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
2013-02-01夏远梅
夏远梅
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
夏远梅
目的 研究分析介入科护理人员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择取本院介入科内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参考对象。结果 通过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 严格执行有效的防护对策, 使护理人员的感染率降低到最低, 使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得到保障。结论 根据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制定健全的职业安全制度, 可以有效促进医疗的职业安全。
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介入治疗是新兴学科中介入放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影像学和诊断学的基础上, 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作用下,采用导管、穿刺以及其他介入性器材, 对临床疾病予以治疗,或是采集细菌学、组织学以及生理生化的资料予以诊断的学科。主要适用于肝癌、肺癌以及其他肿瘤疾病的患者, 因此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危险因素也相对较高, 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1]。现将具体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介入科内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参考对象, 均为女性。年龄均在22~34岁之间, 平均年龄27.8岁。护龄在0.4~12年, 平均护龄6.4年。
1.2 方法
1.2.1 危险因素 针刺伤或其他意外感染:针刺伤是在皮肤深处能够使受伤者出血的一种意外伤害, 也是护理人员临床工作中, 最为常见的职业性伤害。针刺伤主要和护理人员工作任务重, 技术操作不熟练, 精神紧张压力较大, 对针刺伤缺乏认识, 没有按照正确操作规程执行, 服务对象多是肿瘤患者或有传染源的患者等因素紧密相关。
1.2.2 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介入科因为没有被列入传染科室, 以致护理人员放松了对病毒的警惕, 没有充分意识到如乙肝病毒、肺结核病毒等疾病的传染性, 没有正确树立防护观念。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多种传播因素, 如注射、大小便清理、输液、采集血标本等, 均需要护理人员用手操作,但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没有戴手套操作的习惯, 致使手部卫生较差, 均可成为潜在的危险性因素, 间接或直接的引发院内感染。
1.2.3 消毒因子的影响 为了防止院内出现交叉感染, 要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但是消毒因子也会对人体呼吸道及皮肤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臭氧可导致中毒, 紫外线对眼睛或暴露的皮肤造成灼伤。各种消毒因子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机体的损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 通常为了增强消毒的效果, 却忽略了安全的防护[2]。
1.2.4 其他因素 护理人员沉重的心理压力, 工作负荷强,精神意识薄弱易发生操作失误。医院执业安全管理较差, 缺乏系统性。没有明确的实施硬性规定, 没有具体的培训, 没有制定规范的系统模式等, 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职业危险性。
1.3 防护对策
1.3.1 针刺伤和其他意外的防护对策 遵守操作的规范,污染过的注射器等尖锐器物要经过严格处理, 以免伤及他人。若不小心发生针刺伤或被其他尖锐器物所伤, 应严格按照程序处理。应该及时在近心端向远心端排出血液, 并且用清水不断地冲洗, 再用肥皂水洗手, 再将手放在3%浓度碘伏消毒液中浸泡3 min。及时报告护士长, 认真填写意外事故的报告。
1.3.2 重视自身的防护 充分意识到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正确树立起预防观念, 结合工作潜在的传播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贯彻防护措施。每次护理工作前后及时洗手, 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消毒纸巾擦拭。有效的手部卫生能够降低护理人员间接或直接接触患者引起的医源性感染, 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3,4]。
1.3.3 消毒因子的防护 应正确利用消毒因子的作用范围,加强自身防护, 降低消毒因子对机体的伤害, 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及擦偶偶程序, 充分利用各种防护用具、屏障设备, 降低危险行为, 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 同时减少医院感染率。
2 结果
通过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 严格执行有效的防护对策, 使护理人员的感染率降低到最低, 使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得到保障。
3 讨论
护理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介入科内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有关专业知识的认知学习, 增强自我防护及保健意识,遵守及规范消毒隔离的制度, 同时医院各部门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构建完善的制度, 控制避免医源性感染, 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1] 王慧,梁新苗,刘凌云.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临床医学工程, 2012,(10):132-133.
[2] 乔瑞华,金杰,孙俊红.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现状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4(15):254-255.
[3] 曾凤屏.感染科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研究.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3(9):1568-1569.
[4] 王冰梅.肿瘤专科医院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中国医药导报, 2010,4(17):68-69.
136000 吉林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