训练时力度和方法,做到安全、有效,要注意放松心态,而且要持之以恒。

2.4体会 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思维清醒,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掌握了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需求,及时的给予到位护理治疗和解决问题,使患者感受到真真正正的关爱,自信心不断增强,就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病情。不悲观失望,只有积极的配合治疗,才能减少致残率,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3 讨论

引起脑卒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心理变化、思想情绪是很重要的诱发因素。所以对3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了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从而达到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71117 莱芜市雪野镇雪野中心卫生院

猜你喜欢

我院康复心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