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投石 激奇生疑
2013-02-01路线
路线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死板的记忆和背诵并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探索、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如何设计课堂“问题”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意识;初中物理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死板的记忆和背诵并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探索、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尤其值得广泛推行。近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对“问题意识”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些认识,取得了初步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注重生活实际问题、开放问题引入,进行引领实验,用问题让学生领会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求让我们的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物理,让他们在现实、有效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物理知识。物理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寓物理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物理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同学们体验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物理,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物理,感受物理的魅力,从中能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探索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首先提供实验器材,之后创设下列问题情境(体验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去确定研究对象),引导他们在小组里交流、讨论,逐步由自己得出结论。
问题1:怎样利用器材能使小球获得稳定的速度?(利用斜槽,并让小球从等高处静止释放)
问题2:如何设计碰撞过程,可使实验简单又合理?(一球静止,对心正碰)
问题3:根据提供器材,你能否直接测量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能否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物理量的转化测量?还应该设计怎样的运动过程?(等高平抛,将较难测量的速度巧妙转化为较易测量的位移,等等)
问题4: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其它实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二、注重生活实际问题有效发展物理意识
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设计问题或创设情景,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这样设计真实、亲切。并突出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关注大自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而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在物理教学时,笔者常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实际问题情境。
如,公路上油罐车,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面上,为什么?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车辆的挡风玻璃却几乎是竖直的,而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倾斜度,为什么?
经过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他们很快理解这些物理知识,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在乐趣中发展同学们学习物理意识。
三、注重设计开放问题促进有效创新思维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开放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开放思想和方法,能使物理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在演示实验的内容上,把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的小系统有机地融入到开放的大系统中去,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因此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还要注重设计开放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同学们的认知结构中去,使他们合理的、多维度、深层化地探究,开阔了学生观察视野,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他们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笔者大胆的设计开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进行探索学习,之后引出问题:1、要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测得这些物理量。2、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装置,要求实验装置简单、物理量容易测得,并分析实验中的误差。3、设计实验数据表格。由于学生自由组合学习,气氛非常浓,他们积极动手、动脑思考问题,并自己设计方案,同时在小组里展开积极争论、交流,思维的积极性特别高,通过他们的探究,不少小组很快解决问题,这时,笔者要求他们进行交流体会,教学效果显著。
四、注重设计实践问题有效提高探索能力
注重在教学中设计实践问题,有利于有效发展学生活动能力,教师边讲边演示与同学们边实验边学相结合——体现物理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共同实践,参与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其间有更多的人际交往,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使同学们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探究,相互交流合作,在友好的人际环境中,可以灵活地变课堂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或“学生随堂实验”,增加学生实验的能力,逐渐懂得合作的价值与快乐。
例如,在探索测透镜的焦距这个实验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问题),亲自动手动脑的探求,并开展讨论、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研究了物像距离的变化规律,同时还研究了物体转动与像转动之间的关系,甚至有的组内自己还做起子“透镜组成像”实验。这些探索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更有效提高学生探索活动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适宜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创设物理问题情景,就能打造一个简洁、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