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2013-02-01姚美琴
姚美琴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姚美琴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静脉给予高渗溶液, 控制脱水速度,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等预防透析中的失衡综合征。结果 780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15例次(1.9%)。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用药、及时处理是预防透析中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预防;护理
失衡综合征是肾功能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内出现的以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症候群, 轻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 重者伴有抽搐、扑翼样震颤, 甚至昏迷、死亡。因此, 加强对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对预防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血透中心血透室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诊治15例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68名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共计780例次, 发生失衡综合征15例, 发生率1.9%。其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18~78岁。
1.2 方法 血液透析机为德国产Fresenius 4008B、4008S及瑞典金宝AK95、AK96, 采用碳酸氢盐透析, 以颈内或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或动静脉内瘘穿刺作为血管通路, 开始透析时, 平均每位患者每次超滤量为0.5~2 kg,血流速度150~200 ml, 时间2~4 h, 连续诱导透析2~3次, 以后2~3次/周。
2 失衡综合征的预防
2.1 首次透析和诱导透析过程中, 要循序渐进, 每次透析使尿素氮下降不超过30%~40%。
2.2 对患者进行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对初次透析的患者根据其耐受程度, 采用小面积透析器, 低血流量, 首次透析时间为2~3 h, 缩短透析间隔时间, 于次日或隔日再透析3 h,以后逐步进入常规透析。
2.3 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 力争使患者在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在1~2 kg以内, 防止水潴留、高血压、心衰和透析中体液急剧变动而发生失衡综合征。
2.4 根据水肿程度及尿量合理设置超滤量
2.5 对易发生失衡者应选择血浆渗透压下降比较缓慢的血液滤过。
2.6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 以140~148 mmol/L为宜。
2.7 轻度患者, 可以缩短治疗时间, 静脉补充高渗糖水、生理盐水, 重度患者应立即中止透析。
2.8 预防肌肉痉挛, 下肢保暖, 防止下肢的体温下降, 维持良好的末梢循环。
2.9 危重患者在透析时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防止脑缺氧,可减少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3 失衡综合征的护理
3.1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因精神因素可以影响血透患者的存活时间, 告诉患者在透析中如有不适尽早告诉护士。
3.2 加强护士的巡视与监测, 透析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意识状态等, 做好护理记录, 及早发现异常症象并及时处理。
3.3 如患者出现呕吐, 应立即将其头偏向一侧, 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
3.4 抽搐时不能强行按压抽搐的肌体, 易致骨折。抽搐停止后, 患者极为痛苦, 护理人员多关心患者, 做好安慰工作,消除其紧张心理。
3.5 加强透析患者的宣教和管理。许多透析患者难以坚持规律的、充分的透析, 这增加了失衡综合症的发生率,所以应加强患者的宣教以及管理工作, 要向患者强调规律和充分透析的重要性, 在透析间隔期, 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 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防止下次透析前患者体内毒素增加过高。总之, 医护人员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充分认识和对并发症准确、及时、有效的处理对提高患者透析效果、缓解患者对血液透析的恐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何长民, 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 2005:87-88.
[2] 林慧风.实用血液净化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0-51.
133000 延吉,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血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