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的道德关怀与和谐劳资关系构建

2013-02-01张婷婷李玉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企业家

张婷婷 李玉琴

【摘要】劳资关系的和谐,需要劳资关系主体的双赢,既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又满足员工的需求。企业家对员工的道德关怀能够实现劳资关系主体的双赢,达到“利己”的同时又“利他”的效果,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关键词】企业家;道德关怀;和谐劳资关系

近年来,劳资关系备受关注。劳资关系表现出不和谐的一面。由于劳资关系双方相背的利益取向,双方的矛盾具有绝对性和内生性;又由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这就需要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有所作为。虽然我国正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采取行政手段督促企业家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但往往力不从心,效果大打折扣。在劳资纠纷中,不仅包含着传统意义上的经济问题,同时夹杂着大量的伦理问题,因此,对劳资关系进行伦理调整势在必行。

一、企业家的道德关怀

和谐劳资关系是在政府引导下,劳资双方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各尽所能,利润共享,共同管理,风险共担,通过协商、互让调解劳资利益的新型劳资关系。但在目前的劳资关系系统下,企业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很难将“利己”与“利他”统一起来。企业家对员工进行道德关怀这一伦理调整形式可以将“利己”与“利他”和谐统一起来,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有效途径。

企业家主要是指能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勇于承担经营风险并能开拓创新,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具有特殊素质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他们既是创业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康德的道德哲学认为,人既有完善自身的职责,也有提升他人幸福的职责,“尊重他人身上的人性并非仅仅意味着尊重该人的理性能力。”企业家必须在要求明确的自身利益的同时,履行对员工的道德责任。企业家对员工的道德关怀是指,企业家出于道德的考虑,主动对员工合法权益之外的家庭、生活予以关注和帮助。

企业家作为劳资关系伦理调整的主体,对员工的道德关怀,体现了一种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同其他有形、无形的生产要素共同参与企业的运作,促成企业经济利益的增长,这是一种“利己”行为,是每个企业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企业家在“利己”的同时也实现了“利他”的结果。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仅体现在企业家有意识的“利己”行为所引起的无意识的“利他”后果,还应该包涵企业家有意识的“利他”行为。而这种有意识的“利他”行为正是企业家的道德关怀。

二、和谐劳资关系需要企业家的道德关怀

在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下,企业很容易冒抗拒行政命令、藐视法律条文之险,无视社会舆论之压力,变态的追逐经济利益,抛弃“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而置员工利益于不顾。企业家对员工的道德关怀能够实现劳资关系主体的双赢,达到“利己”的同时又“利他”的效果,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首先,企业家的道德关怀会达到“利己”的效果。一方面,创造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家与一切社会组织的领导者一样,不仅对组织的发展壮大发挥关键作用,而且对组织文化、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个企业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为主体,并且,人与物的结合必须通过人方能实现。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潜力,才能使人与物的结合达到最佳状态,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行,为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打好最关键的基础。而企业家的道德关怀这种有意识的“利他”行为能够最直接的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和潜力,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企业家的道德关怀这种有意识的“利他”行为,反过来也达到了“利己”的效果,为企业创造了无形的资产。这里,我们需要引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明。马斯洛将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正是因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较原始和低级的需求造就了“利己”的初始动机。比如人们为了生存会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争取生存必需品,为了获得基本的安全感会划定私人空间不许别人侵犯等。当这两个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还没得到满足的时候,人更多的会表现出“利己”的一面,而随着这些基础需求得到满足,对更高层次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就会占据人们的内心。巧妙的是,后面这些需求的实现似乎更需要人们有“利他”的行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不可能结交真正的朋友和受到人们的尊重的。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在社交上受到尊重。因此,从个人的角度看,“利己”与“利他”是统一在社会人的共性——有层次的需求上的,“利他”才可进一步“利己”。企业家的道德关怀赢得了员工的尊重,提升了企业的形象,而企业的形象又是一笔无形的不可估量的资产。

其次,企业家的道德关怀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企业家有意识的“利他”行为的直接后果当然就是“利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关注的更多的是精神的愉悦,他们要求的是作为人被尊重的权利和自我实现的权利。道德关怀体现的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模式,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虽然,企业家管理的最终目的只能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这间接的实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关怀,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渴望归属感,与企业共荣辱。企业家的道德关怀,肯定了员工对企业做出的贡献,肯定了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能够让企业成为他们心中的梦工厂。

最后,企业家的道德关怀实现了“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劳资关系的和谐就表现为“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企业家的道德关怀这种有意识的“利他”行为,能够很好的将劳资双方的利益诉求统一起来,实现双赢。这一关怀行为,通过作用于员工的主观感受,对他们遇到的事业挫折、感情波折、病痛烦恼等给予及时的疏导,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人我关系从而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整个企业凝结成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团体。这是企业蓬勃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力量之源。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又能反哺员工的利益。员工因自身利益得到满足,就会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将企业带入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和谐统一。雅克·科里意识到并极其关注这一点,他特别强调“黄金法则”和“关怀伦理”,强调反向换位思考,并认为这是经济活动中对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伦理基础。

三、提升企业家道德关怀的具体路径

现实中,在公认的道德准则遭受严重挑战、甚至被无情践踏的情况下,劳资关系的社会调整更多是一种道义上的援助和支持,从而形成全社会的道义力量,并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进而引起相关行政部门的注意,迫使资方履行道德责任。但是,“如果外在规则无法融合于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并在道德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德性,那么这种社会性规定只能永远作为道德主体的异在者”。由此看来,企业家道德意识的觉醒这种有意识的“利他”行为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加强道德关怀的制度建设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企业是国家经济生活的组织者,完善的企业道德关怀制度是一个企业管理价值观的直观体现。因此,将以SA8000、ISO26000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员工的现实需求融入到企业的道德关怀制度中,是当下企业首先要做的。在细化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更注重明确对劳动者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的关怀。例如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的规章制度中的“必访”制度。沙钢规定:凡是职工生病或住院,厂部和分厂车间两级领导,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亲自去探望慰问,了解病情,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厂里帮助什么。沙钢职工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他们都有自己切身的体会,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在他们身上自然会发出一股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2、提供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追求,是员工的最高需求,也是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因此,企业家应运用自身的管理能力,为员工创造实现价值的机会。首先,设立公平的晋升制度。在企业的制度中明确规定晋升办法,通过管理手段保证其实施,让每个员工都公平的享有这一机会。其次,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定期培训是员工增强自身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企业家应该定期安排员工进行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最后,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差异,安排不同的工作岗位,并且这个岗位相对与员工能力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员工工作能力的发展。

3、设立员工关爱中心

了解员工对组织运行各个方面的主观心理感受,尤其是与员工利益息息相关的方面,为企业开展深入的道德实践提供依据,为企业制定完善的道德关怀制度提供信息反馈。道德关怀,其对象就是员工,只有员工满意,才是成功的道德关怀。企业家要善于与员工沟通,深入员工的生活,了解员工更细微、更迫切的需求。

企业家应在企业设立员工关爱中心,统一收集员工诉求,统筹调动自身资源,对员工实施及时关怀。大多数员工都有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与他们的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会告诉你他们的工作是如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变化的。因此,学会倾听员工的心声,并捕获他们的生活故事中与企业有关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为企业家的道德关怀提供指导、指明方向。

4、设立并丰富员工福利关怀项目

将关怀送到员工生活的每个角落,就如一缕道德的春风吹进员工的心田。例如,著名的罗门哈斯公司就将对员工的道德关怀作为企业永葆动力的秘诀,这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业绩。

(1)员工退休储蓄计划。员工退休储蓄计划是一种生活保障投资计划。在为员工提供同行业中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的基础上,企业还可以为员工额外设立一项补充的退休储蓄金计划,这里以罗门哈斯公司的员工退休储蓄计划为例:退休储蓄金由公司和员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支付,并保持公司支付的比例永远高于员工的比例,支付比例与员工为公司服务的年限成正比,最高的支付数是员工支付数的两倍。企业家可根据企业的客观状况确定企业与员工的支付比例。

(2)健身计划。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AsisstancePrograms,简称EAP),是美国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企业界所推行的一种福利方案,以帮助员工解决社会、心理、经济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这一计划的服务范围就包括职业健康促进计划(OHPP),它是组织所采取的寻找并解决那些在工作场所内外引起员工健康隐患问题的措施和活动的总和。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员工的人际关系良性发展,增加工作环境中的合作行为,提高员工的适应性、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为员工设立健身计划:每年为每位员工提供定额的健身费,目的在于唤醒员工的健康意识。此外,企业可配备各种健身设施,并组织员工参与社区篮球、足球比赛,鼓励员工在休息时间多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和充沛的精力。

(3)家庭日计划。企业应重视员工的生活品质,提倡家庭观念和归属感。以罗门哈斯公司为例,2006年11月4日,来自83个家庭的235名员工和他们的家属被邀请参观了罗门哈斯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内的新研发中心。在分析中心,家属参加了关于公司历史和相关信息的猜谜活动。孩子们十分喜欢公司准备的小游戏,在员工食堂,孩子们还学习了如何亲手制作点心。这一活动此后将定期举行。家庭生活是否美满是员工幸福度的最重要指标,它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和能力的发挥,影响员工的工作业绩。

(4)奖助学金计划。一个成熟的企业和聪明的企业家,不应该只关注员工个人的工作生活状况,而应该把员工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之内。企业家可以从企业的利润中,拿出部分作为员工子女的奖助学基金,奖励成绩优异的员工子女,同时帮助家庭困难的员工子女完成学业。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培养有特殊专长的员工子女,发挥专长,增强他们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企业家
话说企业家精神境界
一位企业家持续画好“同心圆”
星盘中的企业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激发企业家精神
激发企业家精神 赢创直销新未来
金色年华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获企业家好评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洪培琪:爱发明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