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后茶馆”式教学设计
2013-02-01佟小东
佟小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并通过查字典、辞典了解诗句意思,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感悟作者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初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适时评价:读得字正腔圆;读得节奏分明;读得声情并茂……)
2.生自由读古诗。
3.指名朗读。(以后进生为突破口,充分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4.请同学们把易读错字的读音带到文章中去反复读。
5.再次指名读文。
6.生自由读文,画一画本首古诗是如何停顿的。生边画边练读。
7.师领读,学生修改停顿并跟读。
8.指名读文,要求读好停顿,读出韵味。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并质疑,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生小组合作解决不理解的字词。
3.小组汇报,生生互相解决字词情况,师在旁加以指导。
4.再次读文,小组合作试着说说诗意。师巡视。
5.指名汇报诗意。(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如有不明白之处,师再加以引导)。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古诗,体悟作者情感)
1.生自由读文,并思考:你从文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卖炭翁?
2.生答:可怜的、落魄的、脏兮兮的……
3.生带着以上感受读古诗,读出卖炭翁的落魄、可怜……
4.指名读文,师指导。
5.生自由读文,小组思考并讨论:作者白居易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深入刻画卖炭翁的形象。(明确:采用了人物的外貌、心理等写法)
同学们,这首古诗课文里只节选了前八句,后面还有十二句。后来卖炭翁的命运又会如何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如果想,就请同学们回家查查资料,看看卖炭翁之后又会遭遇怎样的状况。明天我们再一起交流。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