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3-02-02李涤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服药护理人员康复

李涤慧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在卒中后伴发的一种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情感障碍性疾病。由于各项研究的评价方法、诊断标准、患者选择和脑卒中后时间的不同,各研究报道的PSD发生率差异较大,目前认为PSD发生率达30%以上[1,2],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卒中后抑郁症在病后6个月内和24个月内有2次发病高峰[3]。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以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对周围的人或事物失去兴趣为主,严重者可出现精神异常及自杀等行为,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从护理人员的角度,系统阐释护理人员怎样帮助卒中后抑郁患者摆脱疾病困扰。

1 明确角色-医护人员与患者关系的确立

正如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所说,医护人员与患者关系实质是强者对弱者、正者对邪者、智者对愚者所能发挥的影响力。护理人员每天接触患者的时间最长,最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在心理上给患者巨大的安慰。

2 自身修养-情感与心态

医患间的信赖是一切诊疗工作的前提-对疾病专业知识的了解能有效地执行医嘱,让护理工作有的放矢;举手投足间表现出的对患者的诚意,为患者着想的立场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都能给患者带来正面的能量,让护士成为一个屹立不倒、可以让患者信赖、依靠的能量站。

3 专业知识-掌握护理的方法

3.1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PSD恢复 脑卒中后的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下降易导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5],早期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洗手、洗脸、穿衣服、梳头等功能训练;较之单纯药物治疗更有益于PSD的改善;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刺激其语言功能;训练方面:急性期保持患肢功能位、定时更换体位并按摩瘫痪肢体,四肢各大、小关节都要按要求做被动运动;恢复期在加强健肢活动的同时,鼓励患者用健肢帮助患肢的握拳、抬腿等活动,同时进行起立、坐位平衡及步行训练;对于手指精细动作的练习,范围应由小变大,可使用橡皮握力圈训练患侧手的握手力量;坐于床边练习踏脚动作。早期康复护理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护士在康复过程中,对患者取得的任何一点成绩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激发患者的锻炼热情,提高自信心,减轻负性心理。

3.2 应用抗抑郁药物的护理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因其只选择性地作用于5-HT受体,具有疗效高、风险低、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故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4],临床常用药物为百忧解,其药理作用是通过补充提高人体内五羟色胺的浓度来产生快乐感,消除忧郁感。服药后2到4周可见效,见效后须长期服用,以保持血液浓度的稳定性。在用药过程中,护士应向患者讲明服药方法、预期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可能出现的消化系统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厌食、恶心、腹泻等;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厌食、焦虑、幻觉、躁狂、神经质和睡眠异常、体位性低血压等。百忧解需慎用于有抽搐发作史或躁狂症病史的患者,若患者发生抽搐发作或躁狂症状时,应立即停药;由于其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肾脏排泄,对于肝功能紊乱的患者,应降低服用量,如隔日服药;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以防止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及停药后出现的高血糖;同其他抗抑郁药一样,治疗最初数周内可能疗效不明显,抑郁症患者常见消极情绪并有自杀企图,在此期间应密切监护患者,直至症状有明显好转;让患者了解药物的性能及自我观察,从而能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按时服药,以达到治疗效果。对于重度抑郁患者,仍可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3.3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因工作能力的丧失及生活品质的下降,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缺乏主动性,日常生活过分依赖他人,对治疗和训练持怀疑态度,对生活绝望,甚至产生自杀意识等。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问题实施心理康复护理。将心理康复护理导入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整个过程,可减少社会应激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6]。

3.3.1 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护士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个体及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正确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刘彩华等[7]报道,给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耐心倾听其诉说并做出必要的反应,留家人陪伴等,做到精神支持和生活上的关心,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其抑郁状态。聂晓红等[8]研究证实,对PSD患者早期实施心理护理,瘫痪肢体肌力明显改善,能及早帮助患者重建生活能力,建立乐观情绪,充分发挥心理防御机制,主动功能训练,抑郁症状也随之消除。

3.3.2 引导患者放松紧张的心理 对心理障碍明显的患者用暗示方法进行心理治疗,同时通过音乐疗法、静气功改变患者的异常心理,使他们尽快恢复健康[9]活动时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或者戏曲,选择轻松欢快,积极乐观的乐曲,使患者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音乐来调节患者的紧张情绪。除外,可教患者一些放松动作,如平卧,两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握紧拳头的同时深吸一口气,然后徐徐将气吐出,同时慢慢松拳,以此来缓解负性心理。

[1]Gustafson Y,Nilsson I,Mattssen M,et al.Epidem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Drugs Aging,1995,7:298-309.

[2]秦绍森,胡夏生,文诗广.脑卒中并发抑郁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0,8(4):292-293.

[3]孟家眉.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160.

[4]COLEMG,EILEL M,MCCUSKERJ,et al.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s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elderly inpatients:systematic review.Geriater Psychiatry Neurol,2001,14(1):37-41.

[5]刘力,冯应棠,经慧英.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19(12):130.

[6]倪晓春.脑卒中后抑郁症心理康复护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5(5):268.

[7]刘彩华,鲁谨,鲁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37-39.

[8]聂晓红,白小平,杜贵平.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学杂志,2001,12(16):714.

[9]胡慧,左满花,潘亚兰,等.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应对方式及护理干预研究.护理研究,2010,24(12):3145-3146.

猜你喜欢

服药护理人员康复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