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
2013-02-01王宇杨玲颜廷旭
王宇 杨玲 颜廷旭
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
王宇 杨玲 颜廷旭
中西药配伍, 是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 有些能提高疗效, 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 虽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1 理化性质改变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1 形成沉淀 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 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 影响吸收。如三七片、小活络丹、黄连素等于氨基糖苷何用, 可产生听神经毒性。
1.2 形成络合物 含有槲皮素的桑叶、柴胡、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影响吸收。
1.3 酸碱中和 五味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 煅龙骨、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 使药效降低。山楂含有酸性成分可酸化尿液、不宜与碳酸氢钠合用。
1.4 其他 含有钙离子的中药不能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会加强强心苷类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甘草有拮抗抗血糖药物的作用, 也不宜合用。金银花、连翘不宜与胃酶制剂合用,会降低胃酶制剂的活性。
2 药理变化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2.1 药动学变化 ①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 促使血药浓度降低, 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 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②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 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 排泄加快, 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③中西药配伍后,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 使血药浓度有所变化, 影响其组织结合。例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 能导致血和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 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
④尿液的酸碱度影响药物的重吸收, 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合用, 双黄连能够竞争性抑制氨苄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提高了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 经试验测定的血药浓度高于单用。
2.2 药效学变化 ①含有麻黄碱的能够使心肌β受体兴奋而加强心肌收缩力, 使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作用增加、毒性增加, 致心率失常、心衰等不良反应。
②乙醇能增加肝脏药酶的活性, 故与含乙醇的酒大黄、酒当归及药酒等乙醇制剂同服, 会造成西药在体内代谢增强,半衰期缩短;疗效降低, 毒副作用增加。此类中药亦不宜与水合氯醛同服, 因为乙醇与水合氯醛能生成具有毒性的醇合氯醛, 使毒性加剧, 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
③含有甙类的中药, 例如人参、大黄等以及罗布麻片、速效救心丸等鹿茸制剂与可待因、吗啡、哌替啶联用会加重麻醉, 抑制呼吸, 而与强心甙联用会导致药效增强, 增加毒性。祖师麻与维生素K联用也会产生拮抗作用。
④牛黄及牛黄制剂与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合用会对中枢产生抑制。
综上所诉, 中西药联合使用, 不能只看药理作用联合应用, 应该考虑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等综合考虑, 以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136000 吉林省四平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