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8例临床分析
2013-02-02吕卫琴李晓琴倪妍
吕卫琴 李晓琴 倪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28~32岁,平均年龄26.5岁,第一胎6例,第二胎2例,发病时间:8周,30周,36周,38周,40周,产后3 d,产后7 d,产后12 d。1例于第一胎时曾患过CVST,4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余无合并症。
1.2 症状和体征 头痛6例,呕吐5例,视力缺损1例,发作性四肢抽搐5例,意识障碍2例.体格检查,2例神智不清,1例双眼向右凝视,Babinski征阳性4例,kerning征阳性2例。
1.3 实验室检查 血WBC>10×109/L者8例,尿蛋白(+~+++)4例,血尿酸增高4例。
1.4 影像学检查 4例行头颅CT检查,其中多发性脑梗死2例,左额叶低密度灶1例,弥漫性脑水肿1例,4例行MRI检查,均显示上矢状窦呈空三角形高密度影。
2 治疗与结果
8例患者均给予镇静脱水降颅压治疗,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给予硫酸镁解痉,心痛定降压治疗。3例孕晚期患者均因病情危重,未能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死亡。1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后治愈。
3 讨论
3.1 CVST形成是孕产妇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最常见的部位为上矢状窦,这可能与本身的解剖结构有关。
3.2 CVST形成的主要原因 与围生期凝血机制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有关。①妊娠期多种凝血因子增加,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最明显,II,VII,VIII,X均见明显增加,还发现在子宫蜕膜和胎膜中活力很高的凝血活酶物质。②纤溶系统的活性下降。③妊娠期血小板可以增高,减少或正常。晚期血小板轻度下降,但其粘附性是增加的。尤其在妊高征的状态下,全身小动脉痉挛,更易形成血栓。④此外,大量的出汗,出血,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加之产褥期卧床多,血液循环减慢,易形成血栓。
3.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视力障碍,癫痫样发作,意识障碍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
3.4 影像学特点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CVST的主要手段[1]。CT扫描可显示直接征像为空三角征和条索征,间接征象为局灶性的梗死或水肿。CT正常或可疑的病例应行MRI,可在各个序列上见到窦内高信号,正常的流空现象消失。本组8例,MRI确诊4例。DSA对本诊断的意义最大,主要表现为静脉窦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2],但其为创伤性检查,故MRI检查为CVST首选。
3.5 鉴别诊断 围生期出现癫痫样发作可能有:妊娠合并癫痫,子痫及CVST。妊娠合并癫痫者孕前多有癫痫史。子痫常有血压高,蛋白尿,水肿,恶心,呕吐,抽搐等,有时不易与CVST区别,影像学改变是鉴别的关键。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如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应高度怀疑CVST。
3.6 治疗和转归 肝素是目前治疗CVST的一线药物。经统计分析,可使患者的死亡率降低14%,相对危险性降低70%[3]。由于肝素的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且半衰期短,药物过量时易调整,因此是妊娠期间首选的抗凝剂。此外还需积极的降颅压,抗感染,退热,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延。
总之,对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患者出现严重的头痛,恶心等,均应高度重视,及时行头颅MRI,以确诊CVST,排除颅内其他病变。一旦确诊应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同时结合全身症状对症治疗。对于病情危重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能否降低死亡率尚需进一步探讨。因本组资料较较少,需进一步进行前瞻性分析。
[1] 尹路峰,钱采韵.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核磁共振成像. 中国神经精神杂志,1995,21:178.
[2] 焦书竹.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67.
[3] 苏克江,宋扬.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现状.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