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贬蜀前后文学创作风格之比较
2013-02-01陈丽玉刘斌唐亮
陈丽玉 刘斌 唐亮
【摘要】黄庭坚在蜀中度过六年多的谪居生活,这六年多的谪居生活无论是他的生活阅历还是他的文学创作风格都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贬蜀前其诗歌生新硬瘦、奇峭倔强;而后期诗作简放自如、返璞归正,本文拟从其造语、意象、章法、音律等几个方面对黄庭坚贬蜀前后的文学创作风格进行比较,以期为黄诗和巴蜀贬谪文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庭坚;贬蜀;风格;比较
一、造语上的新奇艰涩与简放自然
宋代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号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黄庭坚贬蜀前的文学创作在造语上追求新奇,提出点铁成金,以故为新,脱胎换骨的诗法,山谷在前期(元祜元年)作五律《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这是“点铁成金”、“以故为新”的典范作品,用事繁富立意新奇,充分体现出黄庭坚早期作品的特色。山谷前期作品还讲究句法、字法,长于点化锻造,黄诗句法特点是笔力挺健,意象瑰奇严整中有流走之势,如“家徒四壁书侵坐,马瘦三山叶拥门”“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等,又如拗句“管城子无食同相,孔方兄有绝交书”“石吾甚爱之牛砺角尚可”。并大量用典,如写连理松枝“金沙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替婵娟”、《饮润文家》“一醉解语花,万事画地饼,要似虎头痴,何须楞里瘿”等。
而在山谷贬蜀后期作品中却很少具有前期作品的这种风格。后期的文学创作大多平易流畅,并不刻意求新求奇,追求简放自然之风。山谷在去戎州《答王观复书》中强调,作诗应“语气平而意深,理盛其文,不加藻饰意”。明显地表示不求雕饰,追求极深的内蕴。“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观杜子美到夔州后诗,韩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章,皆不烦绳削而自合……”可以看到黄庭坚后期诗作强烈否定文章好作奇语,多雕琢弊病,主张诗歌要“无意于文”、“无功之功”、“理得辞顺”、“不烦绳削而自合”,尤其推崇那种“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而这些主张主要集中在蜀中时期,特别是山谷谪居戎州的时候。例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里鬓毛斑,三入瞿塘滟灏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其他如《竹枝词二首》、《寄贺方回》、《病起荆江即事》等等,全都具有简放自如的特色。
二、意象上的峭拔新奇与平淡深远
山谷前期创作意象峭拔,密集、繁富、深拗、奇特。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对黄庭坚诗歌的意象特点曾有精彩分析,他说:“例若‘青州从事斩关来,‘管城子无食肉相,孔门兄有绝交书,‘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湘东一目诚甘死,‘未春杨柳眼先青,‘蜂房各自开户牖,‘失身来作管城公,‘白蚁战酣千里血等句,皆此类。酒既为‘从事,故可‘斩关;笔既有‘封邑,故能‘失身食肉;须既比竹,故堪起风;蚁既善战,故应飞血;蜂窠既号‘房,故亦‘开户。均就现成典故比喻字面上,更生新意;将错而遽认真,坐实以为凿空。”上述这些新颖奇警的比喻,都能给人奇幻生新之感,显示出黄庭坚借助奇思妙想创构新鲜动人的意象的艺术功力。又如《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这是一首赠怀友人的诗,与朋友黄几复相互劝勉,这首诗在意象上呈现出新奇峭拔的特点。诗的领联用“黄流”、“明月”、“碧树”、“凉秋”这样的意象组合来表现一种高雅绝俗的人格追求,而颈联又用两个黄姓历史人物(黄初平、黄宪)的典故,来慰藉朋友应保持不为世俗所累的宽广胸怀。这里明显地体现出在意象选择与组合上的追求新奇骇俗与繁复的特点。
山谷贬蜀后其创作在意象上呈现出平淡深远的特点。追求所谓平淡而山高水深,即意象平淡而蕴意深远。他在蜀中大量的诗篇都显示出了语言质朴、意象平淡、句法自如、音律流畅的特点。最值得一提的当是《和答元明黔南赠别》云:
万里相看望逆旅,三声清泪落离殇。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塌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此诗作于绍圣二年冬,诗歌首联从概述兄弟相伴入蜀到挥泪告别入手;颈联回首往日,遥想将;颔联在离情中又融入身世之感,更具悲剧意蕴,以风雪中的鹡鸰喻手足之情,以鸿雁失群拟兄弟失散;末联设想兄长仰望天际,盼其归来,并希望从此藉寄书信以慰离愁。全诗无拗语,不用典,一反山谷前期生新瘦硬、峭拔新奇的诗风,将深沉郁勃的情感寓于淡薄深远的意象之中。不刻意追求新奇,显示出平淡质朴的风格。可谓是皮毛剥落尽,不烦绳削,平淡而山高水深之作。
三、章法上的变化莫测与平整自如
山谷贬蜀前文学创作的在章法上变化莫测,章法细密,线索深甚,转折急陡,起结无端,绝不平铺直叙,如《和陈君仪太直外传》:
高丽条脱碉红玉,逻逤琵琶捻绿丝。
蛛网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梦来时。
作者在本首诗中善于写出凄凉的幻境;于神思则缥缈,于感觉则精细,于笔势则灵转。章法陡转,借过去的繁华和后来的破落强烈对比,渲染出盛世如烟的惆怅感触。至于后两句,则更是一大转折,一大跌宕。前后句内容曲折回环,跌宕腾挪,“蛛网屋煤昏故物”这一句,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出荒凉凄清的景象。故物虽存,而昔时难再,这就除非“梦中”再见了。“此生”是一次重复,“惟有”就更加强调,推进一层。其结果,使人怆痛,使人怅惘。
而在后期,章法平整自如,表现出归真返璞的倾向。笔调极其简放,意思层层紧扣,一气贯注,清晰细密,章法上实实在在,平直自如。如《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岁流水到天涯。
凌云见桃万事无,我见杏花心亦如。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
此诗作于元符三年在蜀中时,前首就桃花发论,写灵云和尚悟道后的自由快活,暗含自己赦免获释后的喜悦心情;后首则先写人见杏花如同“凌云见桃”一样,心境有所领悟,自然舒放,最后借用魏野的诗句“从此华山图籍上,又添潘阆倒骑驴”诗句,改“又”为“更”,突显出自己悟道后的怡然自得的心境。这两首诗笔势自然流畅,章法上一气贯注,没有回挽逆折,显得丰厚而平整,内蕴着自己的悟道后的愉悦之情,给人以轻快飘逸之感。全无前期章法上的跌宕转折。
四、音律上的拗峭挺拔与和谐流畅
黄诗前期诗作在音律上具有拗峭挺拔的特点,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不循惯例。如:“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参见《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矫健奇峭。二是黄庭坚律诗中多用拗句,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从而使文气反常,或造成音调的突兀,有意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如《次韵裴仲谋同年》:“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百”应平而仄,“皆”应仄而平,遂觉得音节兀傲。又如《题落星寺》: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此诗大拗大救,奇崛劲挺,为表现幽僻清绝的境界创制了恰到好处的语音外壳。黄庭坚的三百多首七律中有一半是拗体,这也是形成其生新廉悍风格的重要因素。
而黄诗贬蜀后创作的大量诗歌在音律上和谐流畅,尤其是后期所作的七律多显出音律上的平和畅顺,除前面所举的赠黄元明的用筋字的几首外,还有《和高仲本喜相见》也是如此:
雨氏南浦曾相对,雪满荆州喜再逢。有子才如不羁马,知君心是後凋松。
闲寻书册应多味,老傍人门似更慵。何日晴轩观笔砚,一樽相属要从容。
此诗一气呵成,音节极为和谐流畅,舒展自如,反映出山谷后期创作平淡自然的风格特征。
黄诗以贬蜀前后为界分为两个时期,虽在文学论坛中未给以明确的分界线,但就其语言、意象、章法、音律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明显可以看出黄庭坚在贬蜀前后的文学创作风格是各异的。贬蜀前其诗歌刻意造拗句,作硬语,形成生新硬瘦、奇峭倔强的风格;而后期诗作语言质朴、意象平淡、句法自如、音律流畅,形成简放自如,返璞归正的风格。对其贬蜀前后创作风格的比较,对黄诗和巴蜀贬谪文学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