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3-02-02涂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针头肝素输液

涂菲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为了减轻患儿痛苦,保护血管,方便临床用药和减轻护理工作量,小儿静脉留置针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工作。其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也能缓解护士反复穿刺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78例,其中≤1岁33例,1~3岁35例,≥3岁10例。

1.2 方法

1.2.1 材料 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 gY。

1.2.2 穿刺部位的选择 小儿静脉留置针选择相对粗直、血流量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如颞浅静脉、前额静脉、耳后静脉、手背静脉或者足背静脉等。一般小儿多运用前额静脉,因此静脉留置时间较长也比较直,故选用此静脉穿刺为主。

1.2.3 穿刺方法 常规消毒皮肤,范围在8 cm×8 cm,头皮静脉应剔除穿刺点周围头发10 cm,待干。将3 m透明敷贴撕开写好留置管日期时间及操作者名字备用。取5 ml生理盐水与头皮针头连接,再将头皮针头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排尽空气,待用。除去针套松动外套管,调整针头斜面向上,绷紧皮肤,针尖保持向上,在血管上方针头与皮肤呈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5°~10°再进针0.2 cm。左手将针芯退出少许,右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边退针芯边将套管顺静脉方向送入血管[2],抽出针芯后,证实在血管内后保持正压冲管后连接输液器接头。

1.2.4 固定 静脉留置针的固定需牢靠,穿刺成功后先用两条普通输液胶贴固定针眼及针翼Y型处,再用3 m无菌透明敷贴覆盖整个留置针,然后在透明敷贴上面用布胶贴S型固定肝素帽处,肝素帽开口向离心方向。在临床中发现有留置针敷贴导致患儿皮肤红肿、破损等现象,易引发感染,对此我科在使用透明敷贴时用注射器针头在敷贴上扎孔以保持其透气性,并在留置第三天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后更换扎孔的透明敷贴,同时向患儿家长做好宣传教育,让其注意患儿留置针的保护,注意防水,在敷贴有卷边时要及时通知护士更换,避免患儿抓桡留置针做好交接班工作。

1.2.5 封管 ①方法:我科留置针常规用5 ml生理盐水封管,自输液器带针头衔接处注入封管液,以脉冲式封管方式封管,推注时推一下停一下,边退边将针头拔出,拔至肝素帽处,夹住留置针小夹子。剩余一点液体推入肝素帽内后将针头拔出,封管即完成。②留置时间:我国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 d,最长不超过7 d[3],我科所有住院患儿中3岁以上患儿留置时间比3岁以下患儿留置时间要长,一般都保留5 d。

2 护理

2.1 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健康教育,留置针虽然让患儿及家长受益,但也增加了家长对患儿的护理难度。我科住院患儿经常有外出情况,所以在穿刺前就应该告知患儿家长留置针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等,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对于皮肤有湿疹及皮肤敏感患儿应加强留置针部位的观察。对于年长儿手背静脉留置针嘱咐患儿减少过度活动,诱导其配合。

2.2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对于较小婴幼儿在输液完毕后用棉袜套住手防止其抓托出留置针。每日进行输液前应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局部有无肿胀等炎症反应,如出现肿胀或者皮肤过敏严重者应拔出针管并根据相应情况采取措施。在输注高渗液体前应抽有无回血,确保在血管内方可输入,根据病情调节好滴速。每班做好交接班防止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

3 体会

静脉留置针已经广泛的运用于临床,部分专科医院已实行无钢针穿刺管理。这便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严格规范留置针期间的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患儿家属的教育工作以及护理人员对置管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家长的费用负担,减轻患儿的痛苦,也使得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向患儿家长宣传疾病知识的护理,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1]曹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2]饶庆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24.

[3]殷磊.护理学基础.第3版.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针头肝素输液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