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岗,让我们始终走在一起

2013-02-01王语双

中国教师 2013年2期
关键词:特岗学区宁夏

王语双

我站在北方的天空下

思念的你远在天涯

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但这里是我们永远的家

……

—— 题记

我是贵州人,她是四川人;我们是同学,是同桌,是朋友,是同事,是爱人,也是同志。六年之中,我们有着三次都在同一单位上班的经历,其中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是特岗。

我们成为同事,特岗“成人之美”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是特岗。在2006年大学毕业时,恰逢国家实施“特岗计划”,贵州要招聘3 000人,我跟她都报了名。我们选择的是招聘人数最多的威宁县,第一志愿岗位填报的是羊街中学。

经过一周的培训,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和“特岗计划”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肩负着解决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任……这样的培训,使我们增强了做特岗教师的信心。

2006年7月18日,我们成为同事。特岗“成人之美”,使我们在毕业后继续走在一起。第一次以教师身份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心里有些兴奋、有些紧张,因为我们由学生变成了教师。

走上讲台,学生们肃然起立,他们是昨天的我们,而我们是今天的教师。此时此刻,自豪自信之情油然而生。随着学生们一声“老师好!”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三尺讲台,其实十分宽大。倾刻间,我们真正掂量到手中粉笔的分量。

这里的学生穿着朴素,但文明礼貌、学习勤奋;这里的领导朴实低调,但关心下属、嘘寒问暖;这里的同事少出远门,但埋头苦干、勤奋敬业……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开始慢慢适应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2007年1月1日,经过大学时的友好相处和工作后的深入了解,我们喜结连理,成为爱人。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在工作上干劲更足。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我们所带的班级的学生英语期末成绩都很理想。通过兢兢业业地钻研教学,在县里组织的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中,我们分别考了第一名和第二名。9月,我升了职,既负责七个课时的英语教学,又承担电教方面的管理工作。

选择离开特岗,重新寻找工作

也许是因为太顺利、太美好,我们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过得飞快。在担任特岗教师的第三年,县教育局下发的文件里规定:特岗三年考核合格的年底转正,不愿意留下来的予以办理辞职、提档、退发三金等手续。最后,我们选择了离开。原因很多:水质不好、用水困难、交通不便,现在总结一下就是我们年轻气盛,不够珍惜,信念不坚定,对特岗教师这一职业不够热爱。

辞职后的上半年,我们回到家乡,计划着考家乡的公务员或是教师。我们同样积极备考,结果却不理想。直到她怀孕,我们才摆脱了那种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境地。我们商议着彻底放弃看书考试,转向大城市务工。这时,我们忽然顿悟: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于是,我们时常回忆做特岗教师时的点点滴滴,越回忆越觉美好……但人不能靠回忆过日子,要振作起来往前走。为了生存,我们带着几千元的微薄存款来到贵阳。我奔赴各种招聘会及人才市场,不是自己过于挑剔就是对方要求太高,但为了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我必须努力找工作。

标准一降低,工作一大堆。我找到了一个打扫仓库的活儿,利用休息时间还兼职打扫两个厕所的卫生,尽管辛苦,但我还是兴奋极了。

重新准备考试,再次选择特岗

2009年11月,我们镇实施并村计划,重组各村委会,并由原来的“草塘镇”更名为“猴场镇”。新村委会人员要采取公开演讲的方式竞选,亲戚朋友们得知后,便建议我们去试一下。结果很意外,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我们票数在参选人中我排第一,她排第二。看来,还是大学生比较受老百姓的欢迎。但由于村委会只能在一家人里留用一人,为了便于快当妈妈的她不再东奔西跑,这个岗位便留给了她。

2010年1月5日,我们的孩子出世,我们心里更加踏实。3月15日,镇里刚成立的劳保所临时招聘村协理员,村支书第一时间送来消息,我去报了名,28日接到录用通知。于是,我被安排到本村,协助村委工作。就这样,我和她又成了同事!

由于经济的拮据和对一份正式工作的渴望,我们又计划着重拾书本,准备考试。但考什么呢?思前想后,我们竟不谋而合——特岗教师!人世间的太多事情就是这样,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只不过这次我们比四年前多了些经历。也有人劝我们“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我们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只要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想要的是什么就好。接下来,我们一边工作学习,一边照顾孩子,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辛苦而快乐。

带着儿子赶考,再当特岗教师

2010年6月,又是全国各地特岗教师招聘的时候了,我们发现了符合招聘条件的地方——宁夏。

7月14日,我们带着6个月大的儿子,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笔试地点安排在中卫中学,可我们是背着儿子进校园的。当时门卫看到我们的样子觉得奇怪,在得知我们的情况后,他当即联系学校的女性宿管员帮我们照看孩子。笔试结束,我们立即赶到宿舍,看到孩子睡着了,宿管员阿姨正细心地看护着,我们感动极了。

为了节省费用,我们返回老家等待通知。8月14日,带着7个月大的孩子,我们第二次北上。当然,这次的心情比笔试时轻松些。面试时,我们把儿子交给了在海原三小当班的杨警官的妻子帮忙照看,可没过多久,孩子就哭个不停,杨警官只好把孩子送到考场。我们赶紧请示考场的工作人员,请求帮忙解决这个问题,领导立即做决定,给她和孩子安排了单独的考场——那个考场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当即我们就爱上了这些热心人,爱上了这片黄土地。

8月30日,海原县教育局正式下发文件,公布2010年特岗教师招录名单,我们赫然在列,分在了关庄学区的中心小学。

宁夏一行,我们遇到了太多好心人,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们注定与特岗有缘!

三人在一起,家就在哪里

到了宁夏,作为外乡人,时常被人问起:怎么会来宁夏?宁夏好,还是贵州好?想不想回去?

怎么说呢,万事皆有因缘,缘来如云,缘去如烟。宁夏、贵州比较起来各有所长:贵州山清水秀,宁夏天高云淡。在宁夏,你更能体会梁静茹的歌曲《宁静的夏天》中所传达的祥和与美好,更可领略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特而壮美的塞外风光。总之,这里的政策更加风清气正,这里的环境更利于我们成长。

来宁夏仅一年多时间,我获得了很多的锻炼机会,收获颇丰。2010年12月,在学区举办的优质课竞赛中我获三等奖;2011年5月,学区推荐我参加“海原县庆祝建党90周年‘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我喜获二等奖;2011年7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和她又成为同志了;2011年9月,教师节来临时,我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如今,我们的教学都越来越得心应手,我们的孩子即将两岁半。在北方的天空下,我们仨每天都过得很开心。至于想不想回贵州,我们倒觉得:只要三人在一起,家就在哪里。

的确,需要特岗教师的地方,通常都是环境较艰苦的地方。可是,环境越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实现人的价值,爱情之花越能开得灿烂!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关庄学区)

(责任编辑:张莉婧 梁金)

猜你喜欢

特岗学区宁夏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宁夏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宁夏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宁夏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保山市:4年共招2801名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