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治疗
2013-02-01郑成胜姚志喜
郑成胜 姚志喜
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治疗
郑成胜 姚志喜
目的总结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失败再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2月至2012年4月,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失败再骨折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2~69岁,平均47岁。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12例,动力髁螺钉(DCS) 治疗5例,均采用植入自体髂骨。术后早期患肢等长收缩锻炼和连续被动活动(CPM)锻炼膝关节功能,后期被动与主动锻炼,辅以辅助治疗。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8个月。17例患者骨不连均愈合,愈合时间最长14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7.6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从平均56°(10°~90°)增加至平均85°(40°~120°)。15例疗效优良,2例可。结论根据再骨折发生的原因和骨质条件,选择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或动力髁螺钉,稳固植骨,辅以物理治疗和中药治疗,疗效可靠,功能恢复较好。
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失败;逆行交锁髓内钉;动力髁螺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失败再骨折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47岁(32~69岁),左7例,右10例;术后发生时间3~15个月,平均4.8个月。根据再骨折发生的原因和骨质条件,分别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或动力髁螺钉手术固定,稳固植骨,辅以物理治疗和中药治疗。
1.2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行血常规检查,测定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以排除存在隐性感染。常规术前患肢静脉血管彩超,确定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X线检查,必要时行患处CT检查,以了解骨折移位、骨质愈合情况、硬化死骨、髓腔是否通畅,有没有骨缺损等,确定采用何种内固定材料。对明显有硬化死骨、髓腔不通畅, 有较长骨缺损病例采用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5例,12例骨质条件好,无明显骨缺损,采用逆行髓内钉治疗。
1.3手术方法 ①逆行交锁髓内钉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沿原切口部,依次切开皮肤各层,分离显露断裂钢板并取出,清理修整骨折断端,打通髓腔,骨折复位,复位钳临时固定。膝关节屈曲40°~60°,取髌下髌韧带正中切口,长约5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纵行切开髌韧带,切开关节囊,分开脂肪垫,显露髁间窝,自髁间窝前约1 cm用髓腔钻孔器钻孔(后交叉韧带的股骨附丽点的前方约1 cm),逆行插入圆头导针,用直径9~12 mm髓腔锉顺行扩髓,扩髓后拔出圆头导针,经测量后选择直径为11 m,合适长度倒打钉从髁间窝开口处插入,钉尾至股骨髁间窝的软骨下2 mm。术中应注意防止患肢短缩及旋转,骨折远、近端用瞄准器分别以2枚螺钉自外侧向内侧锁定。术中透提示对位对线好,髓内钉、交锁螺钉大小长度均合适。②动力髁螺钉(DCS)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置屈曲15°~30°,沿原切口部,依次切开皮肤各层,分离显露断裂钢板并取出,清理修整骨折断端,清除硬化死骨打通髓腔,直视下复位,对位对线满意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外侧植入动力髁螺(DCS)。
两组患者均采用自体髂骨大量稳定植骨。术后应用抗生素7~10 d预防感染,切口负压引流管留置,24~48 h后拔除。
1.4术后处理 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要求早期功能锻炼,遵循早锻炼,晚负重原则。术后第1天开始教育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配合踝关节背伸跖屈和直腿抬高,CPM机活动膝关节,后期被动与主动锻炼,辅以辅助治疗。8周后扶拐不负重,12周骨痂增多,扶拐逐渐负重,16~20周完全负重,术后5~8个月膝关节屈伸功能逐渐恢复。
2 结果
所有17例患者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手术时间130~160 min,平均145 min;术中无输血,出血量约300~450 ml。随访6~36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最长14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7.6个月。治疗效果按Lysholm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2],优良15例,可2例。膝关节活动范围从平均56°(10°~90°)增加至平均85°(40°~120°)。2例骨质条件差,骨折术后固定时间长,1年后骨折愈合,膝关节活动范围一般,但日常活动无影响。
3 讨论
3.1股骨髁上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再骨折的原因
3.1.1股骨髁上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与其解剖结构具有密切相关性。该处为股骨干与股骨髁的连接部,是密质骨与松质骨的移行部,其周围肌肉发达,使股骨髁上成为高应力集中区。而股骨髁上骨折多见于高能量暴力损伤,骨折多为开放性、多段性、粉碎性骨折,此类型骨折很容易造成股骨髁上骨不连[3,4]。本组13例为复杂骨折,复位固定后内侧有部分骨缺损。
3.1.2医源性 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关键是良好复位和坚强固定,目前股骨髁上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骨膜过多剥离,影响断端血供;骨折粉碎易形成骨缺损,术中无稳定植骨;一种内固定材料难以适用于所有的骨折,内固定器材是否牢固、可靠,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6]。常规用于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材料是钢板螺钉系统,由于其弹性模量远远大于皮质骨的弹性模量,肢体活动时大部分负荷经钢板传递,骨折端所受生理应力刺激明显减少,因此很容易出现钢板下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慢,特别是骨折处内侧复位欠佳或骨缺损,应力集中于钢板,易造成钢板断裂。本组2例严重粉碎骨折,骨缺损,术中血供破坏多,稳定差,制动时间长,再次手术后骨折愈合慢,膝关节功能恢复差。
3.1.3术后功能锻练不当或过早负重 在骨折术后愈合过程中,如果受到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应力干扰就会影响骨折修复的正常进行。临床上常见的肌肉收缩力和肢体的重力,不合理的锻炼方式等,对骨折端之间造成剪应力和扭转应力,在骨折断端之间产生不利骨折愈合的活动,影响骨折的正常修复过程,必然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发生[5]。本组有6例患者为术后无定期随访,过早下地劳动,出现骨不连。二次手术后加强规范术后康复锻炼,骨折愈合好。
3.2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保证骨折稳定性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基础。患者长期肢体活动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差,术后需要尽早行功能锻炼,也需要坚强的内固定保证,所以在选择固定材料时,必须更加慎重。逆行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髁螺钉(DCS)是最主要的内固定方式[6]。逆行交锁髓内钉是髓心固定,固定牢靠,逆行交锁髓内钉从膝关节进入,可以牢固固定股骨远1/3,抗旋转,抗成角,防止骨端分离。在坚强内固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植骨,可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但骨折端髓腔与髓内钉间有空隙时,稳定性降低; 动力髁螺钉(DCS)为偏心固定方式,固定时对软组织剥离多,血运破坏较大,在对侧骨折处缺损,容易导致钢板疲劳断裂。术中咬除断端间硬化骨,打通髓腔,修整骨折端尽可能使内测稳定。加用稳定植骨。术后愈合良好。
3.3注意事项 ①术前准备要充分,必须排除感染及是否有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②骨折端的清理修整,去除死骨,打通髓腔。③尽可能解剖复位。④髂骨取骨植骨。许多年以来,治疗骨不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植骨[7]。自体植骨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无排斥反应,量可控,所以,对于骨不连患者植骨,本组均采用自体髂骨,骨块与碎骨条相结合,植骨应稳定,有益于骨愈合。
3.4近年来,骨不连的辅助性治疗作用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LIUS)、高压氧、体外冲击波 (ESWT)、自体骨髓移植、中药内服或外洗等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1] chapman MW, Finkemeier CG.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nonunions of the femur with plate fixation and bone graft. J Bone Joint Surg(Am),1999,81: 1217-1228.
[2] Lysholm J, Gillquis J. Evaluation of knee linee ligament sur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 Am J Sports Med,1982,10(3):150.
[3] 胡蕴玉.现代骨科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0-230.
[4] Struijs PA, Poolman RW, Bhandari M. Infected nonunion of the long bones. J Orthop Trauma, 2007,21(7):507-11.
[5] 李文锐,袁艾东,许硕贵,等.股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及其对策.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0):600-603.
[6] 王满宜,杨庆铭,曾炳芳,等.骨折治疗的AO原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49-758.
[7] 卢世壁, 王继芳, 王岩,等.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99-3003.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
股骨髁上骨折一般是由高能量创伤所致,骨折类型复杂,伴有软组织损伤重,治疗较为棘手,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约为0%~4%[1]。近年来交通事故增多,复杂股骨髁上骨折发病率增加。因骨折部严重软组织损伤、骨质的明显疏松以及医源性所导致的骨不连临床上时有发生,其处理较为困难。作者自2000年2月至2012年4月采用逆行髓内钉或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失败再骨折17例,临床疗效好,现总结如下。