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2013-02-01马桂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多媒体

马桂琴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特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激发兴趣;活跃思维;突破难点;培养情感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逐渐地进入课堂,如何把握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认知工具、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这是我们亟需研讨的问题。

一、视听并茂,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生动可感的多媒体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它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适宜的教学媒体,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客观场景,让文字动态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一位教师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先让学生闭目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逼真、生动、优美的声音,使学生仿佛来到了西沙群岛,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一边看活动投影片上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讲解启发。这样,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生长着奇特树木的海岛和鸥鸟翩飞、嬉戏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儿童的面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教学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它们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展示过程,活跃思维

语言文字训练的深层是思维训练,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介入,跨越了时空距离,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展示了教学过程,强化学生感知,促进学生记忆、思维、想象和联想,激活思维。有教师在执教《冀中的地道战》时,先让学生观看剪辑的录像——村庄下面的地道结构(形象思维),直观的空间形象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再对照课文,边读边议,边想边画(抽象思维一形象思维),尔后投影于屏幕上,学生判断正误,教师随机点拨(形象思维一抽象思维),最后请学生指着屏幕说说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形象思维一抽象思维)。可见,借助媒体展示教学过程,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巧妙铺设,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是由知识的深度、学生的经验以及认识的模糊造成的。教学难点并不一定是教学重点,但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有效地突破解决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的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巧妙运用多媒体铺路搭桥,减缓学生攀援思维高峰的坡度,是理解教材重点、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情感是朗读的关键。实践证明,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丰富学生感知,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切实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开始使用投影仪映出周总理的遗像;同时,教师用哀痛低沉的语调对学生说:“1976年1月8日凌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学生凝视周总理遗像,听着老师舒缓沉痛的话语,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个个深受感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如同画龙点睛之笔,不仅可以把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课文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确定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