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正嘉年间青岛即墨诗人蓝田交游考

2013-02-01

关键词:杨慎交游蓝田

韩 梅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明正嘉年间青岛即墨诗人蓝田交游考

韩 梅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蓝田是明正嘉年间青岛即墨著名诗人,受明代结社风气的影响,他先后参加了杨慎发起的丽泽诗社与冯裕等人组织的海岱诗社,与杨慎、冯裕等诗社成员交游唱和,还与边贡等师友及胡缵宗、王献等各级地方官员交游。在明中叶诗歌复古风潮席卷诗坛的背景下,考察蓝田的结社交游活动,既可从中窥见其诗歌创作异于复古风潮的渊源有自,也可藉此认识当时诗学观念与创作的多元化及诗歌流变的复杂性。

蓝田;明代;交游;杨慎

蓝田(1477—1555年),字玉甫(玉父),号北泉,莱州府即墨人,明中叶山东著名诗人。弘治五年(1492年)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后因弹劾礼部尚书席书、给事中陈洸等权臣,被罗织罪名,遭贬罢归。蓝田著述等身,《蓝侍御集》、《北泉草堂诗集》与《北泉文集》,皆收录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交游也颇为广阔,“从师于李西涯东阳、杨邃菴一清、杨石斋廷和,取友于杨升菴慎、刘松石天和、张伎陵凤翔”①。兹据蓝田的作品,对蓝田交游对象中那些可知而有闻者一一考述,以期有助于对蓝田及其诗歌的进一步研究。

一、与丽泽诗社成员杨慎、张含的交游

正德元年(1506年),杨慎“与同乡士冯驯、石天柱、夏邦谟、刘景宇、程启充为丽泽会,即墨蓝田,永昌张含结社唱和”[1]。

丽泽诗社的唱和活动,已不可详考。据现有资料,结社之时,丽泽诗社的八位成员皆没有功名,他们作诗论文,互相砥砺,促进了应举能力及诗艺的提高,张含正德二年(1507年)中举人,石天柱、夏邦谟、冯驯、程启充于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杨慎、刘景宇于正德六年(1511年)中进士,他们逐渐成为当时政坛与诗坛的新生力量。在丽泽诗社中,蓝田与杨慎、张含的交游较为深笃。

杨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名。嘉靖三年(1524年),因上疏议大礼,两被廷杖,以翰林修纂谪戍云南永昌卫。在云南期间,他博览群书,精研文史诸学,著作达四百余种,为明代学术大家,对晚明及清代学风和文学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在蓝田交往圈子中,杨慎是当时及后世影响最大的名家。

蓝田与杨慎的交往,有父辈之谊的基础。弘治十六年(1503年),蓝章升太仆寺少卿,来到京城,自此到正德元年(1506年),有四年的时间,蓝田常在京奉侍。同一时期,杨慎及其父杨廷和也在京师。梁招孟《东归唱和集序》云:“三公子皆事其三大人于燕京。其三大人也,俱以文章斐灵、梗概宣洽、道德契符同朝,称三君子交。三公子年相次,读父书,禀父风,敦父谊,而相善如之。后先举孝廉,杨用修、刘子静获隽南宫,蓝玉甫下第东归,两进士送之柳郊,为竟夕饮,赠答以诗,一夜遂成百首,蓝公子拾之缀于奚囊。”[2]10三公子是指蓝田、杨慎、刘澄甫,三大人则是分别指三公子之父蓝章、杨廷和、刘钫。三大人同朝为官,为君子之交,三公子也相知相善,所以杨慎结社丽泽之时,蓝田也参与其中。正德三年(1508年),蓝田六赴春闱不第,即将东归,杨慎、刘澄甫为其饯行,赠答以诗,相互倡和。杨慎《送东厓先生玉父东归》曰:“千里相思袂欲分,定知别后赋停云。孔林归去春初暮,萧寺相过日未曛。灵凤昔曾占快覩,人龙今又惜离群。遥知渺杳孤舟路,南浦微波起縠纹。”蓝田《次韵留别》曰:“握手旗亭坐午林,野人离思暂消沉。他时月屋应劳梦,何处诗坛更赏音!斗酒半醺怜独醒,猗兰一曲忆同心。片帆归去华楼麓,忍听莺声春已深。”《东归倡和》中杨慎的三十四首诗歌不见于今通行八十一卷本的《升庵集》,刘澄甫的三十二首诗也不见于《海岱会集》,所以《东归倡和》作为丽泽诗社唱和的只鳞片羽,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丽泽诗社的活动,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杨慎、刘澄甫两人的早期创作。

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蓝田七次上疏,被廷杖殆死。杨慎也遭遇两次廷杖,并被谪滇南。从此两人天各一方,虽天南海北,交通不便,往来渐少,但他们仍然有书信往来。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蓝田作《答杨升庵》,信中说:“一别二十余年,相望一万余里,贱子放逐东海,而吾兄留滞滇南。云泥悬隔,无握手之期,每念及,辄数夕不寐,计吾兄亦同此怀也。……癸卯孟秋,贱子继室又弃世,衰残之年,复作鳏居,家务又萦心曲,不知造物之于贱子何若是其酷也。”[3]358诉思念之情,叙家常话题。杨慎《寄蓝玉父》曰:“四海风纪蓝御史,廿载逃名即墨城。青冥鸿飞日月白,紫渊龙卧波涛清。晴窗香芸拂蟫蠹,春谷乔木歌嘤鸣。总角欢游忽衰老,握镜愁看华发生。” 此外,蓝田《题画猫次杨升庵韵》、《题画次杨升庵韵》等诗篇见证了他们之间从总角到华发的友谊。

张含(1480—1567年),字愈光,号禺山,又号半谷,永昌人,“杨门六子”之一。正德二年(1507年)举人,七试春闱不中,最后一次参加科考是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未到京而返,居于永昌,专心于诗文创作。著有《张愈光诗文选》八卷。

蓝田与张含的交往,也有父辈的关系因素在内。张志淳(1457—1538年),张含之父,字进之,号南园野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是蓝田之父蓝章同年。蓝田《送永昌张氏伯仲下第南归序》曰“南园公,某家司寇公同年友也,视某犹子也,必有教以教子也者矣”,又曰“司徒南园公之伯子曰愈光,仲子曰愈乎。愈光少时,以豪侠闻于滇南,及壮,奉太夫人来京,侍公于宦邸,乃折节读书,从诸老先生游,为文赋诗,以秦汉自期许,视南北朝以下漠如也”[3]356,可见两家关系密切。张含有《答北泉蓝玉甫侍御次韵》一诗,诗曰:“独鹤风神老凤身,贞松古柏迸龙鳞。遥遥江海音尘隔,滚滚烟云变态新。一疏早囊辉两观,千年青史照孤臣。歌传谢傅山中妓,桃咏刘郎观里香。”从诗意来看,此诗作于“大礼议”事件之后,是与蓝田的倡和之作。杨慎评此诗曰:“为知己之作,自尔超卓,古之杜于李、元于白亦然”[4],确为的评。

二、与海岱诗社成员的交游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云:“嘉靖乙未、丙申间,(陈)经以礼部侍郎丁忧里居,(蓝)田除名闲住,渊甫未仕,存礼等五人并致仕,乃结诗社于北郭禅林。”[5]215另据冯裕《长至日海岱会集序》:“嘉靖乙未,日南至,于是石子、蓝子、二刘子、黄子、杨子、冯子七子者相与会,寻诗盟也。”[5]217由此看来,海岱诗社正式成立的时间是嘉靖乙未年的“长至日”, 即嘉靖十四年(1535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海岱诗社的成员共有八人,分别是石存礼、冯裕、刘澄甫、刘渊甫、黄卿、杨应奎、蓝田与后来加入的陈经。

海岱诗社中,与蓝田交往最密切的当属刘澄甫。

刘澄甫(1482—1546年),字子静,号山泉,青州寿光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参议。因惩治贪官污吏,不畏权贵,得罪朝廷要员,遂回乡,居青州城南花林疃。著有《山泉集》。据前文所引《东归唱和集序》,刘澄甫和蓝田早在京城时期就相识相知并诗文唱和。如《东归倡和》中收录的《奉饯玉父老兄》其二曰:“别意彷徨酒半酣,花尘吹鬓影毵毵。论心鲍尗今犹几,屈指杨雄去已三。吐凤梦回惊夜蝶,凌云赋就起春蚕。孤烟远树燕山暮,抆泪西东两不堪。”后来,蓝田把长女嫁给刘澄甫之子刘士云,两家结为儿女亲家,交往更为密切。所以在蓝田的诗作中,涉及刘澄甫的有《宿瓮山寺次刘子静韵》、《再步子静韵二首》等几十首诗。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月,刘澄甫从青州来游览崂山,蓝田盛情接待并陪游崂山诸峰,刘澄甫作《游华楼山》诗二首,蓝田命人将诗文刻石立于崂山华楼宫前,刻石至今仍在,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

冯裕(1479—1545年),字伯顺,号闾山,青州临朐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官至知府,贵州按察副使。嘉靖十三年(1534年),因不肯俯仰于人,浩然而归,居青州城里。著有《方伯集》。蓝田诗文集中关于冯裕的记载有《次冯闾山》(二首)、《题闾山画扇》、《题画牛次闾山韵》(三首),还有书信《求研石于冯闾山》一封。蓝田《次冯闾山》(其一):“耿耿寒灯伴独居,挑灯重读寄来书。几回欲寄相思字,倚遍栏干思有余。”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冯裕仅有《秋日有怀蓝北泉》一诗,诗曰:“昔年騘马过,山郭有光辉。对酒邀明月,寻诗历翠微。夜深还共坐,春到便言归。好谢南征雁,衔书向北飞。”

陈经(1482—1549年),字伯常,号东渚,益都城里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陈经刚直清廉,有古人之风。结社海岱之时,陈经丁忧在家,因而得以参加诗社的活动。陈经有《秋日有怀蓝北泉》:“仙境悬东海,高人忆北泉。地邻蓬莱岛,宅近蜃楼烟。秋水蒹葭远,霜空鸿雁偏。乘槎会何日,藉草一谈玄。”与冯裕所作的诗题相同,当是海岱诗社集会之时怀念蓝田之作。

三、与杨一清等师友的交游

除了上文所讲蓝田与丽泽诗社、海岱诗社成员的交游外,蓝田还有很多的交友对象,兹择其重要者考述如下:

杨一清(1454—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又号石淙,云南安宁人。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弘治十五年(1502年),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后又总制三镇(延绥、宁夏、甘肃)军务,抵御外侮,颇有功绩,累迁太子太师。著有《石淙诗稿》。蓝田有《恭送杨邃庵少傅节制三秦》、《赠杨邃庵少傅节制三秦用边华泉太常韵二首》,皆是嘉靖三年(1524年)杨一清以少傅、太子太傅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之时所作。蓝田另有《代王虎骨上石淙书》。

郭东山(1470—1530年),字鲁瞻,号石崖,莱州掖县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初授山阴知县,官至四川右参政。郭鲁瞻持法廉平,曾为瑾党构陷,逮下诏狱。晚年家居,与毛纪等人结成“五老忘形会”,经常在野外饮酒赋诗,寄情山林。有《石崖集》。蓝田与郭东山为同年举人,其《送郭鲁瞻年丈尹山阴》云:“鲁瞻别我去,冲风度浙东。照看扶桑日,夕望会稽峰。大禹知已远,神气犹郁葱。遗民在山下,读书而力农。君子佩墨绶,种花理丝洞。政清讼自息,陶然远古风。春日兰亭饮,夜色镜湖中。悠悠千载后,寻我王贺踪。逸兴得佳句,寄以慰吾衷。”当是郭东山去山阴任职时所作。《寄郭鲁瞻同年》云:“杏花欲放东风暖,黄鸟不鸣春意闲。寥落无人共杯酒,举头西望大伾山。”大伾山在河南浚县城东,此首诗当是蓝田在郭东山任职浚县时所作。

边贡(1476—1532年),字庭实,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与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并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杨还吉《重校蓝北泉先生诗集序》称蓝田致仕后“与济南边华泉、青土刘山泉及同里载轩子,唱酬无虚日”[2]12,蓝田《次华泉韵集古二首》(其一)云:“酒醒重读寄来诗,思却千思与万思。前日红颜今日老,几将天外数归思。”

王廷相(1474—1544年),字子衡,号浚川,潞州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授庶吉士,入翰林院,曾任兵科给事中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文有英气,诗赋雅畅,是“前七子”之一。正德五年(1510年)冬巡按陕西,此时蓝田之父蓝章为巡抚陕西都御史,正在剿灭鄢本恕等人的叛乱。正德六年(1511年)八月,蓝章凯旋,王廷相作《蜀汉寇平赠兰中丞凯还》以贺之。诗云:“天南喜下班师诏,汉水梁山绝寇氛。八阵已闲丞相垒,三秦终倚破羌军。从来才调先谋国,今日朝廷更右文。胡虏临边须藉手,汾阳应见累高勋。”[6]蓝田与王廷相的书信有两封,一是《答浚川书》,二为《谢浚川寄诗》。《答浚川书》曰:“奉别后,痰疾大作,不知公留滞少华之麓,及驿丞回,乃辱寄声存问,……又辱使来出示雅什,再拜只领,挑灯夜读,顿觉头目清爽。”[7] 285《谢浚川寄诗》曰:“正尔耿耿,忽辱来使,赐手教,并雅什盈卷。再拜捧读,感慰无已。公之《春兴》何减少陵《秋兴》,《短歌行》、《白头吟》亦汉魏间语。”[7] 287可见两人常在书信中探讨诗歌,蓝田更是对王廷相的诗歌给予很高的评价。

陈沂(1469—1538年),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因好苏氏学,又号小坡,浙江鄞县人,家住南京。正德十三年(1518年)进士。嘉靖年间,出任江西参议,又任山东参政。善诗工画,早年与顾璘、王韦称为“金陵三俊”,后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边贡等人并称“十才子”,著有《遂初斋集》。嘉靖十二年(1533年)九月二十有二日,陈沂与蓝田、蓝因、蓝囦同游崂山,山游凡五日,“所得诗二十余首”[8],蓝田则有《同陈石亭太史游鹤山洞次韵》、《次石亭韵》等诗与陈沂唱和,其《和石亭见访韵》曰:“石亭学士来青州,我有斗酒与妇谋。云起巨峰堪采药,潮平竹岛好乘舟。共追太白餐金液,曾识安期赋远游。弱水谁云三万里,东瞻咫尺是瀛丘。” 《朱升之先生撰北泉草堂记》后附陈沂的一首诗,无诗题,诗曰:“山下清泉北郭流,功成于此筑菟裘。池荒两岸芙蓉老,原迥一亭枫叶秋。司寇遗踪谁复继,绣衣新构我来游。君家庆泽从来远,岂用重为孙子谋。”当是陈沂来即墨时所作。①

四、与各级官员的交往

从蓝田诗歌及文集中的赠答序文中,可以看出蓝田与各级官员过从甚密,在蓝田所交游的各级官员中,比较密切的考述如下:

乔宇(1457—1524年),字希大,号白岩,山西乐平人。与蓝田之父同为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因平息宁王朱宸濠谋反有功,加太子太保、少保。世宗即位,召为吏部尚书。大礼议起,因忤帝意,遂于嘉靖三年(1524年)致仕。他诗文雄隽,通篆籀,著有《乔庄简公集》。蓝田有《送太常乔先生代祀序》、《求寿文与白岩书》二文,也有《次乔白岩村居韵》等唱和之作,如其《东冈草堂次乔太宰白岩先生韵》(其一)曰:“东冈丈人北海宗,归田解佩闲双龙。三间茅屋月皎皎,一篙野水烟重重。满径花开笑残醉,何处鸥来傍短筇。山中逐客梦李白,孤舟雪夜定尔从。”

胡缵宗(1480—1560年),字世甫,原字孝思,号可泉,别号鸟鼠山人,陕西秦安县(今甘肃天水)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官至巡抚。有《鸟鼠山人集》等著作传世。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胡缵宗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在山东任职两年有余。嘉靖十七年(1538年)二月,胡缵宗上疏开挖胶莱新河,朝廷准其疏。蓝田当是因开挖胶莱运河之事与胡缵宗有了较多交往,他为胡缵宗写了《题胡可泉乐府》与《书东巡十韵后》,蓝田称赞胡缵宗的诗“有风雅之遗音焉,可以传矣”[7]272。

王献(1487—1547年),字帷臣,自号南沣。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与蓝田是同科。嘉靖十四年(1535年),王献出任山东巡按副使巡察海道,提出疏通马濠至麻湾的海道。为此,他咨询过蓝田的建议,获得蓝田及地方士绅的支持。蓝田《马濠宴集呈王南沣台长》曰:“多情折简能招我,尊酒论文似梦中。”嘉靖十六年(1537年)王献率领民众成功开挖马濠运河,蓝田欣喜挚友的成功,题写碑文《新开胶州马濠记》。当王献调离之时,蓝田作《送大方伯南沣王老先生大人帐词》,称赞他“访海运之旧迹,浚胶莱之新河,通贾通漕,足兵足食,声誉上达于当宁,纶綍下颁于外台,人望甚隆”[7]258。

综上,通过对蓝田交游对象的简要考述,从中可以看出蓝田交游的基本情况,这对我们了解蓝田本人及其创作大有裨益。蓝田生活的时代正是“前七子”倡言复古、天下巍然向风的时期,蓝田交游的诗人既有边贡、王廷相等“前七子”,也有与诗坛的复古思潮异趣的杨慎、刘澄甫、陈沂、冯裕等诗人。以杨慎为核心的丽泽成员倡导学习六朝初唐诗,形成隐然独立于“前七子”之外的新诗派,冯裕等海岱诗社成员对景言情,即事属辞,抒写自我的真感情,创作出“质而葩,逸而典,清新而畅,不矫不艳,异乎今君子诗”[5]216的诗歌。从蓝田所交游的对象,可以窥见蓝田清丽疏朗诗风的渊源有自,以及当时诗坛主流复古派和海岱诗风共存而非截然分开的状态,有助于了解在复古诗潮风行天下的表象下,诗歌流变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李开先《墓志铭》中说蓝田罢归后“口谈不及官事,足迹不入公门,缙绅有造访其庐者,恳请始出一见”①,而蓝田与胡缵宗、王献等官吏的交游,则让人觉得李开先的评判并非全部事实,而这对我们了解蓝田乃至明代士绅家居后的社会活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 见蓝润《余泽录卷三》清顺治十六年刻本。

[1] 简绍芳.赠光禄卿前翰林修撰升庵杨慎年谱[M]//王仲镛.升庵诗话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92.

[2] 肖冰.蓝田诗选[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3] 蓝田.北泉文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8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4] 张含.张愈光诗文选[M]//丛书集成续编第14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405.

[5] 冯琦.海岱会集[M]//山东文献集成第3辑第38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6] 葛荣晋.王廷相生平学术编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22.

[7] 蓝田.蓝侍御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8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8] 陈沂.鳌山记[M]//林溥.即墨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811.

OntheRelationshipofLanTianandHisFriends

HAN Mei

(CollegeofLiterature,Shand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100,China)

Lan Tian was a famous poet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He had a broad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including Yang Shen, Feng Yu and other poets and officials. The description of Lan Tians relationship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Lan Tian and his poetry better.

Lan Tian; Ming Dynasty; friendship;Yang Shen

I206.2

A

1673-5595(2013)06-0073-04

2012-10-08

山东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yzc09033)

韩 梅(1969-),女,山东齐河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明清诗歌与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夏畅兰]

猜你喜欢

杨慎交游蓝田
王蓝田性急
我蓝田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蓝田日月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论杨慎词学思想对其词创作的影响
周乐清戏曲活动及交游考
黄公渚与周至元交游考论
小杨慎智对先生
杨慎:这个状元郎没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